年道教发展与养生问题考察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122022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道教发展与养生问题考察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年道教发展与养生问题考察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年道教发展与养生问题考察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年道教发展与养生问题考察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道教发展与养生问题考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道教发展与养生问题考察(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年道教发展与养生问题考察 一 2012年道教活动概况2012年,恰逢中国传统历法的“龙年”,中国道教一如既往地实施各种人才培训计划和玄门讲经活动,积极开展社会慈善工作、推动和谐宫观建设;通过一系列斋醮法会、节日庆典以及文化节,祈祷社会平安、国家康泰;积极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扩大自身影响。(一)学院教育、人才培训与玄门讲经在新的形势下,道教要发展,人才培育是关键的一环。近几年来,道教界在人才培育工作方面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紧迫感,故而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2010年度,道教在学院教育、人才培训方面也有较大进展。主要活动和成就有八个方面。1.中国道教学院首届经典讲习班毕业典礼2012年

2、6月12日,中国道教学院首届经典讲习班毕业典礼在北京白云观举行。在毕业典礼上,于明亮道长和李信成道长分别代表授课老师和讲习班学员发言,对一年来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国家宗教事务局张剑副司长和中国道教协会黄信阳副会长为学员颁发了证书。王哲一秘书长在总结讲话中对学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进一步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思考;三是保持联系,关心中国道教学院的发展和中国道教的发展。经典讲习班是培养道教界讲经说法人才的一种好形式,对于推动全国各地的玄门讲经活动以及道教理论建设工作来说都有促进作用。2.中国道教学院首届留学生道教科仪初级班开学典礼2012年10月29日,中国道教学院首届

3、留学生道教科仪初级班开学典礼在北京白云观西客堂举行,初级班的学员共17人,分别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海外人士学习中国文化热情的高涨,道教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国际道教交流日益频繁和国外道教人士学习道教知识的需要,促成了本次道教科仪班的举办。本次留学生班主要讲授道教科仪的基本礼法与知识,同时也以讲座形式介绍道教哲学、历史、养生等方面的知识。3.河北省道学院第四期进修班圆满结业2012年4月23日至5月20日,河北省道学院成功举办了第四期道教教职人员进修班。本次进修班共有来自全省各级协会、宫观的40名道长参加,教学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普及课、文化基础课和道教专业知识课。培训期间,举办者还组织学员参

4、观了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次培训的时间虽然不到一个月,但培训的内容却较为丰富,对于学员了解道教的教理教义以及爱国爱教传统具有重要意义。4.中国道教协会以及各省级道教协会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按照国家宗教事务局的统一部署,中国道教协会本部于2012年67月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6月11日,中国道教协会全体道职员工在白云观西客堂召开了学习动员会;7月12日,中国道教协会邀请了国家检察官学院的宪法学教授温辉作了关于宪法的知识讲座。此后,各省级道教协会积极响应,落实“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的各项工作。这项活动体现了道教界对于国家政策法规学习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态度。5.陕西省汉中市举办

5、道教教职人员认定考核暨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2012年8月1314日,在汉中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指导下,汉中市道教协会举办了全市道教教职人员认定考核暨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来自全市道教各宫观的120余名教职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期间,市民宗局业务干部就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及宗教政策法规进行宣讲,市道教协会会长杨崇定、副会长兼秘书长岳信一、会长助理刘至堃分别从道教的修持与戒律、道教丛林建设等方面对参训人员进行专题辅导。授课结束后还进行了综合测试,并对取得首批教职身份认定的教职人员颁发了教职证书。6.吉林省道教宫观负责人及财务人员培训班圆满结束2012年8月1415日,吉林省道教协会在省民族干部学校举办了为期2

6、天的道教宫观负责人及财务人员培训班,就如何贯彻落实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及有关党的宗教政策等内容进行培训。全省道教宫观负责人、道教协会秘书长及以上人员共56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的目的是:在全省各宫观掀起学习道教历史、道教经典、道教礼仪的高潮,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为宗教和睦、社会和谐尽力,为吉林省实现文化大发展作出贡献。7.云南省道教协会召开第二次道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会2012年8月17日,云南省道教协会在昭通召开第二次道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会,会议再一次学习了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道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关于发放道士证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南省教职人员认定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云南省道教教职人员资格

7、认定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分工,对全省上报的207名申请认定人员进行审查。8.“玄门讲经”新进展2012年10月1719日,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武当山道教协会承办,以“蓄德贵生”为主题的第四届玄门讲经活动在湖北省武当山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共有大陆十余个省(区、市)、港澳台,以及新加坡的20余个道教经团参与。来自全国各宫观和道学院的18名经生,结合自身读经心得和修道体验,深入挖掘道教经典蕴含的“蓄德贵生”思想,展现出年青一代道教徒的精神风貌。与前三届讲经活动不同,本届活动新设了“巡回讲经”和“抄经作品展”。“巡回讲经”活动于10月915日期间,先后赴浙江温州、台州天台山桐柏宫、陕西西安八仙宫讲经。“抄经

8、作品展”则选取全国道教徒、道教居士的数十幅优秀作品在玄门讲经活动期间进行展览。以上八个方面体现了2012年道教教育的五个特点。第一,在内容上注重经典学习与探讨。长期以来,道教积累了众多的经典文献,光是明代的正统道藏以及万历续道藏就有5000多卷,可谓浩如烟海。这些经典文献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研习经典,才能了解道教的思想内涵,在文化传承上立足根本,而不流于空谈。中国道教学院的专修教育能够以“经典讲习”作为科目,体现了基础学习与能力演练相结合的思路。通过选择道教中那些最为重要的经典,引导学员扎扎实实地学习,并且联系当代社会状况,这有助于道

9、教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也有助于对道教教理教义作出新的诠释。第二,敞开大门,招收海外生员,这是道教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在历史上,虽然有许多外国人到中国的洞天福地来拜师、学道,但通过学院教育的方式成批培养海外的道教专门人才,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中国道教学院以“科仪”作为首期培养项目,这是富有远见的。道教向来倡导身心共修、济世度人。从功能上来讲,道教的“斋醮科仪”既为了修己,也用以济世,是一体两用的方式。中国道教学院首届留学生教育,选择“科仪”作为传授的主要内容,不仅有助于学员认识中国道教悠久的文化传统,提升自身素养,而且有利于他们掌握切实可行的社会服务技能。第三,注重政策法规的不断学

10、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教协会逐步恢复宗教生活,许多宫观得以修缮或者重建。如何进行宫观的有效管理?如何正常开展活动?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法规,道教界也颁布了相关的管理条例。让道教宫观管理者乃至一般教职人员了解、熟悉这些政策法规和条例,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通识教育的作用。近年来,关于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的学习在道教界时常开展着。2012年,中国道教协会以及各省级道教协会积极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结合宫观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增强了管理意识,提高了管理水平。第四,注重教职人员的资格认定。2012年各地道教培训教育,结合了教职人员的资格认定考核,这对于提高教职人员素质、实现道教管理的

11、标准化,也是很有帮助的。基于正规化管理的考虑,道教界的培训项目,除了道教基础知识、素质课程外,还涉及财务监督管理等事项,这也有助于宫观管理、人员管理的有序化。第五,注重个人素质提高与示范作用相结合。提高教职人员素质,可以有多种途径,“玄门讲经”即是其中的一种。如果说,在某一个地方进行演讲训练、比赛,其影响效果相对有限,那么“巡回讲经”就不仅可以产生更大的传播效果,而且能够形成示范作用,能够促进读经、讲经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在道教界形成学习经典、研究理论,关注社会需求的风气。应该看到的是,2012年的道教教育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道教学院尚缺乏系统规范的教材。尽管道教学院成立已

12、经有几十年,但至今,教材建设依然是不够完善的。中国道教协会有必要组织力量编写系统的教材。尤其是应该结合道教思想文化的探讨,撰写出关于道教教理教义的系统规范读本。长期以来,道教界尽管也在努力探讨道教教理教义,并且发掘出许多对于人们现实生活很有帮助的一些思想格言,诸如“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齐同慈爱,积善行德”“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但因为经典文献繁多,加上社会变化,如何在遵循经典依据的前提下,适应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教理教义,还需做出新的努力。其次,道教学院招生规模不大,与其他宗教学院招生规模相比,甚至可以说很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生员不足。之所以缺乏生员,这有社

13、会上对道教形象认识的因素,也有道教自身组织管理的问题。从宏观社会教育角度出发,道教学院可以适当考虑与一些有影响的高等院校合作,举办“道学与管理”的高级研修班,面向社会大众,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这样可以促进道教与社会各领域的密切关系,培养出有影响的社会各阶层的人才,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再次,培训教育市场存在着被商业化的现象。目前有些单位或个人,为了商业盈利,打着道教名人的旗号,在招生问题上,进行了不当宣传。例如在广州罗浮山轩辕庵、河南省安阳市中原宾馆开办的丹道学习班,以参观160岁肉身不朽的吴云青道长尸体为噱头,并且播放1998年吴云青生前“带功报告会”时关于“六万年有一次升天机会”的视频

14、,故弄玄虚;一些招生广告甚至宣称其功法对于治疗很多疾病100%有效,未免言过其实,这种过分张扬的做法并不符合道教的清静平实思想原则。笔者怀疑,这是一种被商业利用与炒作的培训招生,客观上有损道教声誉,应该查明情况,谨慎处置。(二)慈善工作新进展按照道教教理教义,提升自我境界的“修己”过程与济世利人的“慈善”工作是不可分离的。作为一个道士,首先要讲究个人修养,完善自我人格,进而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但是“修己”并非孤立行为。为“内功”的“修己”还需要济世的善功来“温养”,所以道教向来讲究行善积德。用当今的话来表达,行善积德就是努力帮助那些应该帮助的人,积极为社会作贡献。其方式不限,可以资助钱物,可以

15、心理疏导,可以治病疗伤等。其数量也不在于多寡,而在于尽心、尽力。基于这种思想导向,道教把“慈善”作为平安社会建构的基本实施步骤,并且在2012年中付出了特别的努力。2012年9月17日,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之后,道教界积极响应。9月18日,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白云观举行了“大道有情人间有爱中国道教牵手玉树地震孤儿捐赠活动”。在当天活动中,道教界向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捐款110余万元,用于支持在京的63名玉树灾区孤儿的生活和学习;通过启动“点亮心灯光明行动”慈善助医活动,资助贫困家庭少幼儿眼疾患者进行治疗。中国道教协会发出动员令,全国各地道教协会纷纷

16、拿出实际行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股慈爱热潮在中华大地兴起。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工作简报等发布的消息资料可知,仅是福建省石竹山慈善基金会在“宗教慈善周”之后,就陆续组织捐款达1000万元。该基金会负责人福清石竹山道院住持、福建省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谢荣增道长为了筹集善款,不顾疲劳,四处奔波,与许多企业家沟通,最终筹集了这批善款。为了让这笔善款真正发挥作用,谢荣增道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情况,与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以及部分企业家一起,将善款送到最需要帮助的单位。这笔善款先后支持了福建省南平市东坑民族小学、永安市民族中心小学、永定县姑田中心幼儿园、盛富畲族小学等边远偏僻、受灾、贫困地区的学校,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与赞赏。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