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信号:高频信号与继电保护来的信号具有“与 ”逻辑关系只有当高频信号、继电保护信号同 时存在时,高频保护才能发跳闸命令因此, 高频信号是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 闭锁信号:闭锁信号存在时,不论继电保护状态 如何,高频保护均不能发跳闸命令当高频闭 锁信号消失后继电保护有信号到来,高频保护 才能发跳闸令因此,高频闭锁信号消失是继 电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 国内高频保护装置多采用闭锁信号因为: 1)本线路发生三相短路时,高频通道出现阻塞 2)闭锁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是线路两侧的方向元件 分别对短路的方向作出判断,并利用高频信号 作出综合判断,进而决定是否跳闸的一种保护 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高频闭锁方向保护采 用故障起动发信方式,并规定线路两端功率由 母线指向线路为正方向,由线路指向母线为反 方向 如图所示起动元件在故障时起动发信及起动保 护功率方向元件用于判断短路功率方向,正 方向时有输出,使高频收、发信机停信,反向 时无输出,高频收、发信机继续发信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原理框图: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起动元件不起动, 高频收、发信机不发信,保护跳闸回路不开放 。
当BC线路故障时,线路AB、BC上的高频保 护均分别起动发信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起动元件不起动, 高频收、发信机不发信,保护跳闸回路不开放 当BC线路故障时,线路AB、BC上的高频保 护均分别起动发信对于线路AB,保护1的方 向元件判断故障为正方向,与门有输出,经t2 延时后KT2有输出,使本侧高频收、发信机停 信,另一方面经禁止门2准备出口跳闸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保护2的方向元件判断故障为反方向,与门无输 出,高频收、发信机连续发出高频信号,闭锁本 侧保护 保护1的收信机连续收到保护2的高频信号,保 护1的收信机有连续输出,“禁2”关闭,保护1不 能出口跳闸对于线路BC,保护3,4的功率方 向元件判断故障为正方向,因此,两侧的收、发 信机均停信“禁2”开放,两侧保护分别动作于出口 跳闸 记忆元件KT1的作用是防止外部故障切除后,近故障点 侧的保护起动元件先返回停止发信,而远故障点侧的起 动元件和功率方向元件后返回,造成保护误动作跳闸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4、相差高频保护 相差高频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比较被保 护线路两侧电流的相位,即利用高频信号将电 流的相位传送到对侧去进行比较 如图当被保护范围内部K1点故障时,两侧电流 皆从母线流向线路,其方向为正且相位相同。
当被保护线路外部K2点故障时,两侧电流相位 差为180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相差高频保护图: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为实现两侧电流的相位比较,必须把线路对端的 电流用高频信号传送到本端且能代表原工频电流的相 位,以此才能构成比相系统,由比相系统给出比较结 果;若两侧电流相位差是0或近于0时,保护判断为 被保护范围内部故障,应瞬时动作切除故障;若两侧 流相位差为180或接近于180时,保护判断为外部故 障,应可靠地不动作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采用高频通道经常无电流,而 在外部故障时发出闭锁信号的方式来构成保护当短 路电流为正半周时,使它操作高频发信机发出高频信 号,而在负半周时则不发出信号,如此不断地交替进 行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相差高频保护原理分析图: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当被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由于两侧发出 高频信号,也同时停止发信这样,在两侧 收信机收到的高频信号是间断的,即正半周 有高频信号,负半周无高频信号 当被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由于两侧电流 相位相差180,线路两侧的发信机交替工作 ,收信机收到的高频信号是连续的高频信号 由分析可见,相位比较实际上是通过收信 机所收到的高频信号来进行的。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小结: 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是比较被保护线路 两侧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保护范围为线路全 长,且动作具有选择性但是,这种保护在 短线路上采用显然为了提高保护的灵敏度 ,两侧电流互感器必须采用同型号、同变比 反映故障分量的电流相位差动保护不受负 荷电流相位的影响,也可以消除故障点过渡 电阻的影响因此,反映故障分量的差动保 护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保护,在微机保护中得 到广泛应用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自适应纵差保护可以根据系统的运行方式变化,自 动改变动作原理的一种保护,只能在微机保护中实现 横联差动保护既可以用在电源侧,也可以用在负 荷侧其原理是比较同侧两回路电流的大小及相位而 实现的一种保护 电流平衡保护是比较两回路电流的大小,决定保 护动作与否,因此,只能在电源侧才能应用 高频保护是利用输电线路本身,作为高频信号的 通道高频闭锁方向保护是比较线路两侧功率方向, 两侧均为正方向时保护动作;有一侧为反方向时,闭 锁保护 相差高频保护是比较线路两侧电流的相位,相位 相近时保护动作;反相时保护闭锁 全线快速保护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