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91965551 上传时间:2021-08-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和乙:水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Bc物质微溶于水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2、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3、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4、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

3、B手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6、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ABCD7、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8、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D水蒸气9、下列物质的性质,属

4、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挥发性D可燃性10、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1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12、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13、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4H4个氢元素CC

5、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14、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图中 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15、“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16、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17、关于双氧水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 B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制得氧气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D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18、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

6、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19、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20、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4B3C2D5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二氧化碳 氮气 稀有气体 氧气(1)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_;(2)可用于气割、

7、气焊的是_;(3)可用于制作灭火器的是_;(4)可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是_。2、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1)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_;(2)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3)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_。3、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的微观实质是_,的微观实质是_.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填字母序号).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及气体性质试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2)

8、如图G,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而瓶底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熄灭酒精灯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用D装置检验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2、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

9、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 实验I中仪器的名称为_,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_色固体。(2)实验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气体a在电源的_(填“正”或“负”)极端产生。(3)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冷却到室温 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

10、据如图所示。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将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35克放入烧杯中,加入161.6克水后,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取此溶液一半,加入75克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23.3克。计算:(1)原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往上述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再加5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七、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花生油 C面粉D冰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D2、D3、B4

11、、B5、A6、D7、D8、A9、D10、A11、C12、A13、D14、B15、B16、D17、C18、A19、A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 2、HCl 吸水性 氢离子 3、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C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管 集气瓶 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集气瓶 氧气不易溶于水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AC2、集气瓶 黑 2H2O2H2+O2 负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0.2g;(2)9.8%2、(1)81.1% (2)10% (3)7.5%七、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1、A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