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压力高企下的辽宁金融发展 一 2011年辽宁金融业发展情况(一)辽宁金融在通胀压力高企下运行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年,上半年金融局势跌宕起伏,六次“调准”、三次“加息”、CPI一路上涨、欧美债务危机加重,面对国内和国际复杂的金融经济形势,辽宁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力度依然不断增强,成效显著1.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冻结流动性紧缩货币政策贯穿2011年上半年,而收紧流动性以防止通胀继续升温是这一轮紧缩货币政策的主要原因人民银行从1月20日起至6月11日,六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共3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新高,总计冻结银行体系资金2万多亿国内货币紧缩政策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宽裕流动性,大量银行资金作为存款准备金被冻结,市场流动性趋紧2.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回笼流动性2011年以来,由于我国物价一直在高位运行,为了控制物价上涨的压力,回笼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2月9日起年内首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后又分别于4月6日和7月7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三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共0.75个百分点,有效地扼制了通胀和房产泡沫。
3.调控力度空前,楼市拐点出现201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断加强,行政、经济手段并用,近40个城市实施限购,600多个城市出台房价控制目标,6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压缩房地产贷款指标,3次加息使房贷利率已升至最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不考虑此前存量房贷利率7折的情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还多次表示,房地产市场调控绝不可以有丝毫动摇,并于11月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进入11月份,诸多一线城市呈现房价下调的趋势,楼市开始出现拐点4.人民币升值加快,上行空间收窄2011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较快,人民币汇率多次创新高10月13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政府对“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关税此举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截至11月5日,如果按2010年年底中间价6.6227计算,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幅已达4.85%,升值幅度超出预期,上行空间逐渐收窄5.CPI持续居高,通胀压力增大就我国之前数据来看,CPI一旦进入3%~4%的区间,往往会加速上升,决策层也往往将3%~4%的CPI视为中国式通胀的临界值,2011年CPI的走势再次印证了这个论断(见表1)。
2011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5%,继8月出现首次回落后,连续第三个月回落,但仍不容乐观,5.5%的上涨说明通胀压力仍然很大表1 2010~2011年中国CPI指数6.欧美债务危机阴云密布,全球资本市场风声鹤唳2011年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美国长期债务评级下降欧洲债务危机阴云密布,希腊、意大利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加重了欧元区债务危机由于欧债危机的不断升级使得全球资本市场风声鹤唳,仅9月份的第三周,原油暴跌10%、白银暴跌20%,全球股市、黄金、大宗商品均全线大幅下挫,大部分跌幅都近10%11月10日,全球资本市场再度暴挫,欧美主要股市的跌幅都超过2%,韩国股市暴挫4.94%,恒生指数大跌5.25%,上证指数下跌1.8%二)辽宁金融存贷款情况2011年,辽宁受“提准”、“加息”、“房产调控”、“通胀压力高企”等诸多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压缩贷款规模,中长期贷款持续回落,新增贷款呈短期化走势,各项存款增幅持续较快回落,单位存款同比少增较多,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流动性不断收紧,中长期信贷需求受到抑制,中长期贷款的投放步伐明显放缓。
1.货币信贷运行情况2011年前三季度,辽宁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运行的主要特点是:稳健货币政策驱动各项贷款增幅稳中有所回落,信贷投放总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中长期贷款持续回落,新增贷款呈短期化走势,票据融资季末波动明显;各项存款增幅持续较快回落,单位存款同比少增较多,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在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明显,其中,短期贷款投放速度持续加快,中长期贷款的增长连续回落,票据融资调剂贷款规模作用增大1)贷款情况截至9月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982亿元,同比增长17.8%,呈现稳中有所回落的走势前三季度本外币各项贷款累计新增2509亿元,同比少增36亿元,与同期基本持平(见图1)图1 本外币各项贷款——短期贷款持续快速增长流动资金贷款需求较强及应对流动性趋紧的需要等因素促进短期贷款持续加快增长9月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外币短期贷款增长20.7%,高于同期14.2个百分点,增幅连续10个月加快前三季度短期贷款新增1168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量的46.6%,高于去年同期24.4个百分点,同比多增603亿元,新增贷款短期化趋势比较明显贷款季末冲高特点较为明显,月度新增量最高的三个月均为季末最后一月,当月增量同比均超过150亿元,月度新增量最低的三个月均为季初第一月,当月增量同比均少增。
——中长期贷款增速不断放缓受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投放明显收缩、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持续加强等因素影响,中长期贷款的投放步伐明显放缓9月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13388亿元,同比增长18%,比同期低20.7个百分点,增速连续19个月回落前三季度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1510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在全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为60.2%,较去年同期下降34.3个百分点,同比少增896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较多是导致各项贷款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外币贷款大量增加受人民币升值以及外币贷款额度相对宽松等影响,企业外汇贷款的需求不断上升,金融机构外汇新增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辽宁省金融机构外币贷款新增45亿美元,同比多增15.9亿美元从结构看,外汇短期贷款需求明显增强,前三季度短期外币贷款新增33.1亿美元,占全部外汇贷款的73.6%,高于同期30.6个百分点,同比多增20.6亿美元但是,外币存款增长持续乏力将对未来外币贷款的持续增加形成制约前三季度辽宁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净下降12.9亿美元,同比多降11.6亿美元2)存款情况截至9月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007亿元,同比增长11.1%,二季度以来增幅连续六个月回落。
前三季度本外币各项存款累计新增2017亿元,同比少增1625亿元(见图2)图2 本外币各项存款——受通胀持续高位、中长期贷款大幅少增等影响各项存款下滑较快单位存款同比大幅少增前三季度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单位存款累计新增472亿元,同比少增1431亿元,少增量占各项存款少增量的88.1%受通胀持续影响个人存款由多增态势转为略有少增上半年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个人存款同比多增203亿元,但进入下半年个人存款连续同比少增,前三季度个人存款新增1319亿元,同比少增56亿元——主要受投资渠道收窄、连续加息等因素带动存款呈定期化走势前三季度,定期单位存款和定期个人存款累计分别新增336亿元和1079亿元,合计占各项存款的70.2%,定期存款占比较上半年提高19.2个百分点个人定期存款大幅增长主要受2010年10月以来五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以及投资市场表现不佳、居民投资预期收益率下降导致的个人投资渠道收窄等因素影响,但是新增定期存款的期限较短,2.金融业的发展情况(1)东北第一金融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的发展2011年9月16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历经20年成为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实验区,将肩负沈阳经济区乃至东北三省的资金保障重担。
截至2010年末,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已分别占全市的1/2,辽宁省的1/6,东北地区的1/10,支配了超过全市1/3的货币流量,货币回笼量居国内各大城市之首(见表2)表2 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金融机构一览表(2)辽宁两大民企登陆港交所2011年5月17日沈阳最大的民营企业——远大中国登陆港交所,9月20日,抚顺起家的中国罕王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中国香港联交所IPO3)沈阳盛京银行组建六家村镇银行继沈阳沈北、辽中、法库、新民等地设立村镇银行后,2011年9月19日、22日,宁波江北富民村镇银行、上海宝山富民村镇银行先后开业,作为两家银行主发起人的盛京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支持农村地区金融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这是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4)东北亚现货商品交易所落户大连我国唯一一家国家级现货商品交易所——东北亚现货商品交易所落户大连,开展大豆、玉米、高粱、钢铁、稀土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结算、交收、信息、物流和融资等服务,确立我国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风向标,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使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形成互补二 2011年辽宁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票据融资整体萎缩2011年9月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外币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减少15.8%,降幅较同期缩小19.7个百分点。
年初以来,票据融资仅有3个月为正增长,前三季度累计下降229亿元,同比少降214亿元在票据融资整体萎缩的态势下,季末增量放大特点较为明显,3月、6月和9月新增量均为当季降幅最低或增量最大的月份,票据融资季末冲高现象,一方面体现了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信贷额度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满足地方政府加大信贷投放的要求二)中小型银行信贷投放不足2011年三季度大型银行的信贷份额进一步扩大,分机构看,全国性大型银行机构前三季度累计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1341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53.4%,是当前信贷投放的主力,市场份额较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中小型银行前三季度累计新增各项贷款962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38.3%,市场份额较上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信贷投放不足三)民间高利贷风险严重目前在辽宁省民间借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贷款时,私营的借贷公司和私人贷户就把利息扣除掉,俗称“砍头息”,到期归还贷款数额另一种是本金加利息逐月还款,目前民间借贷利息基本已经达到3分至3分半受通胀持续高位、中长期贷款大幅少增等影响各项存款下滑较快,2011年9月末辽宁省存款增速跌至2008年以来最低点,银行信贷紧张迫使中小企业向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借贷成本抬高进一步挤压了小企业利润空间,民间借贷的高利率使全民放贷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极易陷入借新还旧、越滚越大的恶性循环。
三 2012年辽宁金融发展分析预测(一)“新三板”扩容将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银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民间利率高涨,高利贷年利息高达60%,企业融资成本越来越高,适时地扩容“新三板”将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新三板”的存在,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不再局限于银行贷款和补助,更多的股权投资基金将会因为有了新三板的制度保障而主动投资,沈阳正在冲击新三板的试点资格目前沈城有20多家后备企业进入改制程序,其中,中科三耐、辽宁电能、全密封变压器、宝石金卡、新松医疗等8家企业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通过券商内核,将成为新三板扩容的受益者二)高度重视民间隐藏的借贷危机温州三季度发生的借贷风波,倒下的不仅有产能落后的中小企业,也有风光无限的明星企业,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得不到金融机构的足够支持,只能被迫向民间借贷现在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与大量资本外逃,企业外迁有关,也与大量中小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处于产业链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