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展分析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51050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7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7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7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展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7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展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7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展分析 一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职能和特点中国进出口银行(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是我国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对外承包工程及各类境外投资的政策性融资主渠道、外国政府贷款的主要转贷行和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的承贷行,为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注册资本金为33.8亿元,是直属国务院领导、国家全资拥有的三家国家政策性银行之一。政策性银行的成立使得中国的银行业把政策性和商业性目标严格区分开来,为中国建立现代商业银行

2、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进出口银行由国家财政全额拨付资本金。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拥有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的信用评级,这些评级均与中国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一致。中国进出口银行总部设在北京。在国内设有7家营业性分支机构和6个代表处;在境外设有东南非代表处和巴黎代表处;与14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自成立之初,中国进出口银行就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即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外经贸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办理出口信贷(包括出口卖

3、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办理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贷款;办理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提供对外担保;转贷外国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办理本行贷款项下的国际国内结算业务和企业存款业务;在境内外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筹集资金;办理国际银行间的贷款,组织或参加国际、国内银团贷款等。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具有官方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表现在:(1)贷款人的资本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提供;(2)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外经贸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体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其贷款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具有金额大、期限长、利率优惠的特点。中国进出口银行区别于其他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在于:政策性与市场化并重,是执行我国产业

4、政策的金融手段;是对外经济合作的窗口和纽带;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政策性桥梁。二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经营状况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进出口银行从成立之初的一家只支持出口的银行,逐渐转变为既支持出口又支持进口、既提供发展援助又支持对外投资的新型国际经济合作金融组织,在推动实施国家经济和外交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贷款发放数额由1994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960.4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42.29%。图1分列了近年进出口银行出口卖方信贷的增长情况。图1 出口卖方信贷实际发放贷款增长作为该银行主营业务的出口卖方信贷业务,近几年来一直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该项业务不仅从数量上以年

5、均20.8%的速度增长,从业务质量上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等“走出去”贷款比重上升,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快速增长。同期,出口买方信贷也有显著增长,从2003年的2.7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3.8亿美元,以年均约80%的速度增长。在业务创新方面,进出口银行积极拓展其政策性业务领域。2007年10月,经商务部和银监会等四个部委批准,进出口银行成为为国家鼓励的进口商品提供信贷支持的唯一承办行。当年实现发放进口信贷392.5亿元。此外,作为我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的唯一承贷行,进出口银行承办的对外优惠贷款业务,支持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交通、通信、电站以及文教卫生等项目,帮助发展中国

6、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我国政府经济和外交政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加大风险控制力度,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高。按五级分类口径,全行2007年末表内业务不良贷款余额为78.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45%,分别比年初下降1.87亿元和1.02个百分点,继续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下降”;表外转贷业务不良贷款余额为16.2亿美元,不良贷款率为8.57%,分别比年初下降5.9亿美元和3.98个百分点。图2 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变化2007年全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共批准各类贷款2633亿元,发放贷款196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49%,共支持了7

7、24亿美元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出口及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项目,以及421亿美元的资源类产品和技术装备进口。年末,全行表内业务贷款余额比上年增加894亿元,增长39%;表外外国政府贷款转贷余额比上年增加13亿美元。资产总额为5242亿元,比上年增加1213亿元。其中,表内资产总额3787亿元,表外转贷业务资产总额1455亿元。办理国际结算、结售汇、贸易融资和对外担保等中间业务309亿美元,实现收益5.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103%。转贷业务手续费收入2.3亿元。全年补贴前亏损2.51亿元,比2006年减亏11.69亿元。实现所得税前赢利5.82亿元,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的势

8、头。在面临国内资金市场全面收紧的情况下,中国进出口银行努力降低资金成本,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本外币资金,全年发行金融债1630亿元,筹措各类外汇资金328亿美元。首次在香港成功发行人民币债券,既开辟了新的筹资渠道和市场,又极大地提高了该行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中国进出口银行加快落实国家对外发展援助承诺,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对外签约,全面推进我国对非洲、东盟、中亚、南太、南亚的援助工作,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对外政策的贯彻执行。在“一揽子”合作方面,中国进出口银行在2007年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安哥拉“一揽子”合作进入新阶段;苏丹“一揽子”合作开始启动,得到中苏两国领导人高度评价;刚果(金)“一

9、揽子”合作稳步推进,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与加蓬、埃塞俄比亚、赤道几内亚、刚果(布)、加纳的“一揽子”合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一揽子”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非政府间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融资渠道,为维护和拓展国家战略利益作出了突出贡献。尽管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决定了进出口银行的经营宗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但该行通过推进战略转型和内部改革实现了净利润连续多年上升。自营业务在2007年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俄罗斯的合作项目被列入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拉美市场的开拓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加大对柬埔寨、泰国等东盟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开发南亚、伊朗、蒙古、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市场,有力地

10、支持了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行。三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与挑战作为国家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手段,中国进出口银行肩负的历史使命将随形势需要进行转变,同时也面临着自我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虽然在过去十年间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业务经营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宏观调控、农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进出口银行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体制下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也有政策性银行自身的原因。因此,无论从银行的利益出发还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都要求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第一,从宏观层面看,对政策性银行的监管

11、缺位。在国外,政策性银行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款规定其性质和职能,而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规。目前,仅通过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宗旨、经营原则、法律组织形式、主要业务、机构设置、财务制度、资金来源及人事任命作出相应的规定。其后制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仅对政策性银行的金融业务的指导和监督有部分规定。除此以外,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政策性银行的法律、法规或者规范性文件。这就造成了政策性银行经营范围、贷款条件、法律责任等不明确,目前虽都是参照商业银行规范执行的,但会因此造成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的金融业务交叉,竞争与合作无规可循。这些矛盾的本质实际

12、上就是法律定位空白的问题。第二,政策性银行组织体系仍不完善,业务不全面,其内部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性质虽然是企业,但行政色彩依然较浓。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迫切需要转型。通过实行公司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独立的约束机制。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业务虽然涵盖了“两基一支”、外贸、农业等领域,但对于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信贷投入依然不足。尤其是对于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于科技开发的风险较大,由商业银行来经营显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政策性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快业务创新,丰富经营品种,拓宽银行职能。第三,政策性银行发展缺少自身动力。

13、政策性银行不仅要考虑国家的总体需要,同时也应该考虑自身的利益。和商业银行相比,政策性银行在发展经营宗旨和贷款原则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商业银行的经营宗旨就是利润最大化,而政策性银行却不明确,特别缺乏量化指标。业绩好了会引起误解:被认为偏离了政策性,和商业银行抢市场,同质化;反之,经营亏损了又成了国家的负担。政策性和效益性的把握缺乏具体指标体系,使得政策性银行的经营陷入尴尬境地。出于上述原因,经营目标不明确致使政策性银行的内部发展动力不足,从而导致政策性银行发展缺少自身动力。政策性银行的设立,是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实现经济快速起步、缓解发展瓶颈、促进国民经济的恢

14、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三大政策性银行也需要进行改革,从而进一步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第四,政策性银行的定位有待解决。如前所述,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因此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运营模式既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政策性银行,也有别于商业性银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形成,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大量涉足政策性信贷领域。同时,三家政策性银行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市场化业务,导致了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领域的重叠越来越多,业务边界难以划分。因此现在有必要通过改革,对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目标和业务范围重新定位,使政策性银行更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15、展的需要。第五,融资手段的变化也促使政策性银行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不断改善,我国对资本利用的手段也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财政状况的不断改善,财政收入占比的不断加大,逐渐有能力代替政策性银行的部分职能。此外,中长期商业性资金已经比较容易和安全地进入以往的政策性金融领域。政策性银行在成立之初所肩负的目标和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政策性业务依然存在,但是其总量在不断减少。通过改革,政策性银行可以形成与商业性银行和其他类型投资的有效互补。第六,政策性银行多年积累形成的不良贷款也令其难以再按以往固有的模式继续负重前行。政策性银行成立之初,是为了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突破发展瓶颈

16、,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并没有考虑资产质量和资本金等问题。例如,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融资渠道主要依赖发债,资金利率长期存在倒挂问题,并且这种经营模式形成了大量坏账。通过改革,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渠道会进一步拓宽,长期以来困扰政策性银行的呆坏账问题也会得到改善。就银行自身而言,尽管进出口银行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与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入世”后的新形势相比,与国际同类机构相比,进出口银行的作用和功能还远没有充分发挥,还存在一些制约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一,进出口银行的资本金严重不足。目前进出口银行注册资本仅为50亿元,所有者权益仅为70亿元,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例仅5%。进出口银行扣除未提足的专项准备44亿元和未提取的特种准备40亿元后,实际资本净额为-14亿元。这种状况不仅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