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共营制把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轨道的崇州试验 一 崇州农业共营制的出现崇州市全境“四山一水五分田”,有人口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2万人,是成都市农业大县和粮食主产区,有“西蜀粮仓”之称进入21世纪以来,与其他地区的情况相似,崇州市农业农村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农村耕地较少,人均不足一亩且细碎化严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农户兼业的情况普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受到阻滞;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持续增加,2012年崇州市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比例已经高达73.4%(谢琳等,2014),从事农业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大多数年轻农民不愿种地也不会种地,农业“谁来经营”“如何经营”等问题日益突出(课题组,201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从鼓励生产大户农地流转,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租赁农地进行规模经营,再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抱团发展,崇州市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实践但是,由于各种规模经营主体各自为战,且与普通农户的利益联结不紧密,这些尝试均未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险些出现群体事件比如2009年,鹰马龙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毁约退租崇州市桤泉镇3000余亩耕地后,农户不愿意收回承包地,而要求此前鼓励农民将土地连片流转给该公司的地方政府承担责任。
受此事件影响,为了突破困境,维护农业生产和农村稳定发展,自2010年起,崇州市开始推行“农业共营制”试验顾名思义,所谓农业共营制,是指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组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主体共同经营农业的一种制度安排最初的农业共营制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二是土地股份合作社聘请懂技术、会经营的种田能手担任职业经理人,负责合作社土地的生产经营管理,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三是适应规模化、现代化种植的要求,推动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站式”农业服务综合平台,推进农业专业化服务随着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以及现代农业服务等规模化、专业化与组织化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农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模式(罗必良,2014)近年来,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提高,崇州市开始引导一些土地股份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企业联合、合作,以保障农产品销路、提高农民在农产品增值中分享的比例农业共营制逐步从“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农业服务”三位一体,进入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农业服务”四位一体的2.0时代(见图1)。
图1 崇州“三位一体”农业共营制的组织架构二 农业共营制的具体做法(一)小农户以承包地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引导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作价折股入社,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章程,并到工商注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社员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主体,生产决策、农业职业经理聘用、分配方案等全程参与决定合作社设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根据当地作物常年平均产量、入社土地的位置、地力状况等因素,充分结合社员的意见,按质定股,确定适宜的股权份额和成员分配的比例比如,在土地折股时,以上等田为基数,中等田、下等田分别为其9折和8折,记载成员入社的土地股数,建立成员登记册并由社员签字确认对于因各种原因不愿意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农户,村里协调对其承包的土地进行调换,使其零散分布的多块承包地集中、连片理事会代表全体社员负责决策“种什么”监事会代表全体成员监督理事会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分配方式灵活多样,由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共同协商决定2017年6月课题组在崇州调研时发现,约有80%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与合作社成员、农业职业经理人采取了“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模式。
如集贤乡涌泉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每年向成员支付720元/亩的保底收益,并按照2∶3∶5对其余盈余进行二次分红(20%作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30%用于成员土地入股的二次分红,50%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佣金)另外一些土地股份合作社则采取了“按比例分配盈余”或者“向职业经理人支付佣金+设定目标产量后的超奖短赔”的方式目前,全市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26个,入社面积31.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1%;入社农户9.2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61%以隆兴镇丰乐村为例,80%左右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全村共有60余户,其中只有7~8户没有加入合作社尽管大部分耕地和农户都加入了土地股份合作社,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农户未将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为了全面了解未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小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课题组2017年6月对丰乐村的一个未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农户进行了深度访谈傅卫刚,男,44岁,除配偶外,家里还有一个老人和一个儿子老人已经70岁,每个月领取80元的养老金儿子今年19岁,初中毕业后在外打工,但目前勉强能挣够自己花的(钱)媳妇常年在崇州市打工,每个月工资2000元自己在村周边打零工,有时也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工作,一年大概能工作7个月,每个月收入约为3200元。
家里共有2.5亩地,共分成四块大春(5月至10月)种水稻,小春(10月至来年5月)种小麦种水稻一般需要整地、育苗、插秧、施肥、打药、浇水、收获等环节他们家这2.5亩地,从种到收,总经营成本为1420元,具体支出如下:由于地块零碎、作业不方便,雇大型农机具整地和收获均需要花费300元(2.5亩地总费用,下同);购置种子需要400元(因主要是自己家吃,买的种子较好,花费也较高),肥料需要300元,农药120元;自己育苗、插秧、打药没有费用支出2016年,2.5亩地共产稻谷3000斤,市场价格为1.3元/斤,毛收入为3900元扣除成本1420元,不算人工,其2.5亩地水稻种植收入为2480元由于小麦亩产只有450斤,每斤价格1.1元左右,收益与成本大致相抵,所以这2480元也是该农户农业经营总收入,仅占家庭总收入的不足5%(2480元/49840元100%)当问及他是否愿意多种一些土地时,傅卫刚回答说:“肯定不想多种,因为种地的收入,还不如一个月打工的工资那你为什么不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他说:“主要原因是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不如自己种合适入社每年只能收入600~700元,种地一亩地能收入1000元左右。
而且如果把地交给合作社,全家都要吃‘商品粮’,大米要3元一斤,自己家的稻谷加工成米,成本也就1.5元左右为什么种小麦基本没收益,还辛苦种而不撂荒?”他说:“不能撂荒,要不别人会说闲话二)农业职业经理人负责连片土地的田间管理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网站、张贴公告等发布农业职业经理人招聘信息根据经营能力不同,每个农业职业经理人一般负责300~500亩土地较大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以将土地划片,分别招聘职业经理人如隆兴镇青桥土地股份合作社,把1636亩耕地划分为4个经营片区,由不同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农业职业经理人具体负责“怎样种”“如何种”,提出具体生产实施意见、生产成本预算、产量指标等,交由合作社理事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农业职业经理人是“农业共营制”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崇州市积极选择有志于农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种养能手等作为培育对象,吸引多层次人才到农村创业兴业,对其加强培训引导,为其成为农业职业经理人提供条件另外,为了更好地培育和管理农业职业经理人,崇州市不仅建立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初、中、高“三级贯通”证书等级评定制度,根据其经营规模、生产技能、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等,每年评定一次,对符合条件的颁发相应等级《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还设立了农业职业经理人专项培训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制定并完善粮食规模种植补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信用贷款贴息扶持、经营权抵押贷款补贴等配套扶持政策,切实加大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扶持力度。
如中级以上农业职业经理人享受提高10% 的粮食规模经营补贴;农业职业经理人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60%;初级、中级、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分别可以信用贷款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给予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贴息等(课题组,2016)2014年9月,成都市在总结崇州做法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选拔机制、培养机制、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为崇州市进一步大力发展农业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制度保障至2017年6月,崇州市共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1887人,其中初级、中级、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分别为401人、119人、21人其中,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上岗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超过800人为了深入地了解农业职业经理人及当前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情况,在2017年6月,课题组选择了隆兴镇青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一位农业职业经理人进行访谈孔开全,男,50岁,家里有5口人:本人、50岁的妻子、28岁的儿子、26岁的儿媳和一个4岁的孙女,家里共有3亩地,分成7块,最大的一块1.1亩,最小的只有0.2亩自2012年起,家里把全部土地都加入了股份合作社。
孔开全2012年之前,曾长期在广州打工,后来又在当地开出租车2016年受当地政策和农业发展状况吸引,成为一名农业职业经理人,和爱人一起,负责管理350亩地儿媳负责家务和照顾孙女,儿子外出打零工农忙时儿子也会帮忙据孔开全介绍,青桥村有900多户农户,其中300~400户没有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他认为,村里有些农户之所以没有加入合作社,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一部分60~70岁的农民不能外出务工,把地交给合作社以后没事儿干,也担心没地之后,家里人的口粮没保障,这些人以后慢慢干不动了,会交给合作社;二是有些农户的田,太远、太偏,种水稻放水不方便,合作社不愿意要;三是有些农户通过个人渠道出租出去,让别人种蔬菜等经济作物,给的租金比加入合作社合适由于合作社的土地集中连片,而且有专门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为职业经理人服务,不算人工和土地成本,孔开全大春(水稻)的生产成本为1370元/亩,其中经营成本为750元/亩(远低于傅卫刚的1420元/亩)每亩地的稻谷产量约为1300斤,市场销售价约为1.2元/斤,故每亩地的销售收入为1560元扣除成本,大春每亩地纯收入为810元小春种植小麦,成本为350元/亩,每亩可产550斤(比农户分散种植高100斤左右),市场价格1.1元/斤,销售收入约为600元,小春的每亩纯收入约为250元。
扣掉每年620元/亩的土地成本(土地股份的保底收益),孔开全管理的每亩地的年纯收入约为440元,350亩地总收入为15.4万元如果收益按照2∶3∶5的比例进行二次分配、农业职业经理人获得50%收益的话,其夫妻两人专业经营农业的年收入约为7.7万元,与外出务工的收入大致相近考虑到一家五口不用长期分离,而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还可以获得补贴,当农业职业经理人显然有一定的吸引力三)政府和社会机构做好各项农业综合服务做好农业共营制,需要为农业职业经理人,即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支撑近年来,崇州市整合资源、积极创新、多措并举,通过携手各种社会机构打造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有效地提升了“为农服务”尤其是为农业职业经理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组建农业科技推广团队和“专家大院”,创新农业技术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崇州市聘请了“一校两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并遴选市、乡农业技术人员,组建了225人的农业科技推广团队和101人的专家大院,形成专家学者、农技推广人员互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