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创新:以志愿者驿站为例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4749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创新:以志愿者驿站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创新:以志愿者驿站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创新:以志愿者驿站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创新:以志愿者驿站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创新:以志愿者驿站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创新:以志愿者驿站为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创新以志愿者驿站为例 中国近些年社会组织飞速发展,基金会的发展格外瞩目。一些基金会经过多年的耕耘,已经在理念倡导、公益项目资金支持及运作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基金会已经成为政府之后吸纳慈善捐助的第二大主体,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12017年,国内有两个知名的基金会满十周岁了,一个是南都公益基金会,一个是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简称友成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是以银杏伙伴计划为代表的资助公益人和公益机构的项目,友成倡导社会创新的实践,他们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2017年5月10日,主题为“向社会创新致敬”的社会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扶贫办社会

2、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在论坛上表示:“作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参与公益和脱贫攻坚的跨界合作平台,友成基金会的模式,已成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社会发展的经典教案。”也有研究机构指出,“友成十年,代表着社会创新链条的尝试和完善其十年的发展历程就是整个历程的缩影。”2对友成基金会进行案例分析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社会创新和基金会发展两个维度探讨。先看社会创新。目前国内关于社会创新的研究,大部分是介绍性的、规范性的探讨,以及从理论层面分析其特征等,仅有极少的结合国内一些社会创新实践的单个或多个案例进行分析。与理论研究方面的薄弱相比,国内近些年社会创新的实践要丰富得多,友成基金会则是不可多得的典型案例。有

3、学者认为,友成基金会自2007年以来,代表着中国社会创新的概念形成、推广与实践。3再看基金会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对基金会的研究集中在引进国外的概念和理论,对我国基金会进行分类界定和描述、基本制度分析等方面4,例如对基金会的各类数据的初步整理汇总5,对基金会产权制度、税收制度、政府治理政策等制度建设方面的探讨6,从规范性角度分析基金会的内部管理透明度、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情况7等。现有的研究总体上偏向于从理论视角、从规范视角的分析,对现有基金会丰富多彩的实践关注得不够,对于基金会的个案研究非常少。显然,对友成基金会的案例研究,无论对于国内社会创新的研究还是基金会的研究,都是极有价

4、值的。到目前为止,媒体对友成基金会报道的较多,但非常缺乏对友成基金会的专题性研究。因此,本文希望从社会创新的视角出发,对友成基金会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过程,其理念的提出、操作、传播等方面的特点等,并通过志愿者驿站项目的运作,分析其社会创新的特征。在调研中,我们对相关人士进行了访谈,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及友成基金会自己的各类文献,特别是友成文集。这个系列文集已经编印了9本。可能是国内社会组织关于自身的最为翔实的内部文本之一。8当然,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从社会创新的角度对友成基金会进行研究。在本文第二部分,将简要谈论社会创新的概念;第三部分梳理了友成基金会的定位和社会创新的实践;第四部分描述分析友

5、成基金会的志愿者驿站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第五部分归纳了友成基金会社会创新的特点;第六部分对我国基金会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讨论。一 社会创新和社会组织的创新社会创新,近些年在学界、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甚至企业的实践中出现频率都很高。但人们对于社会创新到底是什么,却并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概念界定,国内外皆如此。关于社会创新,国外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文献,主要聚焦于社会创新的价值创造,社会创新的动因与机制,社会创新与政府、企业等机构间的合作机制与互动机制,社会企业家精神与历史、文化、制度的相互关系,社会创新的过程,社会创新的演变趋势等。9一些学者在向国内译介社会创新的过程中,综合参考国外的不同表述,对社

6、会创新进行了概念界定。例如,王名等认为,社会创新可以理解为一个涉及社会生活的基本理念、组织和制度的创新过程,是在旧的社会生活范式或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运作模式的过程,其中既包含着对旧的生活范式或体系的否定,以及在理念、组织和制度层面突破旧有体制的大胆改革,也包含有建构新的理念、组织和制度的种种积极探索及尝试。10周红云认为,社会创新就是以推动社会变迁和追求社会公正为使命,以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和追求社会影响为目标,以创新的方式利用和开发资源为手段或其他任何创新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未被满足的社会需求并最终推动社会进步以达到社会善治的行为。11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创新。可以将社

7、会创新理解为一种类型的创新。例如我们已经比较熟悉政府创新、科技创新、企业创新、社会管理创新。从这个角度分析,社会创新是在社会领域(包括民生、公共服务、扶贫、养老等)的创新。而社会领域的创新,在很多学者看来,主要是社会组织进行的创新。社会组织通过社会企业家的发现、社会企业家精神的传播以及理念方法上的发现和更新等进行社会创新,可以弥补政府与市场失灵、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12社会创新的目标,一方面当然是通过创新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在现有的情况下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学者认为社会创新就是通过创造性地融合和重组不同要素和观念得以发展的,而关键是它能创造新的价值,从而能够解决现存机制和方法无法解决的社

8、会问题。13另一方面,则是推动良性的社会变迁,使人们在思想、行为、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制度层面上发生深刻甚至系统的变化。也正是因此,社会创新成为公共治理的重要领域。14相较于政府和企业,社会组织因为其志愿性、民间性、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等特点,更容易建构社会创新的目标,也更容易成为社会创新的主要推动者。社会组织正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创新性努力,解决社会中政府和市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有学者认为,美国基金会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创新,而基金会的公益资助活动的目标就是社会创新。我国的社会组织目前之所以对社会企业、对社会创新如此关注,并且兴起热潮,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创新可以被认为

9、是我国社组织发展的重要机遇,其凸显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存在价值和重要性。二 友成基金会对社会创新的理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友成基金会的概况。友成基金会是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组织。截至2016年底,友成基金会自主研发试点了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友成志愿者驿站、友成小鹰计划、友成常青义教、友成创业咖啡、公益路人甲等平台项目16个;资助社会组织共计171个;受益人群覆盖全国22个省区市。友成基金会是民政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评定的4A级基金会,在历年各类基金会透明度排行中,一直名列前茅。15十年时间,友成基金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长为公益圈里非常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

10、并以社会创新知名。16友成基金会在社会创新领域是国内领先的倡导者和实践者。2007年友成基金会成立伊始,就提出了“新公益”的理念,并着手与中央编译局合作组织翻译“友成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译丛”。从某种意义上说,友成基金会正是在国际上蓬勃发展的“社会创新”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对“社会创新”的关注和在中国推动“社会创新”以促进社会公正、和谐、进步的理想,是友成基金会创立的重要原动力。因此,从向社会宣布诞生的那一天起,友成基金会即宣布自己的英文名称为“China Social Entrepreneurs Foundation(中国社会企业家基金会)”。17“用YouChange作为我们的简称,意思是说

11、:我们要变革社会。通过什么变革?通过社会创新。”18自那以后,友成基金会基于自身的研究和实践,对于社会创新,逐步有了自己的理解。友成基金会认为,社会创新是社会行动者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而发起和实施的创造性活动。社会创新的首要主体是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社会创新的主要领域是在社会领域。社会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美好社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美好社会的憧憬。从宏观的方面说,美好社会应该是一个公民社会、能动社会、善治社会、公正社会、和谐社会;从微观的方面说,美好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都感觉到安全、自由、尊严、参与、幸福的社会。美好社会的理想是社会创新的灯塔,是社会行动者使命

12、感的源泉,指导着社会创新的前进方向。日渐活跃的社会创新与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努力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19友成基金会认为,在三大部门中,社会组织是对社会议题最敏感的部门,社会组织所做的任何行动,最终都是引起社会的关注以解决社会问题,尽管社会需求来自基层,但想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地满足社会需求,最终还需要以向政府倡导寻求政策改变作为根本落脚点,或通过商业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所以,社会组织的使命就是倡导。正是基于此,友成基金会作为一个倡导型的基金会,提倡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到社会创新进程中,用全社会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三 友成基金会社会创新的实践(一)友成基金会

13、的定位一般而言,大多数社会组织的定位是提供公益服务,尝试解决某个社会问题。也会有少部分社会组织关注理念倡导等,但其往往从组织所在的领域出发,提出的理念较为局限。因此整体来看,我国社会组织在理念倡导、社会影响力方面普遍不足。日本JIGS(Japan Interest Group Survey)通过对我国基金会的调查发现,在基金会的成立目的中,选择“协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占47.3%,“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的占42.9%,“为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创新”的占28.6%,“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实施”的占7.1%。20友成基金会在成立之初,就定位于创新和倡导。它对于一些理念的提出和在公益圈的传播及推广,例

14、如社会创新、社会价值投资等,不仅是国际社会潮流的追随者,在某些方面也是同行者甚至领先者。其对一些概念的界定某种程度上因为其更具实操性,而比学者提出的更佳。例如,友成基金会认为社会创新是社会行动者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而发起和实施的创造性活动。友成基金会对自己的定位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成为中国社会创新思想的生发者;二是成为中国社会创新领域理论和案例研究及政策研究的催化者;三是成为相关社会议题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平台孵化者;四是成为传播新公益理念展示社会创新实践成果的传播者。21定位的四个方面,可谓环环相扣。从创新理念的提出,到研究深化,到实践和优化提炼,再到推广和传播,形成了一个

15、完整的社会创新的过程。(二)友成基金会的创新实践在社会创新思想方面:友成基金会提出了几个在国内具有领先性、甚至在国际上都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和构想。22在社会创新领域理论和案例研究及政策研究方面:友成基金会以自己的眼光发现和确定社会议题,通过与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民间机构、国际组织的多元合作构建研发体系和网络,并且开展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009年友成基金会成立了社会创新支持中心,通过“研发、实验、倡导”的运作模式践行社会创新;在社会组织中率先支持“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设立“优秀社会企业家奖项”,支持北京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社会创新学分课”;创立公益界小型学术论坛“新公益学社”;举办倡导大众

16、参与的社会创新活动“新公益嘉年华”;与相关机构共同推动“社会创新比较研究”,合作出版社会创新蓝皮书。23在社会议题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平台孵化方面:友成基金会在分析典型案例和总结机制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设计,通过试点实验之后的优化和提炼而形成社会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2008年,友成基金会开始通过志愿者驿站实践扶贫志愿者行动项目。2014年,友成基金会开始研发以人为本的多维度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三A三力投资标准与评价体系,搭建线上平台。2016年,友成基金会与近50家机构联合发起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中国首家社会联盟类公益机构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在传播新公益理念、展示社会创新实践成果方面:友成基金会通过“新公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