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目标与新进展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3637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目标与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目标与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目标与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目标与新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目标与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目标与新进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目标与新进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20年1月3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并明确提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其中之一便是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中心城市之一,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在创新国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奔涌,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和带动作用将会更加强劲。重庆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到由量的扩张发展,到量质并举发展的新阶

2、段。围绕“两中心两地”来支撑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要对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及发展位势进行重塑布局。其中,创新又是一个城市和地区发展的核心功能,是推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性力量。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高度重视对重庆中长期科技创新战略布局进行系统谋划,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地实施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夯实基础。一 发展形势(一)推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抉择自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逐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一批新兴大国的崛起。进入21世纪,随着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革命在全球蓬勃发展,

3、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力量对比。中美贸易摩擦,美国扬起霸权主义的大棒,一方面,对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制裁,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生存成长空间;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在华美国企业回迁,蓄意引起中国制造业和科技发展与全球产业链的脱钩。凡此种种,在本质上是美国凭借超级大国的优势,采取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做法,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必须看到,中美在科技教育和产业发展领域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如2016年,美国R&D国内支出达到510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R&D国内支出达到237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但总量上仍不及美国的一半。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

4、第十四届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进入全球百强的学校,美国占据41席,而中国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5所大学进入。面对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着力培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增长动力,积极推进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向好发展,并在若干科技领域抢占全球制高点,以切实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经济安全,确保在21世纪中叶如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是有力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由量变向质变转型的最为关键的因素。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人均GDP已

5、经达到62793元,城镇化率为58.66%,成渝地区双核心城市的发展阶段更是居全国领先水平,如重庆主城九区2019年GDP总量达9334.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02.18亿元,第二产业为2846.79亿元,第三产业为6385.2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0930.5068.41;人均GDP 106107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达91.22%。重点中心城市产业、城市高级化转型、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高效型增长等事宜必须提上议事日程。成渝地区是我国传统的三线建设布局重要基地,20世纪60年代,在重庆、成都、绵阳等地陆续布局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科技教育力量和资源,经过长期沉淀和持续发展,

6、这些科技教育资源对新时代以新的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具有引领性、贯穿性和决定性作用。从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经验来看,无不是在培育形成国际化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科技对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引领,对其他功能的整合,向着国际化甚至全球化城市迈进。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级中心城市,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重庆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

7、”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实施以大数据和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当前重庆正在推进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两个工作,着力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建设高品质宜居生活地。随着投资和消费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不断减弱,重庆亟须通过科技创新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增长驱动力,以科技为链条和触媒,将金融、贸易、宜居等元素有机串联起来,运用科技为发展赋能,形成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这既是重庆履行国家系列战略使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有效应对内外部竞争与挑战,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必由出路。二 经济发

8、展与城市建设进展(一)经济发展情况重庆继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家和重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经济企稳回升,逐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6万亿元,占全国的2.38%,年均增长6.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1%的水平。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640.253.2。人均GDP达到75828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892元。工业发展对全市经济的支撑托举作用十分显著。201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6657亿元,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在全市八大支柱产业中,仅有汽车产业(不含摩托车产业)增加值增速为负,比上年下降4.

9、1个百分点,其他支柱产业经核实增加值均呈正增长态势。电子产业和材料产业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4.3%、14.7%,医药产业增长7.1%、装备产业增长6.8%、消费品工业增长6.1%、能源工业增长5.3%、化工产业增长3.1%、摩托车产业增长2.4%。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产品中,笔记本电脑产量为6422万台,比上年增长12.1%;集成电路产量达到33.71亿块,比上年增长523.6%;液晶显示屏产量达到2.18亿片,比上年增长36.4%,整体上电子信息产业三大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2019年,重庆汽车产量仍出现较大的跌幅,全年产量比2018

10、年少66.74万辆,同比下降19.9%,但降幅收窄了7.6个百分点。2020年上半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产业链、物流供应链中断,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挑战。受此影响,2020年初重庆市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重点行业汽车、电子信息等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外贸发展出现较大的增长迟滞。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有序推进“六稳”工作、强化“六保”任务,推进复工复产和复市工业,经济在年中时开始逐步企稳回升。2020年上半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209.83亿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列上海、北京、深圳之后,首次超过了广州,进入前4位,增速为0.8%

11、,增速由负转正,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经济仍保持正增长的城市(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充分体现了重庆经济的韧性和活力。2020年6月,八大支柱产业实现正向增长,在疫情中被压抑的汽车消费需求被逐步释放,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了25%、电子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2.1%,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半导体分立器等高技术产品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医疗防疫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图1 20152020年上半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二)城市空间布局调整重庆传统的主城9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高地、人口集聚的高地,是全市

12、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更好地发挥重庆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国土空间优化布局,2020年上半年,重庆推进主城区扩容,谋划建设了重庆主城都市区,即将原来传统的主城9区和渝西12个区整合形成一个新的都市区重庆主城都市区。重庆主城都市区的面积由5473平方公里拓展到2.8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4.8%;常住人口由885万增加到2027万,占全市的64.9%;地区生产总值由9334亿元增加到1.8万亿元,占全市的77.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6%。重庆主城区都市区以约占全市三分之一的面积,承载了全市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八成以上的经济总量。建设主城都市区,对于重庆而言,

13、是将重要的经济承载空间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形成全市乃至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重庆主城都市区在空间上根据发展基础、发展区位和发展任务的不同,划分为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和桥头堡城市等四个层次。其中,原来的主城渝中、江北等9区作为中心城区,为充分利用重庆大山大水的特色,努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还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了一个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两江四岸”核心区,作为中心城区重点打造的城市景观和城市核心功能区;长寿、江津、南川、璧山等4区作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将积极融入中心城区,涪陵、綦江、合川、永川等4区具备较好的城市发展基础,将按照独立成市的思路建设,成为主城

14、都市区的二级重要增长极,大足、潼南、铜梁、荣昌等4区毗邻四川相关县市,是重庆西扩的第一站,将积极发挥与四川相关地市的邻接优势,积极探索推进行政区和经济区的适度分离,推进川渝两地一体化合作。重庆主城都市区承载着重庆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是重庆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平台。据初步统计,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德眉资城市圈的地区生产总值接近4万亿元,常住人口超过4500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9万元,是西部地区最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引擎(见表1)。表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大都市圈(区)的主要发展指标(2019)主要指标成德眉资城市圈重庆

15、主城都市区面积(万平方公里)3.342.87GDP(万亿元)2.151.8常住人口(万人)25642027人均GDP(万元)8.398.88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20重庆统计年鉴2020计算所得。|Excel下载表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大都市圈(区)的主要发展指标(2019)(三)智慧名城和智造重镇建设为适应全球信息技术革命和科技革命浪潮,以新的产业技术形态对城市发展动力进行重构,重庆从2018年开始,就着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推进智慧名城和智造重镇建设。2018年,重庆下发了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9年、

16、2020年重庆又先后分别获得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两大国字头试验区牌子,为重庆推进智慧名城和智造重镇建设增添了更多动力。推进智造重镇建设,重庆主要推进打造以“芯屏器核网”为重点的产业链;推进智慧名城建设,重庆主要推进打造以“云联数算用”为重点的要素集群。2018年,重庆成为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这一国家级展会的永久会址,2018年、2019年、2020年,重庆连续举办三届智博会,延续“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主题,展会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对建设智慧城市和智能产业的影响促进作用越来越大。表现在:一是智能化的产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重庆本身汽车制造、电子制造、装备产业为智能化的应用创造了极为丰富多元的场景,如5G、人工智能技术在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