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分析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3604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分析 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党中央在21世纪初对21世纪前20年我国发展环境和阶段做出的科学判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确定的21世纪前20年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2012年10月召开党的十八大,时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间进程过半,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来,河南省18个省辖市经济社会呈快速发展态势,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历史基础等差别较大,各省辖市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呈现较大差异。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ESDI),对各省辖市发展水平和发展变化进行量化分

2、析,并提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一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就是通过选取系统全面而又有机统一的若干指标,并科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客观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构建指标体系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选取的指标要切实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2.系统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状态,各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严密体系。3.可操作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简单明确,数据易于收集,统计口径基本一致,可以量化

3、,具有可比性。(二)指标的选取与权重参考国家统计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和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现状,并充分征求专家意见,确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13项指标,其中人均指标6项,占45%的权重,结构指标5项,占40%的权重,强度指标2项,占15%的权重,13项指标中除万元GDP能耗为逆指标外,其余均为正指标(见表1)。表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三)指标的处理和评价方法将每一评价指标无量纲处理加工为单项指标规格化指数,再将单项指标规格化指数加权计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ESDI,用综合指数ESDI对18个省辖市进行排序。1.单

4、项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由于排序的指标为不同内容的数据,而且计量单位也不同,因此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为了使无量纲化后的指数比较科学,正指标采用“最高值最低值”作为最大差幅,每个省辖市数值与最低数值的差幅除以最大差幅,得到各省辖市该正指标的规格化指数;逆指标采取“最低值最高值”作为最大差幅,每个省辖市数值与最高数值的差幅除以最大差幅,得到各省辖市该逆指标的规格化指数。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单项指数排序结果与单项指标排序结果是一致的,消除了不同指标之间不能简单综合计算的问题,并解决了量纲统一的问题。2.综合指数的计算及排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ESDI为各单项指标规格化指数与该指标权重的乘积之和,计算公

5、式如下:各省辖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位次按照ESDI的大小位次排列。二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比较分析(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排序笔者选取重要战略机遇期中的4个主要年份计算18个省辖市的ESDI,并进行排序(见表2)。表2 河南省18个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及排名续表2014年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排序前三位的分别是郑州、济源、洛阳,排序最后三位的是商丘、驻马店、周口。18个省辖市2014年排序与2000年比较,有8个市的位次上升,平顶山和许昌上升了3位,开封和新乡上升了2位;有5个市的位次下降,濮阳和三门峡下降了4位,安阳下降了3位;其余5个省辖市的位次维持不变。根据2014年ESDI排序

6、和各省辖市发展状况,将18个省辖市分为四类(见表3)。表3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分类排序首位的郑州ESDI为0.979,是各省辖市均值的2.90倍,是第2位济源市的1.88倍,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第类地区ESDI平均为0.413,比各省辖市均值高22.2%。第类地区ESDI平均为0.284,比各省辖市均值低15.8%,第类地区ESDI平均为0.179,仅为各省辖市均值的53.0%,第类地区ESDI是第类地区均值的5.47倍。(二)省辖市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分析为直观地观察与分析省辖市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笔者用雷达图的形式表示各省辖市的ESDI值(见图1)。

7、图1 2000年和2014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值2000年与2014年的ESDI值曲线形状变化不大,说明2000年与2014年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格局变化不大;不同省辖市在两条曲线上的相对位置变动不同,表明20002014年部分省辖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而部分省辖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现了下降;各省辖市雷达图上的分布圈层较多,且在不同圈层的省辖市数差异较大,说明各省辖市的ESDI的离散性较大,进而说明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较大。通过考察省辖市ESDI的极差与离散系数可以进一步分析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从图2可以看出,20002014年,各

8、省辖市ESDI的极差略有下降,但并不明显,从2000年的0.911下降到2014年的0.884,仅下降了约3.0%,说明各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两极差距不大。同时也可以看出,各省辖市ESDI的离散系数2005年较2000年大幅下降后基本保持平稳,2014年各省辖市ESDI离散系数较2000年下降约19.6%,说明各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图2 河南省18个省辖市ESDI的极差和离散系数(三)省辖市综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比较分析通过观察主要评价指标基础数据的变化,可以定量分析比较各省辖市发展状况。2000年,ESDI最高的郑州市人均GDP是18个省辖市平均水平(简称均值,下同)的20

9、6.0%,而ESDI最低的周口市为均值的60.9%;2014年,ESDI最高的郑州市人均GDP是均值的196.9%,而ESDI最低的周口市仅是均值的61.0%(见表4),两市人均GDP差距变化并不明显。而18个省辖市人均GDP的离散系数从2000年的0.350变化为2014年的0.370,说明各省辖市之间人均GDP发展水平的差距仅略微变大。表4 2014年各省辖市部分指标占18个省辖市平均水平的比重2000年,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均值的124.5%和146.6%,而周口是均值的76.5%和96.4%;2014年,郑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

10、别是均值的122.9%和155.2%,而周口是均值的83.4%和77.7%,两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在缩小,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在拉大。同时,18个省辖市两个收入的离散系数分别从2000年的0.125和0.139变化为2014年的0.093和0.193,也反映出各省辖市之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在缩小,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拉大。2000年,郑州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均值的2.5倍,周口是均值的40.8%;2014年郑州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均值的3.1倍,而周口仅为均值的35.6%,两市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差距在扩大。同时18个省辖市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离散系数从20

11、00年的0.536增大到2014年的0.670,也说明各省辖市之间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差距在扩大。2000年,郑州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均值的2.4倍,周口是均值的48.4%;2014年郑州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均值的1.8倍,而周口为均值的51.3%,两市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差距在缩小。同时18个省辖市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离散系数从2000年的0.502减小到2014年的0.376,也说明各省辖市之间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差距在缩小。2000年,郑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均值高出15.4个百分点,周口比均值低7.5个百分点;2014年,郑州比均值高出9.3个百分点,周口

12、比均值低6.8个百分点,两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差距在缩小。而18个省辖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离散系数从2000年的0.199减小到2014年的0.176,也说明各省辖市之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差距在缩小。2000年,郑州各项税收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比均值水平高2.9个百分点,周口比均值低3.4个百分点;2014年,郑州比均值高5.7个百分点,周口比均值低5.0个百分点,两市各项税收收入占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差距在拉大。18个省辖市各项税收收入占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离散系数从2000年的0.348减小到2014年的0.251,说明各省辖市之间各项税收收

13、入占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差距在缩小。三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比较分析“十二五”期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在期初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期间发展、结构研究和质量提高取得的,这里进一步分析20012014年各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一)主要人均指标变化比较20012014年人均GDP年均增速最高的是济源,为13.0%,最低为郑州10.2%(见表5)。而2014年ESDI排序上升3位的许昌比排序下降4位的濮阳年均增速高0.7个百分点,说明人均GDP发展速度的差异是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排序变化的原因之一。表5 20012014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主要评价指标平均增速2001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14、配收入年均增速最高的是焦作,为13.6%,增速最低的是2014年ESDI排序下降4位的三门峡,为11.0%,比排序上升3位的许昌和平顶山分别低1.8个和1.3个百分点。同时,2014年ESDI排序上升最多的平顶山和许昌,其20012014年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速分别为14.7%和14.4%;而排序下降最多的濮阳和三门峡为11.5%和12.2%,说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速的差异是造成它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排序变化的原因之一。20012014年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最高的是济源,为22.0%,比增速最低的驻马店高7.7个百分点。2014年ESDI排序上升3位

15、的许昌和平顶山比排序下降4位的濮阳人均一般公共产预算收入年均增速分别高4.3个和2.7个百分点,说明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造成这几个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排序变化的原因之一。20012014年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最高的是济源,为29.0%,增速最低的是2014年ESDI排序下降4位的濮阳,为21.0%,相对较低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削弱了濮阳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从而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主要结构指标变化比较各省辖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呈现较大差异。综合来看,2001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最大的是南阳,上升了11.3个百分点,而济源和三门峡下降均超过7个百分点(见表6)。表6 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主要结构指标变化情况20012014年,省辖市各项税收收入占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最多的是郑州,上升了4.9个百分点,而有4个市的比重出现了下降,其中安阳市下降了7.2个百分点。20062014年,18个省辖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持续提升,其中驻马店和周口上升幅度最大,分别提高了17.7个和17.2个百分点,而郑州市仅提高了9.1个百分点,反映出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阶段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四 区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分析(一)两个翻番实现情况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