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3500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研究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一 西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一)新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从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

2、带倡议以来,新疆把握时机,积极作为,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明显,并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起来。2014年,新疆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往来,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区内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建厂,消化过剩产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发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综合保税区的经济功能,加快外向性经济发展,加强与中亚国家之间在能源与矿产开发、绿色农业发展、文化、清真食品、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扩大进出口产品制造加工基地建设,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在“一带一路”沿线

3、国家建设加工制造、商贸物流、资源利用园区,出口技术设备,互利共赢,发展经济。发展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优势,全方位实施开放开发措施。同时,加快中哈霍尔果斯边境经济合作中心和口岸建设,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学术会议和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2015年,以新疆北、中、南铁路通道建设规划为蓝本,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和中亚、西亚、南亚、欧洲的信息与物流通道,真正做到互联互通。在乌鲁木齐等重点城市,建设以农产品、机电为主的外销产品市场,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加快乌鲁木齐亚欧经贸合作试验区建设。开展对外工程合作,不断扩大矿产品、原油等资源性产品进口。发展边境贸易,促进贸易市场多元

4、化发展。组织开行西行货运班列,共开行135列,实现了运营的便利化,提高了运营效率。举办了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首届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开展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体育、环境保护、传媒等方面的合作与人文交流,民心更加相通。2016年,新疆进一步加强与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三国的经贸合作。3月,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至新疆乌鲁木齐铁路货运班列开通,便利与扩大新塔之间的商贸物流。4月,新疆与巴基斯坦就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达成多项合作成果。巴基斯坦哈比银行乌鲁木齐分行获中银监会批准筹建。特变电工与旁遮普省能源部签署协议,投资筹建600兆瓦和100兆瓦两个光伏

5、项目,与尼沙特公司合作建设火电站,总投资达20亿元。在巴基斯坦举行了“中国新疆推介日”,介绍了新疆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状况,增加了民间往来与信任。新巴城市之间缔结友好城市,进一步加深传统友谊,促进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2月,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过境道路运输正式开通,新疆货运车辆在哈萨克斯坦不再需要报关、卸货等程序,直通俄罗斯边境通商口岸。在中哈经济贸易论坛上,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水电站、农业合作基地、热电联供、工业园区建设、热电站等五个合作项目,计划投资20亿美元。4月,新疆举行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投资环境推介会,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企业签订了有关农业设施、农产品加工、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多项合作协

6、议,举行了第十四届中国-哈萨克斯坦商品展览会。(二)陕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2014年,陕西设立了西安、延安、渭南海关,西安海关可以采用上海自贸区政策和制度。通关的合作机制可以拓展到内蒙古自治区,新开通了4条国际航线,“长安号”货运班列开始运行,咸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制度,西安铁路口岸和西(安)咸(阳)空港保税物流中心获得国家批复并开始运营,并在西安开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鼓励和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与中亚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地质勘探等领域合作项目100多个。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引进资金超过5000亿美元。成功举办了丝绸之

7、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陕粤港澳合作周、杨凌农高会等节会,扩大了对内对外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与中亚国家部分省州缔结了友好关系。2015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制定发布了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行动计划,通过在物流、通关、金融、科教等领域改革创新,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推动陕西开发发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进一步搭建高端合作平台,建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议机制,提升杨凌农高会、西洽会品位,并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展览会转型,来参加欧亚经济论坛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不断增加。创建陕西自由贸易区,推进贸易便利化,与国内多个口岸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立6个海关,航空与铁路物流集散中心基本建成。

8、2016年,陕西学习和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品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准。新开通若干国际航线。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积极申请设立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一步提升经贸洽谈会规格和影响力,吸引外、内资来陕投资。建设好各类中外合作产业园区,如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哈苹果友谊园、中俄丝路创新园、陕韩中小企业园等等。支持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纺织、生态农业、清真食品等领域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培育竞争优势,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共建经济合作园区。努力把西安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科技创新中心、国际

9、交通商贸中心、产业合作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三)甘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2014年4月,甘肃发布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根据甘肃地理区位、产业基础、资源能源、历史文化等省情特征,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为中心,提出建设兰州新区、“中国(兰州)丝绸之路博览会”、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三大战略平台;实施道路互联互通、经济新增长极、产业对接合作、经贸技术交流、战略平台建设、人文交流合作六大工程;提升兰州白银、敦煌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把甘肃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通道、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经贸物流的区域中心、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

10、并通过用足用好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政策、简化企业“走出去”开展经贸活动审批、国有资本金注入、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领导小组等措施,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实施。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准,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开始封关运营,新开兰州到第比利斯、兰州到迪拜、兰州到新加坡三条国际航班,开通甘肃武威到阿拉木图“天马号”中欧货运班列。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升为国家级经贸洽谈会。成功举办了“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第20届“兰洽会”、“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第3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电影展览会”、第4届“敦煌行丝绸之路旅游节”等节会,参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组织

11、、地区有30多个,扩大了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与吉尔吉斯斯坦、伊朗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城市,举办了中国(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通过推动开放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成经贸合作项目83个。2015年,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编制了甘肃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细化了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项目清单等。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通过了验收,开始封关运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努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甘肃出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从2015年开始,用大约

12、6年时间,实现航路广通、铁路连通、公路畅通三通目标。2015年,又开通了兰州至中亚的“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8月,兰州到汉堡、嘉峪关到中亚的国际货运班列相继开通。省内大型国企与民企都积极采取国际化、市场化经营措施,不断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拓展国际市场,立足甘肃能源资源与产业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成果显著。2016年,甘肃加快嘉峪关机场航空口岸建设速度,拓展向北开放水平,争取马鬃山口岸复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对接,推动甘肃工程承包、装备制造、民族用品、清真食品、农业科技等优势产业领域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谋求发展。(四)宁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2014年,宁夏

13、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建设为重点,以中阿务实合作为基础,推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清真食品与农产品进出口口岸获得批准,银川综合保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其他地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新开国际航线5条、国内航线7条,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通航。开辟了宁夏至东部沿海城市的出海通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单一窗口试点,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实现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收的便捷通关。国家批准了宁夏清真食品认证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清真食品标准相互认可合作协议。浦发银行离岸业务创新中心在银

14、川成立并运营。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开展人文交流,成功举办了清真食品与用品交易会、中国(宁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民族医药博览会等活动。为了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2015年7月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开放宁夏建设的意见,意见针对宁夏区情,提出了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为主攻方向,用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中阿博览会两个“金字品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总体要求,并就如何培育开放经济、建设开放通道、构筑开放平台、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推进人文交流、优化开放环境等问题提出了18条具体实

15、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中发201414号)中确定的重要政策举措,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的分工方案,发布了“开放宁夏二十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阿博览会,共签订241个经贸合作项目,投资金额达1830亿元。在银川建立了商事调解、中阿技术转移、农业技术转移中心等双边合作机构。宁夏银川综合保税区加入世界自由区组织,入驻企业近200家。与深圳等城市跨区域通关协作进一步加强。商贸、人文交流不断扩大,河东国际机场航客年流量达5

16、00万人次。“丝路通”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线运营,宁夏保税区国际商展中心建成并投入营业,跨境人民币结算达100亿元。20多家企业走出宁夏,在国外投资建厂1(五)青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青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定位为战略通道、重要支点、人文交流中心,并根据定位,不断扩大开放,由点及面,发展对外经贸合作。2014年,青海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推进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与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平台,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开工建设格库铁路,不断扩大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建成并开通了西宁国际航空口岸。成功举办了青洽会、清真食品展、藏式地毯展、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经济贸易促进会和文体活动,提升了青海的国际影响力。2015年,青海与土库曼斯坦的经贸合作得到了很大发展。青海组织纺织、藏医药、能源、电力设施、畜牧业领域40多家企业,与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