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1228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萌芽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1843年,北德、中德和南德三个关税同盟联合起来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可看作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雏形(池元吉,2003)。美国学者D. A. 斯奈德在国际经济学导论(第四版)中指出,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可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原型”,“二战”后才发展出比它结合程度低或高的其他类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76年,经济学家弗瑞茨迈克卢普(Fritz Machlup,1976)在对经济文献进行广泛研究与评论时了解到:在1947年以前,经济学家几乎没有写过涉及经济一体化的著作,尽

2、管当时存在着经济一体化现象。1随着“二战”后初期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发展,经济学界开始较为关注经济一体化现象,可是理论研究的成果仍然稀稀拉拉,没有使人们对经济一体化的实际进程或后果的理解向前迈进一步。事实上,当时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基本上仍停留在实证上,而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Bhagwati and Panagariya,2003)。本书的写作有两条线索,一是建立在制度协调基础之上的区域一体化的组成部分贸易一体化,二是专业化分工。因此,本章将分别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及分工的理论渊源进行简单回顾,以此作为贸易一体化的理论背景。2此外,由于贸易一体化体现为一个从市场驱动的区域化到制度协调的区

3、域主义的演进过程,因此本章第三部分将对区域化和区域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第一节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是指以欧洲的区域一体化为背景建立的一体化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为研究人员更为简洁地描述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同时在解释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方面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现实世界中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区域”合作动机和目的是比较复杂的,有些合作甚至超出了“区域”的范畴。区域一体化的实践和东亚贸易合作的现实表明,以欧盟这个“同质”(homogeneous)成员结构为基础的区域一体化理论框架仅仅为研究其他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逻辑框架

4、。事实上,不同的一体化组织有着不同的特点、形成条件、形成机制以及最终目标。换句话说,欧盟的一体化模型不能完全解释东亚这个“异质”(heterogeneous)成员结构组成的一体化的实践,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框架和组织模式亟待补充和完善!但是理论的完善和创新不能脱离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架构和组织模式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回顾,对于加深理解区域一体化理论产生的背景,进而为接下来贸易一体化理论的提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组织形式(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渊源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最早是由荷兰计量经济学家J.丁伯根(Jan Tinbergen)在1952年其著作论

5、经济政策理论(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Policy)中首次提出的。丁伯根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31954年,丁伯根在其国际经济一体化(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论著中更加详尽和系统地阐释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并将经济一体化区分为消极经济一体化(negative economic integration)和积极经济一体化(positive economic integration)。4其中,消极一体化是指消除贸易壁垒(to remo

6、ve trade barriers)的各种努力;积极一体化可以导致“协调集中的政策制定的新制度(new institutions for coordinated and centralized policy-making)”的诞生。5需要指出的是,丁伯根(1954)所说的区域贸易协定(RTA)的前三个层次: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以及关税同盟,通过其所谓的“消极一体化”安排,即所参与的经济体之间贸易障碍(trade impediments)的削减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因为作为一国贸易政策的简单延伸,这些安排不必通过国际或经济体间的变革即可实现。当然,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等安排一旦开始运作所带来的经

7、济冲击可能是实质性的。因此通常设立一个转换的时期(过渡期)以允许各经济体逐渐调整自己的贸易政策以适应新的贸易形式。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就设立了15年的过渡期,此间主要贸易壁垒被逐步消除。6丁伯根同时认为,更加复杂的安排,如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只能通过“积极一体化”来实现。这种积极一体化被丁伯根定义为“通过协调集中方式生成所需的制度以使福利达到最优”。这种安排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一部分国家主权让渡给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基于此,共同市场和经济同盟都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去建立。7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丁伯根赞成国际经济一体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那就是“经济一体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区域内成员间武装

8、冲突的可能性”(economic integration w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rmed conflicts)。这为东亚这个融政治、经济、民族矛盾、宗教等因素于一体的较为复杂的区域进行一体化实践提供了另一个理论支持。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Balassa,1961)在经济一体化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中从行为或手段的角度对经济一体化进行了描述。他把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待遇的种种举措;就状态

9、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8波兰经济学家查尔斯托斯基(Chelstowski,1972)认为,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劳动分工,“即按国际劳动分工的要求来调整各国的经济结构”。9后来,美国经济学家柯森(V. Curson,1974)指出,一体化过程的实质“是成员间生产要素再配置的过程”。10可以看出,较早的关于一体化的论述基本上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之上的,而后来欧盟的一体化实践却使研究者们将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偏离了分工的初衷。(二)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认为,区域一体化协定有着如下几种组织形式: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

10、rade Arrangement,PTA);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CU);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CM);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EU);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又称政治经济联盟,Political and Economic Union,PEU),见图2-1。同时指出,经济一体化能产生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效应,扩大市场规模,产生规模经济,刺激竞争和投资,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等,使各

11、成员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配置,最终所有成员经济体总的福利在一体化后都会上升。要说明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的分级排列并不意味着一个区域性组织在向一体化深度发展时一定是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发展的。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来看,一体化的起点并非一定是优惠贸易安排,某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可能兼有两种组织形式的某些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在实践中也许会产生出更多的形式。11这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仍存在补充和完善的空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体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图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和发展阶段在Linda Law 的基础上,Peter Lloy

12、d等人(Peter Lloyd and Mark Crosby,2002)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完善和细分。12二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贸易一体化理论及其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般是从商品贸易开始的,因此经济一体化理论中首先出现的是有关贸易一体化的理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贸易一体化理论包括完全竞争下的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两种。13由于关税同盟是贸易一体化中区域主义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因此本书将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的关税同盟理论单独划出,对其进行研究和梳理,为下文贸易一体化理论的提出奠定基础。(一)关税同盟理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向关税同盟理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学分析的核心理论,源于

13、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瓦伊纳(Jacob Viner,1950)14的开拓性研究关税同盟问题(The Customs Union Issue)而成型,15这一研究成果被公认为关税同盟理论的代表作。16关税同盟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同盟内成员国(或地区)之间进口相互免征关税;同盟内成员国对同盟外非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征收共同外部关税(Common External Tariff,CET);成员国之间根据一致同意的准则分配关税收入。17传统的关税同盟理论对关税同盟资源配置效应的分析,是基于“贸易创造”(自由贸易效应)和“贸易转向”(保护贸易效应)两种静态效应带来的影响进行的。181.贸易创造效

14、应贸易创造效应19(Trade Creation Effect)是指关税同盟引致同盟内某成员国原来对本国较高生产成本的产品的消费转移到对伙伴国较低生产成本产品的消费,从而创造了过去由于存在关税壁垒而不发生的那部分贸易。这种消费转移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本国减少或取消与伙伴国同类产品的生产,国内对该产品的需求转而从伙伴国进口;二是增加消费伙伴国的产品以替代成本较高的国内产品。20这一方面会产生生产效应节省原先在国内生产的商品所耗费的实际成本;另一方面会产生消费效应以低成本商品取代高成本商品满足国内需求,从而增加消费者剩余。两个方面共同形成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21下面通过图2-2对贸易创造效

15、应加以说明。图2-2 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效应设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都生产同一种产品,但生产成本各不相同。图2-2中,纵轴P表示价格;横轴Q表示数量;SA和DA分别表示A国国内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PT表示A国的价格;PC表示A国进口C国产品的价格;PB表示A国进口B国产品的价格,PCPB。A国和B国结成关税同盟前,A国从C国进口商品,进口价格是PC,加上关税PCPT,因而A国的国内价格是PT。A国在PT的价格条件下,国内生产供给为S0,国内需求为D0,供需缺口为S0D0。A国通过向C国进口S0D0数量的商品达到国内的供求平衡。分析A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后所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A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意味着两国间取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并实施共同外部关税(CET)。虽然C国的成本和价格比B国低,但是,如果共同外部关税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即从C国进口加上共同外部关税后的实际价格比从B国免关税进口的价格高,显然A国的贸易商就会从B国进口商品,而不会从C国进口。A、B两国组成关税同盟后,由于A国从B国进口的价格PB比同盟前的进口价格PT要低,导致国内价格下降至PB的水平。在PB价格水平上,A国国内生产供给量缩减至S1,国内需求量增加至D1,A国进口S1D1数量的商品来满足国内需求。比较A国参加关税同盟前、后进口量的变化,可以看出A国增加了S1S0和D0D1进口数量(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