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进藏自助旅游安全形势与展望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5.84KB
约8页
文档ID:191601378
进藏自助旅游安全形势与展望_第1页
1/8

进藏自助旅游安全形势与展望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以其独有的高原自然景观和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闻名世界,成为很多驴友必去的旅游胜地之一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令人神往的神山圣湖,涛声阵阵的原始森林,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珍贵奇异的高原动植物,这一切构成了西藏与世界其他任何地方迥然不同的旅游资源近些年来游客有了越来越多的进藏方式,除了传统大众型的旅行社组织外,自助进藏也成了火爆的旅游方式然而,安全是旅游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随着旅游业成为西藏自治区的主导产业,自助游客人数急剧上升,推动旅游安全管理、分析预测西藏自助旅游安全形势是促进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 进藏自助旅游安全的总体形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共享,自助旅游不再是新兴的小众旅游,游客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包括时间、预算、身体条件等)自主安排旅游行程,相比旅行社预先安排好的行程模式更加自由自在,充满了多元化的个性元素进藏自助旅游根据交通方式通常可分为自驾车进藏、徒步进藏、骑自行车进藏、搭车进藏、乘火车进藏和乘飞机进藏。

还有少数人选择轮滑、摩托车、滑板等各式各样独具匠心的方式进藏进藏路线常见的有8条,从西向东顺时针依次是新藏线、青藏线、唐蕃古道、川藏北线、川藏南线、滇藏线、丙察公路、中尼友谊公路,涉及318、214、109、219等多条国道,涵盖云南、青海、新疆、四川多个省区,进藏自助旅游架构起整个中国西部的旅游线路,连接多个省区进藏自助旅游相比于传统旅行社旅游具有旅游时间更长、行程不确定等特点,而且由于缺少旅行社和导游的引导和服务,自助旅游游客对当地气候、道路条件、饮食条件、民族风俗不太熟悉,极易出现旅游安全事故本文研究案例来源于国家旅游局、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各大新闻门户网站等并通过网络搜索进藏自助游客在微博、博客、贴吧等发表的旅游经历进行文本分析,而且笔者在7月、8月份搭车滇藏线、川藏线及青藏线,根据实际田野调研收集案例数据,对进藏自助旅游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二 进藏自助旅游安全的概况与特点(一)进藏自助旅游安全突发事件的分布类型1.骑行自助进藏安全事故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骑行自助进藏者都达万余人5月份至9月份是骑行进藏的高峰期,但同时这个时期也是高原雨季,天气多变进藏路线大多为高山陡坡、险峻道路,旅途中经常有连续十几公里的下坡或是急转弯(如著名的怒江72拐),而骑行者只有头盔这样薄弱的保护措施,一旦面临车辆剐碰、刹车失灵、爆胎等险情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013年3月24日,“80后”小伙骑行进藏被货车卷入车轮下身亡;[1]2013年7月21日,西藏通麦天险路上,一名北京男子在骑行中被落石击中头部,在送医过程中不治身亡;[2]2013年7月9日,8位骑友骑行川藏线因遇塌方3人受伤[3]社会治安也是影响骑行安全的重要因素进藏路线大多地广人稀,特别是沿路未开路灯的隧道内,落单的骑行者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袭击目标此外,骑行者自身安全意识不强,部分骑友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存在并行、逆行、下坡不刹车等一系列危险行为2013年5月29日,一名女骑友因速度过快,逆行超车,与对面行驶的大客车相撞身亡最后,骑友自身身体状况也是影响骑行安全的重要因素2013年7月9日,一名温州驴友骑行去西藏,结果因高原反应陷入严重昏迷[4]2.自驾车自助进藏安全事故自驾车自动进藏没有时间限制,一路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风景,蚂蜂窝旅行网对2012年度用户出行的监测数据显示,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人占据了自助游群体的主流而随着有车一族的增多及租车包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驾游进藏进藏线路大多依山傍江,山路非常陡峭,石块泥沙稀松,车道狭窄且急转弯较多,往往道路的旁边就是万丈悬崖或是滚滚江水,加之西藏高原缺氧,这对司机的驾驶技术、自身身体条件和车辆性能要求较高,又由于司机大多为外来游客,对当地路况不熟悉,又没有当地向导,极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例如2007年7月10日,一辆旅游车辆在纳木错发生故障,10余名旅客缺氧休克;同年7月,宁波两对夫妇进藏自驾游发生车祸,1死3失踪;[5]2011年8月,重庆乱走团团长游某在西藏阿里地区驾车经过一段砂石路时翻车不幸身亡;2012年7月郑州驴友黄某等3人自驾车去西藏后与家人失去联络,怀孕的妻子发微博求助[6]此外,不少自驾车游客选择租车、拼车、包车进藏,但目前汽车租赁市场混乱,不少打着自助游旗号的车辆是市面上比较便宜的越野车,甚至还有改装车,部分没有正规的旅游手续[7]没有旅游手续直接的结果是责任不明确,假如包车过程中出了任何问题或者是交通事故基本需要自己负责由于自驾游市场的火爆,不少经验不足或是对地形不熟悉的司机也进入这个行业,例如2007年7月13日,由散客拼车的旅游大巴坠入雅鲁藏布江就是由于司机不了解当地复杂的地形,造成了惨重的安全事故[8]3.背包自助进藏安全事故背包客因常常背着高过头顶的背包而得名,有时也被称为驴友,群体主要集中于“80后”“90后”,他们富有个性、独立、追求自由和与众不同背包进藏游客大多选择徒步、搭便车等方式,“勇敢上路,简朴出行”不仅可以自在地欣赏风景,结识朋友,还可以降低旅途交通费用,保护环境,符合年轻人“穷游”的旅行理念。

穷游”虽然适合收入不高的年轻人实现旅行梦想,但存在较多意外因素和较高的危险性首先是盲目跟风,自身并未做好准备穷游”虽然浪漫,但是旅途艰辛,在对背包客的访谈中,经常被提及的是搭车过程未必顺利,长时间高原负重徒步,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藏区流浪狗或是野生动物较多,极易受到攻击,往往面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野外生存挑战2007年5月,一行7人翻越多雄拉山口,因突降暴雨,气温下降,一广西籍驴友体力不支,不幸身亡2012年6月5日,贵阳学生薛超徒步穿行川藏线失踪,救援队搜寻一个多月后无功而返,最后定性为“失踪”[9]2012年10月,上海资深驴友穿越新藏线在阿里地区因肺水肿身亡[10]其次是在搭车过程中,车主和搭车者间几乎没有任何安全协议,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很难认定,双方都有很大的风险,陌生的双方完全是依靠信任再次是背包客行程随意并且具有冒险精神,喜欢探险非常规线路然而面对复杂陌生的环境极易出现安全事故,例如2012年5月,驴友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遇雪崩致2人死亡,3人被困[11]2013年8月,宁波慈溪24岁姑娘与两驴友在西藏墨脱徒步旅游失踪[12]2013年11月,3名背包客前往纳木错景区时,因穿越未开发的旅游线路迷路并被困。

[13]最后是自然灾害2013年8月2日通麦大桥垮塌,2名背包客失踪[14](二)进藏自助旅游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特点1.交通意外、高原反应、野外遇险是进藏自助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对历年进藏自助旅游安全突发事件进行整理归纳发现,交通意外、高原反应、野外遇险约占进藏自助旅游安全事故的90%,此类事故类型发生次数多,造成伤亡程度严重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原气候和险峻的道路交通,使得该类型的安全事故防御控制极复杂,并且由于游客的行为行程不固定,随意性较大,难以对此进行预防管理2.进藏自助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时间集中7月、8月份恰逢学生暑期并且是西藏风景较美的时段,是进藏旅游的高峰期,同时也是西藏的雨季,气候多变,自然灾害较多,是进藏自助旅游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段,80%的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发生在这个时间段3.进藏自助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地域较广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且地形复杂,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各个地区人文自然风情各具特色,景点分布较散此外,进藏线路较多,上新疆下云南左尼泊尔右青海四川,四面八方都可进藏,导致自助进藏游客也较为分散,发生安全事故的地域空间分布较广4.报警求救难、救援困难多加剧进藏自助旅游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极端气候条件、险峻的道路交通、通信信号的间断等一系列客观条件导致游客被困险境,急需救援的时候难以快速向外界求救。

在多起进藏自助旅游安全突发事件中,被困者无法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导致伤亡发生而救援方受制于落后的救援设施和恶劣的气候、交通条件,当接到求救信息时,无法迅速机动到达被困者处,延误了黄金救援时机,加剧了进藏自助旅游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三 影响进藏自助旅游安全的主要原因(一)极端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无限风光在险峰”,雪山冰川风光、高原植被风光、亚热带丛林风光、峡谷地貌风光等各种自然风貌形成了世界的屋脊——青藏高原然而这些未经人为过多开发的崇山峻岭对于很多没有户外经验的自助旅游者而言却代表了危险,许多非常规户外线路道路狭窄、泥泞湿滑,往往稍微没有掌握好平衡就跌入万丈深渊进藏旅游的高峰期在夏季,此时正好处于雨季,塌方、落石、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使得进藏自助旅游的交通条件极为恶劣而高海拔含氧少、紫外线强、早晚温差大等也在挑战着旅游者的身体极限二)自助旅游游客盲目跟风,旅游安全意识淡薄西藏成为不少自助旅游游客心目中的圣地,“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西藏”等口号在微博、贴吧中流传近些年进藏游客数量激增,各种进藏攻略、技术贴在网上流传,导致游客安全意识降低,觉得这么多人都安全回来,西藏根本就没什么危险,使得不少没有专业装备、户外经验不足的人盲目跟风,在对自身身体条件和路上风险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匆忙上路。

据央视新闻的报道,骑行进藏游客有四成没有长途骑行经验,准备时间不超过3个月,面临紧急情况时往往缺乏经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再者,部分自助旅游游客自身安全意识淡薄,一味地追求旅途刺激和个性张扬,不走寻常路,以出入人迹罕至的未开发区域为荣,却不晓得探险有时候也等于冒险三)自助旅游管理脱节,相关法规空白面对自助旅游的“井喷”,相关政府部门应对不及时,对自助旅游的宏观调控不到位,没有对口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起旅游安全事故预警机制自助旅游具有民间自发性质,与政府脱节,例如政府部门要求驴友组织在活动前去相关机构(比如登山协会)备案,告知自己的动向但真正落实的很少,自助旅游游客不知道到哪里去备案,并且在自助旅游游客中,存在着“即使备案也没什么帮助,最多是留个退路”的认识不少民间自助旅游团体由户外俱乐部或是网上论坛牵头,而所谓的领队负责人(也即“资深驴友”)没有资质认证,也没有专业的户外指导教练和专业的设备器材同时,相关的政策法规空白,监管主体缺位四)救援设施落后,高原旅游安全保险配套滞后首先,救援设施滞后在驴友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遇雪崩致2人死亡和3人被困的安全事故中,2名被困驴友花费5天时间脱困求救,而后救援队伍徒步救援又需要4天,这种情况下直升机救援是最为快速便捷的,但在当地救援设施落后,导致整个救援时间拉长,增加安全事故的伤亡程度。

其次,高原旅游安全保险配套滞后在对120名进藏自助游客的访谈中,购买安全保险的人数还不到1/3,部分驴友持不在意或不信任态度,有的认为自己不会出现意外事故,有的认为保险责任赔偿不到位,索赔困难四 2014年进藏自助旅游安全的主要趋势与建议(一)主要趋势1.自助进藏游客进一步增多随着《旅游法》的颁布实施和进藏自助旅游线路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助进藏,进藏旅游人数年年创新高虽然缺少进藏自助游的官方统计数据,但根据全西藏自治区的旅游接待人数仍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截至2013年10月,全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14.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1.6%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9.1万人次,同比增长12.9%,海外市场日渐升温;实现旅游总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28.4%2.进藏方式和游客结构多元化自助进藏游客不再拘泥于传统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