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省份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京、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16个省、市、自治区黑龙江省定位:建设“东部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9月27日,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在“龙江行”中俄主流媒体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黑龙江正积极谋划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使其成为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不断升级[1]“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任务2014年12月15日,王宪魁到绥芬河市调研期间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了“东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点任务:一是先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做起,推动哈尔滨火车站改造、哈牡铁路电气化改造尽快开工,抓好哈齐客运专线、牡绥铁路改造,加快推进哈牡客运专线、哈佳快速铁路新建、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同江跨境铁路大桥新建、绥芬河铁路车站改造工作;畅通绥芬河—海参崴通道,参与建设和经营海参崴港、纳霍德卡港、东方港及扎鲁比诺等远东港口,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快推进绥芬河等机场前期工作,推动哈尔滨临空经济区建设二是同步推进商贸物流服务业发展,加快哈尔滨华南城、义乌商品城、空港物流园等对俄综合商品交易市场和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对俄商品集散中心;下步重点开通“哈满欧”、“哈绥亚”铁路货运班列;加快推进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加快绥芬河“中国云仓”等平台项目建设;在哈尔滨建设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中俄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结算平台;在绥芬河、抚远、黑河等口岸建立对俄贸易结算中心,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
三是吸引国内外产业向通道沿线集聚,加快构建辐射全省、连接俄罗斯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点是做好生态、能源、技术、资源等文章,加快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配套能力,并选择哈尔滨、绥芬河等具备条件的节点城市规划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形成基地和龙头,探索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央企、俄罗斯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快形成外向型产业集群和产业带四是推动对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提高龙江地区产品出口比重,加大能源资源、农业、木材合作开发力度,加强跨境产业园区、产业链建设,完善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运行机制,推进哈尔滨、大庆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推动设立黑河、绥芬河、黑瞎子岛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牡丹江华晟物流保税中心和源丰物流园等境内园区和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等境外园区建设,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合作,开展人文科技交流合作[2]吉林省定位:构建陆海空国际大通道2014年4月25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实施2014年工作要点》,明确了构建陆海空国际大通道的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和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加快国省干线公路、旅游公路路网建设,畅通至口岸陆路通道,整体提升区域内干线公路承载能力,推进支线贯通工程,畅通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公路通道。
进一步畅通对外通道重点推进中朝圈河、图们、沙坨子、开山屯、古城里、三合、南坪跨境桥建设,积极推动图们到罗津、珲春到罗津、图们到清津、和龙南坪到茂山、龙井开山屯到三峰里等铁路建设加快圈河等口岸联检楼及附属设施改造,营造安全、快捷、通畅的通关环境改造和建设珲春铁路口岸千万吨国际换装站协调完善马哈林诺铁路口岸查验设施,实现中俄珲马铁路国际联运常态化运行推动实现中俄珲春—克拉斯基诺口岸互通小型车辆积极支持珲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空中航线稳定运营及国际邮路建设,加快打造国际邮件智能信息化平台继续推动境外港口建设积极推进罗津港1号码头、2号码头改造工程和罗津港4号新建码头的前期工作推动扎鲁比诺港扩建,提升港口承载能力积极拓展陆海联运航线在扩大货运流量、推动珲春—扎鲁比诺—束草和珲春—扎鲁比诺—新潟航线稳定运营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俄、朝港口开辟新的陆海联运航线,连接更多的国内外港口,争取开通珲春—扎鲁比诺—东海—釜山(敦贺)航线做大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增加图们铁路口岸、珲春铁路口岸为始发口岸,积极争取增加图们铁路口岸国际客运功能继续做好并努力拓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试点,增加罗津港内贸跨境运输的目的港和货物运输种类,争取朝鲜清津港为跨境运输试点,实现集装箱双向运营。
提高通关能力扎实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试点工作进一步理顺口岸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大通关”协调机制,实行客货便利运输一体化通关模式,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加大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力度,建设集口岸通关执法管理及相关进出口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3]内蒙古自治区定位: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北开放桥头堡,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满洲里、二连浩特2014年12月31日,《内蒙古日报》发表题为《向北开放:“草原丝绸之路”上的互联互通》的报道报道总结了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在建设“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做的工作:2014年以来,全区上下把扩大向北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建设“草原丝绸之路”作为向北开放的新动力特别是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批,开启了打造中蒙各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的序幕为了加强“草原丝绸之路”建设,下一步将重点抓好满洲里、二连浩特等节点城市建设,继续巩固对外开放的基础[4]北京市定位: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2014年3月22日,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为主题的第15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发表讲话王安顺表示,要坚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发展现代化的新型首都经济圈。
要把破除行政壁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规划同图,在一张图上共同规划京津冀的发展,健全合作发展协调机制,共同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的结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和市场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5]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2014年10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莫斯科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时表示,中方愿与俄方加强经贸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6]山西省定位:对接跟踪“一路一带”总体规划2014年7月12日,《山西经济日报》发表题为《山西省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报道报道称,山西省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并确定了主要任务:对接跟踪“一路一带”总体规划,争取将山西省纳入规划;建立山西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省市及中亚五国使领馆长效联络机制,定期互访,共享信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组织焦煤、太钢、太重等优势企业赴中亚五国调研,开展产业对接活动,加强与中亚地区在煤炭采掘、洗选、运输等装备方面的合作推进山西省在哈萨克斯坦投资设立石油天然气装备厂项目建设;支持以临汾、运城为主体加入西部果业联盟,与中亚开展经贸合作打造“丝绸之路”苹果产业经济带;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省市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合作,开展出口中亚地区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依托大西高铁,建立四省旅游联盟。
[7]河南省定位:建设“中欧物流通道枢纽”,构建空中亚欧大陆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桥头堡重要节点城市:郑州、洛阳2014年11月28日,河南省长谢伏瞻在郑州“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欧物流枢纽建设国际交流会”致辞中表示,将郑州、洛阳列入国家丝绸之路规划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河南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郑州中欧物流枢纽建设郑州在交通枢纽方面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2013年7月正式开通的郑欧班列,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物流通道郑州构建空中亚欧大陆桥据新华网2014年6月23日报道,2014年1月,河南航投成功收购卢森堡货航35%的股权,通过率先提出构建“双枢纽”战略合作模式,即以郑州机场为亚太枢纽、以卢森堡机场为欧美枢纽,构建空中亚欧大陆桥,把郑州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桥头堡[8]陕西省定位: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重要节点城市:西安2013年9月26日,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在西安举办的欧亚经济论坛致辞时表示,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现代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成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行区。
陕西省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充分发挥自身区位、能源、科教、文化等优势,努力实践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我们将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吸引各国企业特别是中亚企业来陕投资兴业,支持陕西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特别是中亚去拓展市场,强化同中亚各国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努力把陕西打造成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9]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在2014年1月14日开幕的陕西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将通过构建国际化合作平台,提升对外开放便利化程度,加大“引进来”和“走出去”力度,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10]“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正式落户据2014年10月13日《华商报》报道,陕西省政府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俄罗斯国家主权基金)、俄中投资基金(中俄跨国主权财富基金)、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俄罗斯国家科技园)在俄罗斯莫斯科共同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的合作备忘录》《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成为中俄两国政府战略层面的合作项目之一。
[11]西安成中国首个内陆港据中新网2014年12月19日报道,“西安港”国际、国内代码均已获得认可并正式启用,使西安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这两个代码的内陆型港口,正式纳入国际贸易与运输体系西安港”是沿海港口在内陆地区的重要合作港口,正在打造连接“一带一路”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国际贸易分拨中心和集散中心[12]甘肃省定位: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经贸物流的区域中心、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重要节点城市:兰州、白银、酒泉、嘉峪关、敦煌2013年9月18日,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嘉峪关、敦煌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好甘肃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的影响,切实用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级战略平台,深度挖掘文物古迹众多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强调,当前敦煌要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大机遇,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城,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13]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2014年5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
《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甘肃省的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能源和产业基础等优势,紧紧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着力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平台,重点推进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经济新增长极、人文交流合作、战略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进一步提升兰(州)白(银)、酒(泉)嘉(峪关)、金(昌)武(威)、平(凉)庆(阳)、天水、定西、张掖、敦煌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努力把甘肃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经贸物流的区域中心、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打造西部丝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