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 混声合唱《抗敌歌》的作品分析与演唱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91581202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学专业 混声合唱《抗敌歌》的作品分析与演唱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音乐学专业 混声合唱《抗敌歌》的作品分析与演唱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音乐学专业 混声合唱《抗敌歌》的作品分析与演唱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音乐学专业 混声合唱《抗敌歌》的作品分析与演唱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音乐学专业 混声合唱《抗敌歌》的作品分析与演唱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学专业 混声合唱《抗敌歌》的作品分析与演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学专业 混声合唱《抗敌歌》的作品分析与演唱(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声合唱抗敌歌的作品分析与演唱摘 要抗敌歌是中国第一首以“抗日救亡”为内容而创作的混声合唱作品,深受世人们的喜爱。这首合唱作品能够表达当时人民对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情和对侵略者的愤怒。本论文通过研究抗敌歌的作品背景,以及介绍作者的生平、代表著作、人物评价等,从而分析抗敌歌的曲式特点和音乐特点,最后通过训练解决问题并且提出建议与要求。关键词:抗敌歌;合唱训练;演唱;分析Advertising Research Based on Price-quality MatrixAbstractAnti enemy songit is the first mixed chorus in China with t

2、he content of “Anti Japanese salvation”,loved by the world.This chorus works can express the peoples enthusiasm for the Anti Japanes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and their anger at the invaders at that time.This thesis studi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ld of Anti enemy song,introduces the authors lif

3、e,representative works,character evaluation,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i enemy song,and finally solves the problems through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requirements.Key words: Anti enemy song; Chorus training; Singing; Analysis目 录摘 要IAbstr

4、act一、抗敌歌的创作背景1(一)历史背景1(二)作者介绍2二、抗敌歌曲式分析与音乐特点3(一)抗敌歌曲式分析3(二)抗敌歌音乐特点41.节奏与旋律42.合唱织体与钢琴伴奏63.歌词内容7三、抗敌歌的训练与演唱9(一)声乐技术与练声曲的设计9(二)作品的排练实践111.咬字吐字112.音色对比123.力度对比134.气息控制145.情感特征16四、结 语17参考文献18致 谢19附 录202一、抗敌歌的创作背景(1) 历史背景我国早期合唱艺术文化来自于西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随着中国新型资产主义阶段的发展,新教圣咏的传入,音乐发展以单旋律为主的歌曲逐渐演变为多声部的合唱歌曲。民国初年(19

5、12年),沈心工和李叔同从日本带回来了音乐教育“学堂乐歌”,他们主要为中小学音乐课创作合唱歌曲 马革顺.合唱与合唱指挥简明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6页.。萧友梅和蔡元培在1927年共同创立了中国第一所高等学院音乐学府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刚开始学校的音乐课堂基本上传播的都是国外的音乐,国外的合唱作品,到了后来萧友梅聘请黄自担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教授及教务主任后,两人创作了不少的合唱作品,如:1929年萧友梅创作的大型合唱作品春江花月夜,1932年黄自创作了四部混声合唱旗正飘飘,以及1932年1933年间创作清唱剧长恨歌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黄自作词并谱曲创

6、作了中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抗敌歌,原名为抗日歌。“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在中国东北建造的一场大型的侵略战争,当时日军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对我国的东北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奴隶和殖民统治。就因为惨痛的“九一八事变”让当时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深深地感受到神州大地、山河并起的中国遭受到敌人的入侵,对我们国家进行毒害,此时黄自更加确定我们中国人需要站起来,要同心协力,一同抵抗敌人,让我们的愤怒与对未来的期望与向往都写在歌曲的歌词里面,让歌曲表达出当时人们的情绪,立心想唤起人们的抗敌爱国精神,所以第一时间就立起笔写出了抗敌歌。这首抗敌歌深深地表达了人民对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情和对侵虐者的愤

7、怒。随后黄自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组织“抗日救国会”,赴上海浦东等地进行宣传抗日救国理念,他们演唱抗日救国为题材的合唱作品,用演出的形式进行募捐,他们所演唱的音乐雄壮有力,充满“大众合力将国保”的爱国主义激情。在1931年11月9日,抗敌歌由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学生在广播电视台首次播放演唱,并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这一时期大量的中国合唱作品出现,使得我国的合唱艺术得到不断地发展,优秀的中国作品得到广泛的传唱,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中国的合唱作品当中。(二)作者介绍黄自,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黄自创作的艺术作品当中,有很多都是由诗歌改编

8、而成的,他的创作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黄自创作的大型交响乐曲怀旧,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交响曲,使得中国音乐家们深感自豪,并且大大地激励了中国音乐家们创作新音乐的热情。黄自于1932-1933年间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是黄自唯一一部大型的声乐套曲,被称为黄自的流芳名作,这部清唱剧一共有7个乐章,内容取材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该作品讽刺的是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不抵抗主义,部分乐章在黄自生前曾出版过乐谱及唱片,使得该作品能够得到广泛的流传,并对我国的清唱剧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自不但创作许多流传于世的音乐作品,他还将自己一生所学的东西都教会给当时的音乐专科生们。当时黄自在上海

9、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期间培养出许多近代音乐先驱。而且黄自还不断大力地推动中国音乐的发展,运用了许多以“音乐、诗歌、钢琴伴奏三位一体”的技法进行创作。学生们和当时的音乐家们对黄自都有很高的评价,如贺绿汀“黄自是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向国内学子传授欧美近代专业作曲技术理论,并且有着建立中国民族乐派的抱负的音乐教育家。没有黄自先生教导,我在音乐创作上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这一点应该是所有受过他的教导的老一辈音乐工作者都有深切体会的。”剧作家、戏曲作家田汉称赞黄自“是最有青年气的音乐家,他学习音乐的动机是为民族国家。”音乐家、作曲家钱仁康“黄自,本世纪华人音乐创作史上的一代宗师。” 钱仁康.黄自的生活、思想和

10、创作J.音乐研究,1958年04期黄自在自己生涯中不断教书育人,培养了一些卓有成就的音乐家,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音乐作品与音乐论著,他的一生,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领域颇有成就,并且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二、抗敌歌曲式分析与音乐特点(1) 抗敌歌曲式分析抗敌歌该曲结构为单二部曲式,结构分析如下:(谱例2-1)前奏 A B (间奏) A B(1-4) (5-12) (13-22) (23-26) (27-34) (35-44)谱例2-1抗敌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合唱作品,拍号为4/4拍,速度为快板,前奏(第1-4小节)是以弱起小节开始。间奏 (第23-26小节)与前奏相同,都运用了弱起开始。A段(第5

11、-12小节):采用了单声部先领唱与混声四声部合唱的声部安排。第一乐句先由男低音声部开始演唱,男低音声部以坚定有力、具有号角的演唱方式来提问,之后四声部以整齐的、柱式和声写法来回答男低音声部提出的疑问。第二乐句,男高音声部先演唱,男高音声部作上五度的移调,然后女中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先回答,随后女高音声部和男高音声部回答,之后四声部以主调和声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模仿女高音声部整齐的进行演唱。A段中的(第27-34小节)与(第5-12小节)旋律与节奏是完全相同的,只是(第30-34小节)的歌词有所改变。B段(第13-22小节)(第35-44小节):采用了简洁的模仿式双主题的复调和声写作手法。第一乐

12、句的第一拍以女高音声部先演唱,女高音声部以上行分解和弦的形式在属和弦上进行演唱,下一拍由女中音声部以有力的同音fa重复出现,属音fa的出现给女高音声部带来了演唱上的支柱点,男高音声部与男低音声部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模仿。第二乐句运用了相同的手法来进行描写,但声部进出的顺序有所改变。第三乐句从mp推到ff的力度把音乐推向了高潮。第四乐句以柱式和声的手法整齐的结束在主和弦上。整个乐段是“起、承、转、合”的布局。其中B段的(第36-38小节)与(第14-16小节)之间声部进出、个别节奏有所改变之外,其余的小节与前面的是完全一样的。(第35-44小节)中歌词也与(第13-22小节)不一样。(二)抗敌歌音乐

13、特点1. 节奏与旋律抗敌歌曲子中,大多运用了附点节奏型,分别是 和 ,通常以附点节奏为特点的主题都有着铿锵有力的特点。A段的第一乐句(谱例2-2),这句由男低音声部演唱的歌词当中就出现了大附点和小附点节奏型,附点节奏有着前长后短的特点,同时有着向前进的感觉,这样的节拍形式一般都会把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视为重音,后面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视为弱音。谱例2-2在A段的第二乐句中(谱例2-3),男高音声部音旋律的走向是往上,给人带来一种紧张感,歌曲的旋律紧密相连,随后女中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先演唱,紧接着加入女高音声部和男高音声部,给人带来一种紧凑感,并且在下一小节的最后出现了重音记号,这些重音

14、记号有着加强、强调的作用,因为有了重音记号的突出,再加上歌词的演唱,使得音乐感强而有力,更能表达出当时人们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决心和对日军的侵略的愤怒和憎恨。谱例2-3在B段的第二乐句中(谱例2-4)第二小节,旋律横向进行时先是上行级进再下行级进,旋律的级进给人带来一种流畅性的感觉,上行级进时有着越来越强的感觉,下行级进时有着比较平和。与歌词配合时,上行和下行进行得有力连贯,表现出强调的感觉。谱例2-4在A段的第二乐句中(谱例2-5),旋律横向进行时运用了跳进的形式,首先一开始运用了小跳的形式,小跳有着扩展旋律线及活跃旋律的作用,到了后面f1到e2则运用了大跳的形式,大跳时旋律显得开阔、舒展,并使

15、旋律线的波动幅度不断增大,可以产生紧张、激动、振奋的艺术效果。谱例2-52. 合唱织体与钢琴伴奏抗敌歌A段部分合唱织体都是采用了密集排列手法,各声部的进行都是紧凑结合的,而在B段开始也是用了密集排列法但在第20小节和21小节(谱例2-6)既有密集排列法也有开放排列法,则形成了混合排列法。开放排列法的音响效果是有更突出的空间感,密集排列法的音响效果则是集中、浓厚,声部之间较为融合,而混合排列法可以使句子更加丰满,让整个织体更加饱满和谐,而且音响效果会更加广阔,把旋律推到最高点,以下为排列法的汇总表(表2-1)。小节排列法第18小节密集排列法第19小节密集排列法第20小节混合排列法第21小节混合排列法第22小节密集排列法表2-1在(谱例2-6)中,方框标示的是开放排列法,前面的18-19小节是密集排列法,20-21小节转为混合排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