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及其声品质客观参量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91579601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及其声品质客观参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及其声品质客观参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及其声品质客观参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及其声品质客观参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及其声品质客观参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及其声品质客观参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及其声品质客观参量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及其声品质客观参量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高速动车运输获得了迅猛的发展。高速动车也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最为普遍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在我国的市县大多设有高速动车,这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高速动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噪声测试以及其声品质成为评价高速动车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笔者就主要针对我国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及其声品质客观参量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高速动车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措施,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可以为其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高速动

2、车;噪声测试;声品质;客观质量;分析研究1.声品质概述。所谓的声品质其实就是人们对声音感受需求的满足程度,其相关的要求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人们的主观感受以及人们对声音的人性化评价。但是就目前来说,人们对声品质进行评价和分析主要是人们直接通过听来测试声品质,这样不仅使得声品质的主观评价方法效率低,而且由于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就大大增加了其局限性,这样就满足不了高速动车组减振降噪设计要求,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的基础上,基于主观感受的客观评价方法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基于心理声学的评价参数分析。所谓的心理声学参数其实主要是描述不同的声音信号所造成的人们主观感受差别程

3、度衡量的一个客观物理量,通过心理声学参数我们可以消除主观评价的不稳定性因素和存在的局限性。就目前来说,其相关的评价参数主要是包括响度、尖锐度、粗糙度和抖动强度这四个方面的内容。2.1响度分析。响度主要是心理声学的参量,是计算其他客观评价指标的基础。对于稳态噪声响度的计算,其相关方法主要有两种,笔者在分析过程中主要以Zwicker 提出的计算方法为主进行分析研究,其主要是使用 1/3 倍频带作为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入临界频带对人耳的掩蔽效应做一个修正,这样就减少和消除了影响因素。这种计算方法主要是适合应用在自由声场或者是扩散声场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其中式中 NB为双耳响度;NL为左耳响

4、度;NR为右耳响度。2.2尖锐度分析。尖锐度其实就是人耳对声音信号中高频成分主观感受程度的心理声学参数,即反映了声音信号对于人耳来说其刺耳程度。2.3粗糙度分析。粗糙度作为心理声学参数主要是描述声音信号调制程度的,其主要是反映了声音信号调制幅度的大小程度以及声音调制频率分布等各方面的信息。其计算模型如下所示:式中 LE为激励级的变化量,fmod为调制频率,单位为kHz,N max为临界频带内的指定响度最大值,N min为临界频带内的指定响度最小值。2.4抖动度分析。抖动度其实是描述人耳对缓慢移动调制声音的感受程度,主要是适用于价20 Hz以下低频调制的声音信号。通过抖动度主要是反映人耳主观感受

5、到声音的高低起伏程度。3.噪声测试与结果分析。3.1噪声标准分析。高速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其运行速度快,因此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和振动,并随着运行速度的不断增加,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随之增加。对于噪声来说,其主要来源是轮轨噪声,空气动力学噪声,结构振动噪声以及受电器噪声。而在这些噪声源中,轮轨噪声是其中作为普遍的一种噪声源,高速动车运行过程中车内噪声有一半以上都是由轮轨之间的作用而产生的。所以笔者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以轮轨噪声为例进行分析研究。3.2测试方法分析。笔者对高速动车组噪声测试的过程中,其试验线路为正常运行的线路,主要使用德国朗德公司的噪声与振动测试分析系统,测试的依据主要是根据GB/T

6、 12816-2006 铁道客车内部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并结合我国高速动车正常运行的特点以及乘客耳朵的位置。3.3结果分析。3.3.1各测试点不同速度下声品质客观参量分析。对于各个测试点来说,主要对高速动车不同速度下声品质的客观质量进行分析,如下图1所示: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随着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的增加,各个测试点的速度也呈现出增加的态势,左、右耳及牵引电机上方测试点响度变化基本一致,明显小于转向架上方、门、过道等位置的响度值。笔者经过分析发现,其响度主要除了各振动源振动所引起的噪声外,还与车门和风挡部位不严密从而引起向东,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关措施。4.结束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出行中对高速动车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速动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人们乘坐的舒适度,所以笔者主要对其噪声测试以及声品质客观参量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参考文献:1 张 伟,蒋伟康. 基于心理声学分析的车内异常噪声辨识J. 汽车工程2003(25)6:603-605.2 赵忠峰,陈克安. 基于 Zwicker 理论的噪声客观评价方法J. 电声技术,2005(10):63-65.-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