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11市经济运行情况比较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3MB
约13页
文档ID:191450173
浙江省11市经济运行情况比较_第1页
1/13

2010年浙江省11市经济运行情况比较 2010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浙江省11市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取得的成果,11城市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一 浙江11市经济运行特点(一)经济增速较快,复苏势头进一步巩固2010年,浙江省11城市共实现生产总值26917.79亿元,占全国比重的6.77%,与上年持平按经济总量进行划分,11城市可以分为三个梯队(见图1)杭州和宁波处在第一梯队,总量超过5000亿元,分别实现生产总值5945.82亿元和5125.8亿元;总量在2000亿~3000亿元的城市为第二梯队,分别为温州(2925.57亿元)、绍兴(2783亿元)、台州(2415.12亿元)、嘉兴(2296亿元)、金华(2094.7亿元);其他城市为第三梯队,总量在2000亿元以下,分别为湖州(1301.51亿元)、衢州(752.78亿元)、丽水(644.04亿元)和舟山(633.45亿元)图1 2010年浙江11市GDP总量与增速从经济增速来看,2010年浙江11城市经济增长较快,全省经济整体增速为11.8%,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11城市GDP增速在11%~13.7%,其中超过全省增速的有8个城市,增长最快的是嘉兴,增速为13.7%(见图2),其余分别为衢州(13.3%)、台州(13.1)、丽水(12.5%)、金华(12.5%)、宁波(12.4%)、湖州(12.1%)和杭州(12%)增速落后于全省的有三个城市,分别为温州(11.1%)、舟山(11.1%)和绍兴(11%),但增速仍然超过全国水平与上年相比,除舟山的增速仅仅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外,其余10个城市均较上年有明显提高,其中嘉兴提高幅度最大,为4.4个百分点,而其余城市上升幅度也都在1个百分点以上图2 2010年浙江11市GDP增速与全省、全国GDP增速对比(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用电量较快回升2010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还未远去、欧洲主权债危机爆发的影响下,浙江在国内大力启动内需和4万亿元投资拉动下,出台多项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复苏,11城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全省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增速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11城市中,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的有杭州和宁波(见图3),分别实现11114.53亿元和1086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较低的为丽水、衢州和舟山,总量在2000亿元以下,分别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1328.08亿元、1137.46亿元和989.14亿元;其余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在2000亿~8000亿元。

从增速来看,11城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增长均在20%以上,增速最快的为嘉兴(39.8%),增速最慢的为杭州(24.2%)图3 2010年浙江11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与增速作为工业生产的晴雨表,工业用电量较好地反映了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2010年浙江11城市工业用电量达到1798.1亿千瓦时,用电量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其中金华以21%的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见图4)从总量看,杭州和宁波在300亿千瓦时以上,分别为329.58亿元和321.69亿元;绍兴和嘉兴在200亿~300亿千瓦时,分别为223.37亿和219.3亿千瓦时;温州、金华和台州在100亿~200亿千瓦时,分别为186.84亿、156.76亿和126.52亿千瓦时;湖州、衢州、丽水和舟山四市在100亿千瓦时以下,分别为97.5亿、76.08亿、37.35亿和23.11亿千瓦时图4 2010年浙江11市工业供电量与增速(三)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省11城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3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1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45亿元,分别增长3.2%、12.3%和12.1%。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5年的6.7:53.4:39.9调整为2010年的5.0:51.9:43.12010年,浙江11城市服务业增速均达到两位数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增速最快的是湖州,为14.5%(见图5);增速最慢的是温州,为10.3%,其中绍兴、金华和舟山的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从总量来看,杭州、宁波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分列第一位和第二位;温州和绍兴超过1000亿元,列第二、第三位;台州、金华、嘉兴超过500亿元,列第四至第六位其余四城市低于500亿元,分别为湖州、舟山、衢州和丽水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杭州服务业比重最高,为48.66%(见图6),是省内唯一呈现“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城市,其他城市均为“二、三、一”产业结构服务业比重超过40%的有7个,分别为杭州(48.66%)、舟山(44.59%)、温州(44.36%)、金华(43.06%)、台州(43.06%)、丽水(41.09%)和宁波(40.21%);服务业比重低于40%的四个城市为绍兴(37.75%)、湖州(37.06%)、衢州(36.47%)和嘉兴(36.04%)图5 2010年浙江11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增速图6 2010年浙江11市三次产业比重(四)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结构调整效应明显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积极扩大投资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显著2010年,浙江11城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1453.59亿元,占全国的4.12%从增速看,杭州是唯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30%的城市,为35.7%(见图7);有5个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30%,分别是丽水(26.1%)、金华(23.7%)、嘉兴(21.3%)、湖州(21.1%)和绍兴(20.8%)有四个城市增速在10%~20%,分别是衢州(19.4%)、台州(14.8%)、温州(11.1%)和宁波(10.1%);舟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低,为3.6%从总量看,杭州和宁波超过2000亿元,嘉兴和绍兴在1000亿元以上,台州、温州、金华、湖州、衢州和舟山则在400亿~1000亿元,丽水最低,为298.01亿元图7 2010年浙江11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增速消费市场持续活跃2010年以来,浙江各地区消费市场在扩大内需、消费升级和“家电下乡”等因素的推动下,呈现较快运行的态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浙江11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过18%,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达到10163.2亿元,占全国的6.47%。

其中,杭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6.08亿元,排名全省第一(见图8);宁波和温州超过1000亿元,排名第二和第三;台州、金华、绍兴、嘉兴和湖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500亿~1000亿元,分列第四到八位;其余三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500亿元以下,分别为衢州、丽水和舟山图8 2010年浙江11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速对外贸易呈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805亿美元,增长35.7%,比上年加快49.5个百分点;进口730亿美元,增长33.4%,比上年加快37.1个百分点出口增幅比全国高4.4个百分点,居全国六大主要出口省市中的第二位,仅比江苏低0.1%;出口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占全国比重从上年的11.1%提高到11.4%,居全国第四11城市中,宁波的出口规模最大,出口总额突破500亿元,达到519.7亿元(见图9);杭州出口总额达353.37亿元,排名第二;嘉兴、温州、台州、金华的出口总额分列第三至第六位,总额在100亿~200亿元;舟山、绍兴、湖州、丽水和衢州的出口总额在100亿元以下,分列第七到第十一位从出口增速看,11城市出口增速均在25%以上。

其中舟山出口增长速度最快,达到85.5%;绍兴出口增速最低,达到25.3%图9 2010年浙江11市出口增额与出口增速(五)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物价水平高位运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在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推动下,浙江11城市的居民收入依旧保持了难得的稳定增长2010年,浙江11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21000元,其中有四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0000元,分别是温州、宁波、绍兴和杭州(见表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快的为绍兴,达到12.2%;增速最低的为丽水,达到6.6%;其中有8个城市增速超过10%11城市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城市为嘉兴,达到14365元;最低的为丽水,达到6537元;有9个城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从增速来看,11城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均超过10%,增速最快的为绍兴,达到13.5%;增速最慢的为丽水,达到10.2%表1 2010年浙江11市收入物价比较2010年,浙江11城市居民消费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有9个城市CPI涨幅达到或超过4%,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造成了较大影响具体来看,台州涨幅最高,达到4.6%;宁波的涨幅最低,为3.7%。

其余城市依次为:温州(4.3%)、衢州(4.2%)、舟山(4.1%)、绍兴(4%)、嘉兴(4%)、湖州(4%)、金华(4%)、丽水(4%)和杭州(3.9%)六)存贷规模适度增长,金融运行保持平稳2010年,浙江11城市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扩大信贷总量,优化调整资金投向,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复苏和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1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4478.1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比上年降低6.6个百分点11城市中,杭州以17084.35亿元的存款规模位列全省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第二位的宁波(9755.52亿元),温州位列第三,达到6497.59亿元(见图10)绍兴、金华、嘉兴和台州的存款规模在3000亿~5000亿元,分列第四至第六位其余城市存款规模低于2000亿元,依次为湖州、舟山、丽水和衢州11城市存款规模增速均超过18%,其中增速最快的是湖州(29.19%);最慢的是宁波,为18.37%图10 2010年浙江11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速贷款方面,截至2010年末,浙江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6938.5亿元,比年初新增7714.1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上年降低了12.8个百分点。

11城市中,贷款余额排名前三的依次为杭州(15078.73亿元)、宁波(9414.2亿元)和温州(5516.68亿元);第二梯队的城市贷款余额在2500亿~4000亿元,分别为绍兴、金华、台州和嘉兴;第三梯队的城市贷款余额在1500亿元以下,分别为湖州、舟山、丽水和衢州增速来看,11城市中贷款余额增速最快的为湖州,达到26.99%;增速最慢的为杭州,达到15%;有6个城市增速在20%以上二 浙江11城市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尽管浙江各地区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但是全球经济仍然需要经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过程,支撑浙江省主要产业持续向好的内在基础和外部需求尚不稳固,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未来经济走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浙江11城市需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认清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积极加以应对一)经济结构调整可能面临反复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在政策刺激下,快速企稳回升但与此同时,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也开始逐步显现一方面,政府投资过快增长对投资结构带来一定影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