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1.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 )A.劳动生理危害因素B.职业性危害因素C.劳动心理危害因素D.劳动环境危害因素2.由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 )职业病A.劳动B.环境C.重度D.法定3.急性职业中毒和急性职业病应在诊断后( )以内报告,卫生监督部门应 会同有关单位下厂进行调查,提出报告,以便督促厂矿企业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防止中毒 事故再次发生A.12小时B.24小时C.10天D.15天4.慢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病在( )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 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和研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A.12小时B.24小时C.10天D.15天5.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是( )A.材料B.蒸气C.气体D.尘肺6.( )中毒可产生严重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全身皮疹,可有呼吸 道刺激症状A.铬B.铍C.四乙基铅D.磷7.( )化合物的皮肤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炎、溃疡和皮肤肉芽肿。
A.铬B.铍C.四乙基铅D.磷8.( )早期中毒症状一般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等A.铬B.铍C.四乙基铅D.磷9.( )对皮肤损害较明显A.铬B.铍C.四乙基铅D.磷10.(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人毒性极强,误服2~3mL即 可中毒,30~50mL可致死;吸入较高浓度时,最先出现呼吸道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进行性 神经衰弱综合征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11.(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急性中毒时,轻者有头痛头晕、无力,呈“ 汽油醉态”高浓度吸入还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等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12.( )毒性较低,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黏膜刺激及中枢神经的麻醉作用 ,如头痛、头晕、恶心、无力及肌颤等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13.( )中毒主要影响造血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14.(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毒性较强,误服5~10mL可致中 毒,15mL可致失明,30mL可致死,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肾及导致胰腺炎A.汽油B.正己烷C.甲醇D.乙醇15.“闪电型”死亡是由于接触了高浓度的( )而死亡。
A.氨气B.甲醇C.硫酸D.硫化氢16.二氧化碳中毒常为( )性中毒A.隐B.显C.慢D.急17.( )可引起肢端溶骨症A.铍B.氟C.氯乙烯D.焦油沥青18.( )可引起皮肤黑变病A.铍B.氟C.氯乙烯D.焦油沥青19.引起心血管系统变化的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激光D.射频辐射20.容易引起职业性白内障的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激光D.β粒子21.易引起电光性眼炎的职业病的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激光D.射频辐射22.下列物质中,属于潜在致癌物的是( )A.铜B.石棉C.氯乙烯D.锌23.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每次负重重量超过20kg及间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 )kg的作业A.25B.30C.35D.4024.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程度评价是职业卫生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于1 984~1990年间先后公布了粉尘、毒物、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A.国务院B.国家卫生部C.国家劳动人事部D.国家职业病防治中心25.( )的目的是探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影响,或就其他具体问题(如病因探讨、患病率分析、预防措施效果评价等)进行专项调查研究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B.事故调查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26.( )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B.事故调查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27.( )的目的是掌握所管辖地区或系统内各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和需求 ,建立所辖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B.事故调查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28.( )是对某一系统(行业)或某一有害因素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的调查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B.事故调查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29.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 )管理A.分级B.分类C.行业D.职业30.《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十六条中明确指出:建设项目竣工后 ,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 )内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一年31.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级别越高,危害越大对( )级以上危害级别的 作业场所,要求做出改进计划,限期整改,甚至停产A.ⅠB.ⅡC.ⅢD.Ⅳ3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 )本人的健康档案A.有权索取B.无权索取C.有权要求复印D.无权要求复印3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 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 )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B.20C.25D.3034.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 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 )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A.10B.20C.25D.303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 ( )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A.2B.3C.5D.736.根据《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内设机构主要职责处室设置和人员 编制规定的通知》(安监总办字[2005]11号)和《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意见的 通知》(卫监督发[2005]31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由( )负责A.国务院B.国家卫生部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D.国家职业病防治中心37.《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不论是隶属国务院各部门,还是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一律由( )统一汇 总上报A.本级人民政府B.上一级人民政府C.所在地区的卫生监督机构D.所在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38.《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凡有尘、毒危害的企事业单位,必须在( ) 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当年度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和工人健康体检情况。
A.发现时B.年底C.年底以前D.医院确定时39.《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应于 每年( )和每季度后30日内分别将本办法中规定的年报和季报汇总分析,上报卫生部A.1月度B.2月底C.3月底D.6月底40.《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监督机构应于每季度后的 ( )日内,将本地区上季度的《职业病季报表》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 职业病研究所;次年2月底前,将本地区上一年度的《尘肺病年报表》、《生产环境有害物 质浓度测定年报表》和《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年报表》报该所上述报表应同时抄报省、 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劳动厅(局)和总工会A.10B.20C.30D.4541.《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 ) 日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A.8B.12C.16D.2442.《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尘肺病患者死亡后,由死者所在单位填写《尘肺病报告卡》,在( )日内报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A.7B.15C.20D.30二、多项选择题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 )A.粉尘B.病毒C.劳动制度D.辐射E.振动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 )。
A.劳动组织不合理B.劳动制度不合理C.车间位置不合理D.照明不良E.真菌感染3.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 )A.厂房狭小B.不良气象条件C.劳动制度不合理D.车间位置不合理E.传染性因素4.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分为( )A.化学因素B.地理因素C.物理因素D.环境因素E.生物因素5.常见的职业中毒有( )A.铜中毒B.铅中毒C.铝中毒D.汞中毒E.苯中毒6.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列入国家职业病目录的有( )A.中暑B.风湿病C.减压病D.高原病E.关节炎7.职业致癌物分为( )A.标准致癌物B.一般致癌物C.确认致癌物D.可疑致癌物E.潜在致癌物8.属于确认致癌物的是( )A.铜B.锌C.石棉D.氯乙烯E.芳香胺9.不属于可疑致癌物的是( )A.镉B.铁C.亚硝胺D.砷E.铬10.属于潜在致癌物的是( )A.钴B.芥子气C.锌D.炼焦油E.铅11.我国已将( )列为法定职业病A.炭疽B.森林脑炎C.哮喘D.传染性皮肤病E.布氏杆菌病12.我国已将( )等职业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A.石棉B.铜C.苯D.砷E.氯乙烯13.职业病的发病过程主要取决于( )。
A.有害因素的性质B.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C.生产过程D.生产环境E.人体健康状况14.职业卫生调查可分为( )三大类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B.专题调查C.事故调查D.定期调查E.不定期调查1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分为( )职业病危害项目A.职业性B.生产性C.普通性D.一般性E.严重16.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包括( )A.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B.职业健康检查C.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D.从业人员健康监护信息管理E.职业健康保护17.职业健康检查分为( )健康检查形式A.上岗前B.离岗时C.接触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定期D.不定期E.例行18.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包括( )A.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B.存在毒物作业项目的提交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D.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E.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19.《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作,表内要求用人单位提供 ( )资料A.基本情况表B.用人单位基本情况C.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D.主要产品的名称和产量E.主要原、辅料及中间品的名称和消耗量(产量)20.《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七条、第七十五条规定了违反职业病报告规定的罚则 ,有( )。
A.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