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91269317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风暴一东南亚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东南亚奇迹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东盟五国近几年来己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加最快的 地域之一,在1989年和1990年乃至超过了闻名的亚洲新兴工业经济 体(NIEs)。这种经济的快速增加是一系列内部和内部因素一起作用的 结果。从外部来讲,1988年经济合作与进展组织国家经历的经济周期 顶峰造成了对东盟出口制成品的强烈需求。1985年广场协议以来日本 和亚洲四个新兴工业经济体货币的相对升值也致使了这些国家和地域 资本的大量外流,为的是寻求能提供为生产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所需廉 价劳动力和土地的地址。从内部来讲,东盟各国,尤其是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和泰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改革,

2、其目标是增进产业结构的 调整。它们再也不继续依托农业、低级商品和入口替代工业,再也不 把这些方面看做是经济增加的动力,而是鼓舞在专门大程度上由外国 直接投资提供资金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结果,东盟国家有能力利用 世界经济的有有利环境,使1988年以来的经济增加率达到8-10%o过去几年里人们时常把东南亚各国实际经济取得的迅速进展,归功于 这的它们的实际经济改革打算。但是,金融改革和不断金融革新几乎 老是与实际经济的改革齐头并进地完成的。由此而致使的金融业的成 长。使得东盟各国能够有效地把日趋增多的本国储蓄和外国流入的资 金引向为这些国家有动气的实际经济的进展提供资金,并起到了中间媒介的作用。从8

3、0年代初期以来,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所进行的金融改革致使了这两 个国家金融的大大深化,使得随后经济进展所需的资金能够有效地取 得筹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原先是英国的殖民地,那里流行自由放任 的统治哲学。一开始它们的经济就比较开放,金融体系在60年代和 70年代取得了专门好的进展。只是,曾经对整个经济增加作出过重大 奉献的金融系统,在80年代也发生了不断的自由化和日趋成熟。菲律 宾在许多方面都大不相同。由于政治方面转变无常,因此尽管进行了 普遍的金融改革,不管是金融的深化进程或是经济进展都处于停顿状O东南亚各国的金融改革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较小程度上的菲律宾,在80 年代曾进行了金融改革

4、,其目的在于增进金融业的进展,以便为这些 国家实际经济的进展筹措资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经济在传统上一 直是比较开放的,因此继续执行鼓舞金融进展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 以便为两国的外向型工业化筹措资金。印尼和泰国的金融改革 由于受到形势的压力,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在80年代初期都执行了全面 的产业结构调整打算。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冲击造成了泰国国际收支 方面的困难;而1982-83年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的下降使印度尼西 亚的政策制定者对该国那时的经济和金融进展战略进行了一次完全的 审查。它们再也不继续依托农业、低级商品和入口替代工业,再也不 把这些方面看做是经济增加的动力,而是转而把出口导向型的

5、制造业 作为这两个国家经济增加的要紧来源。它们鼓舞制成品的出口,在货 币政策和金融政策方面进行了急剧的变革,以便刺激本国的储蓄和更 有效地调动资金。第一、放松对外汇的管制,许诺汇率浮动,结果使 泰国铢和印尼盾的币值贬值到比较实际的水平。第二、伴随着新货币 制度一路实施的是目的在于增进金融进展的金融改革。利率的上限规 定大多被取消;关于过去为了鼓舞以资源为基础的部门和入口替代部 门而采取的有选择的信贷方法进行了合理化。这就促使两国在利率方 而形成了有利的环境,结果致使银行存款和市场导向的银行贷款猛增。 两国政府都引入了可转让的市场单据,以鼓舞货币市场的进展和增进 短时间借款的有效形式。这一进展同

6、时刺激了短时间流动资金的利用 和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对公布市场业务的利用。第三、采取各类 财政鼓舞方法以增进资本市场的进展,从而使本地厂商能通过公司股 本和债务的证券化来取得长期资金。因为金融的进展而致使的本国储 蓄额的增加,反过来又减少了金融机构对受操纵的购买和贮存政府证 券的需要,并使它们能够集中力量于从事市场贷款活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继续不断的金融进展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金融的自由化在较早时期便己发生,因为这两 个国家(尤其是新加坡)的经济增加战略是比较外向型的。1973年马 来西亚进行了货币改革和金融改革,取消了外汇管制条例并成立了可 变汇率制度。1978年来取“自由利率制度”,许诺

7、由市场力量来决定 存款利率和放款利率。1978年引进了可转让的市场单据,以推动货币 市场的进展,因此到70年代末公司证券市场取得了专门大的进展(请 参见Abidin, 1986年)。但是,对以后金融的进展来讲,即便在今天 也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政府继续通过有选择的信贷政策,表现 出对农业优先进展部门、低级商品和Bumiputra (土生土长)借款者 的偏爱。但是,这种有选择的信贷看来并无严峻地阻碍金融部门的进 展,因为放款的上限规定并无显示出严峻地限制市场的运转。新加坡,乃至从1819年成立时起,即是这一地域的贸易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关于外国商品和资本一直实施门户开放政策,这一政策即便在

8、今天也继续在执行。所有与外汇管制和行政性的、在数量上有选择的 信贷政策有关的残留做法在1975年最终地取得排除。在同一年份,制 定利率的银行卡特尔也舍弃了。可是1968年成立的境外货币市场一一 “亚洲美元市场”一一激起了新加坡金融部门迅速进展的高潮。在80 年代,鼓舞金融事业深化的尽力包括:在财政上鼓舞境外的放款财团、 基金治理和包销证券的财团,和保销和治理国际证券的发行。1984年 从事金融方面期货交易的“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SIMEX)的成立 是金融进展中的另一里程碑。第二家证券交易所,即“新加坡经销和 自动报价系统证券交易所”(SESDAQ)是1987年开办的,它使成立 时刻较短的本地

9、公司得以为扩大本身的业务而随时取得长期资金。菲律宾的金融改革尽管关于经济进展和金融进展作出了尽力,菲律宾在实际经济和金融 两个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业绩在80年代东盟五个国家中是给人印象最 浅的。与泰国不同,第二次石油冲击所带来的经济困难并无致使执行 修正的货市金融方法,以增加80年代本国资金的筹措。菲律宾反而继 续严峻地依托外国的储蓄。从战后年代到80年代,一直不断地采取有 利于入口替代工业而无益于出口的财政刺激方法。另外,还执行有选 择的信贷政策,以有补助的利率对入优先的部门,集团和地域发放贷 款。从1973年起,由政府操纵浮动的菲律宾比索常常被固定在不切实 际的水平上,频繁地进行大幅度的贬值是

10、常见的事。1981年取消了外 汇管制,可是1983年又从头加紧管制,因为那时由于通货膨胀加重、 硬性规定利率的上限和政治的不稳固而发生了资金外逃的现象。尽管 官方的利率上限规定在1984年取消,专门大比重的国内贷款仍然是由 政府操纵和金融机构依照非市场的优惠条件进行分派的,而且由寡头 操纵的银行系统不许诺市场力量左右利率。因此,与印度尼西亚、泰 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不同,菲律宾的经历是:持续不断的各类限制 阻碍了金融部门的进展,正如内向型政策曾经限制了实际经济部门的 进展一样。固然,全然的政治基础薄弱也使有效的政策难以制和贯彻 执行。东南亚金融体制的进展货币化与金融的深化衡量金融深化速度的最经

11、常使用的尺度是货币流通总量Ml. M2和M3 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因为所有东盟国家的都没有M3 的数字,货币流通总量范围比M1/GDP宽的M2/GDP。其中可观看到许 多有趣的现象。第一、用M2/GDP的增加来衡量,80年代在所有5个 东盟国家的经济中都发生了金融深化现象。第二、在进行上过重大金 融改革的两个国家(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中,正是大致在进行改革的 时候,即泰国的1982年和印度尼西亚的1983年,Ml / GDP有了迅速 增加,而且泰国的比率超过了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比率。金融机构资产的增加调动本国储蓄来为经济增加筹资,涉及到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所起的 中间媒

12、介作用。金融中介作用扩大的一种表现是以下几种金融机构资 产的增加: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NBPIs)。印度尼 西亚和泰国这两个国家,又一次在转变的格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相似 性。这两个国家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二者的资产增加率要比中央 银行高得多,结果银行资产的相对份额有了显著的提高;非银行金融 机构的相对份额稍有提高,而中央银行资产的相对份额理所固然地下 降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的增加能够归功于由于取消利率的 上限规定和减少对政府证券的受操纵的购买而造成的私人存款和放款 的急剧增加。中央银行的资产增加缓慢在专门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政府、 国营企业和优先的部门的直接贷款和间接贷款

13、活动急剧减少。在马来 西亚,三种类型金融机构的增加散布得比较均匀。马来西亚的非银行 金融机构增加势力较强,在专门大程度上是假设干有远见的基金打算 迅速扩大的结果。在新加坡,“新加坡货币主管当局”(MAS)与银行和 非银行金融机构相较,在资产方面有了较大增加。这专门大程度上是 由于外国储蓄金形式的资产的迅速积存,而并非意味着对银行和非银 行金融机构资产的增加存在任何阻碍。另一方面,菲律宾中央银行的 资产有了急剧增加,其在金融系统的资产中的份额急剧上升,从 23. 8%提高到35. 8%。这种增加在专门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持续不 断的直接贷款和间接贷款活动。另一方面,增加对本国公共债务的受 操纵的购

14、买。高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治理的失误致使了银行和非银行 金融机构的缓慢增加。商业银行的私营部门存款和贷款 金融系统所起的中介作用扩大的第三个指数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和放款 的增加,商业银行对私营部门来讲是短时间和中期可贷放资金的传统 来源。在资产额、私营部门的存款和放款增加率方面最高的是印度尼西亚和 泰国这两个国家。不仅如此,私人存改款的增加还超过了资产总额的 增加,这意味着向私营部门和向更为市场导向的银行业提供更多资金 的一种转变。但是在菲律宾,放款的增加小于资产的增加,这说明商 业银行受操纵地购买了更多的政府证券。因为早在80年代初期马来西 亚和新加坡两国的银行系统己经十分发达,资产的基数十分庞

15、大,因 此这两个国家商业银行系统相对来讲增加较慢是意料当中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增加随着经济和金融的进展,就产生了组织证券市场,即货币市场和资本 市场的需要。在货币市场方面,东盟(尤其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货币 市场根基不深,而且不太活跃。市场所利用的单据继续由银行同业的 资金和短时间政府证券占统治地位。但是,采纳可生意的短时间政府 货币单据,使得东盟各国的政府能够通过象公布市场业务如此一些货 币方面的方法来实施货币政策,而不是通过行政方法或数量方面的方法来实施。在资本市场方面,资本市场包括债务单据和股本单据两个方面。1980 年以前,东盟只存在两个活跃的资本市场,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16、的股 票市场。由于东盟各国政府宁愿通过财政预算的分派来取得基础设施 开发项目的资金,因此没有鼓舞二次交易的迫切要求。尽管在东盟地 域长期政府证券的二次交易仍处于待开发状态,有关私人股本和借款 单据的证券化已经取得惊人进展。1988年10月和12月以来,印度尼西亚采取的金融方法己经对股票市 场和债券市场的进展起了推动作用。这些金融方法包括:一、取消有 关养老金、投资基金和持股公司的所得税;二、取消支付给公司投资 者和有组织的集体投资者的债券最终股息和利息付款的所得税和3、 把低级市场、列入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和场外交易中外国人的股票 拥有权提高到49%。泰国资本市场进行改革的目的是要为本国厂商取得更多的长期资金来 源。自从1980年改革以来所采取的方法包括:减少公司所得税和股 息税,取消证券交易税;关于为公众购买股票筹资的证券公司提供 财政方面的刺激;放松对外国投资者的外汇管制,许诺他们没必要 事前取得泰国银行的许可,即可从证券销售的收益中汇出不超过50 万美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