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年级下册语文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篇二: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察右前旗第三小学 樊月利 一、教材简析 我所选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 拍案叫绝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学生读 后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设计思路 老师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传“香”》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再由同桌两人按自学提纲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共设计了11个小题)进行自学,再然后师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挑学生难懂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指导理解,并适当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最后进行总结、并且让学生通过作业反馈。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读课文,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1、师自制课件一份 2、优生和学困生两人一组,共分20个小组,每组一张自学提纲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师讲述传“香”的故事 2.你来猜猜主考官为何表扬他吗?(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以教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故事,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3、师指导课题中应该读重音的字——第一个“想”和“没”这两个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题为文眼,针对课题中的重点字进行感悟,让生初步理解题目的意思为课文内容的学习埋下了伏笔,也能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努力探寻答案 二、读通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按自学提示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容易理解,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本环节我想给学生充分朗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三、两人一小组合作学习 同桌两人一起做自学题目: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这篇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同桌两人把文中带拼音的生词,一起读两遍 (3)请找出文中三个AABB式的叠词做上记号,并读一读4)画师给徒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请找出来画上“——” (5)大徒弟是怎样画的?请找出来画上“——” (6)二徒弟是怎样画的?请找出来画上“——” (7)三徒弟又是怎样画的?请找出来画上“——” (8)画师觉得谁的画最棒?为什么? (9)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10)在学过的课文中,你知道哪些主人公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事?在生活中,你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吗? (11)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重在指导学生自学,三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还是会无从下手,因此我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了11道题,有字词的学习、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课外知识的延伸 四、师有重点地检查反馈自学情况 主要是针对学生没弄懂的,理解有困难的题目,比如:(2)生词的学习,可以点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再读一读这些词,看是否会读。
(9)课文第七自然段的学习,理解画师为什么觉得小徒弟的画是 1生齐读、师生合作读、点人读○2找里面的一组关联词○3最棒的?:○ 4看图理解若隐若现的意思○5读最给连绵起伏在文中找一个近义词○ 6体会画之妙——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后的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了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会有多少只骆驼,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11)在学过的课文中,你知道哪些主人公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事?在生活中,你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师挑学生大部分人没弄懂的问题,进行讲解,既节约了时间,又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效果好五、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师开场讲的故事、本课所学的故事、以前课文中出现过的类似的故事,让生明白我们的归结点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六、作业设计 1.摘抄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并复述课文内容必做) 2.用“若隐若现”“恍然大悟”造句。
必做) 3.在一张白纸上,看谁画的骆驼大 4.请你画一画,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二选一)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前两题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后两题是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大徒弟——画满骆驼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二徒弟——许多骆驼头 (动脑、创新)小徒弟——两只骆驼(以小代多)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后,整体自我感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环节清楚、作业设计,符合当前课改精神 自我感觉整节课的成功之处,针对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且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觉得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进行课文的理解,还是挺合适的在进行分组时,我是采用一个优生搭一个学困生的原则,进行编排的自学提纲共安排了11道题,也是按由易到难、从字词的学习到课文内容的理解再到课外知识的延伸,这样进行编排的,绝大部分题目学生通过自学、两人讨论是能掌握的稍难点的,通过老师一点拔,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掌握 反思课堂教学的生成情况,发现还有一些未尽的遗憾一是课堂评价不丰富教师的评价语言有些单调,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评价二是对朗读的指导有待进一步细化,主要表现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还需要更深入地读与评。
三是课前准备仍不够充分四是我觉得自己的知识储量太浅薄,课堂教学是一门常做常新的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历练,反思,提高 篇三: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设计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 2、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教学重难点:认真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 【课件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召(zho)集 骆(lu) 驼(tuo) 连绵(min)起伏(f) 若(ru)隐若现 恰(qi)好】指名读,齐读 (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二、细读全文 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小组先讨论,后推荐代表在班上说一说 进一步分析小徒弟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呢?【课件出示:小徒弟的画】指导学生观看课件出示:三个徒弟作画的不同构思和结果 要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尽可能多的骆驼,大徒弟想到的办法最简单,也是常人一般的画法,那就是把骆驼画小当然,骆驼画得越小,画出的骆陀就有可能越多 二徒弟的方法与大徒弟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他用骆驼的头来代表整个骆驼,这样,他画出的骆驼数就比大徒弟多了不过,无论是大徒弟还是二徒弟,他们画出的骆驼数毕竟都是有限的,都没脱出俗套 与他们相比,小徒弟的办法之所以最好,是因为他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究竟会有多少只骆驼,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他的画最好 原来小徒弟取日生就是因为做到了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点。
课件出示:开动脑筋 柳暗花明又一村】 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也可以画出更多的骆驼? 【课件出示:画师说的话】反复诵读,理解画师的慧眼独具之处 学习文中的“小泡泡”:我也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的事引导学生结合学 生活实际事例畅所欲言 三、升华主题 充分理解课题 在学生广泛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去想,去做? 四、拓展延伸 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五、总结全文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2、【课件播放:课文朗读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板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