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陶罐和铁罐鲁教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90783304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陶罐和铁罐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陶罐和铁罐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陶罐和铁罐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陶罐和铁罐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陶罐和铁罐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陶罐和铁罐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陶罐和铁罐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 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4 .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形象导入1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质地、特点。陶罐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 800900度左右 的高温下焙烧

2、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罐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光洁美观。铁罐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比较坚固。2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随机指导“罐”字的书写。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2 .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认一认部分,教学生字,指导组词。3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更正读音。三、朗读感悟1 .师:请同

3、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喜欢谁,不 喜欢谁,理由是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教师巡视。2 .学生汇报例:(1)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 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我的根据是课文写“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还常常奚落它。陶罐则不是这样,它不但说话很谦虚,而且不和铁 罐一般见识,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争吵。(2)陶罐不但谦虚,也很善良、真诚。你看,当人们刚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它立刻 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陶罐不计 前嫌,豁达大度,我喜欢它。(3)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

4、 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从这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是“懦弱”的东 西。(4)我不喜欢铁罐,它不仅骄傲,还很武断。它对陶罐说:“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 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事实上,后来粉身碎骨的不是陶罐,而 是铁罐被完全氧化了。看问题不能绝对。师随机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奚落”、“懦弱”等词语的意思。3 .指导朗读(1)师:陶罐和铁罐这寓言故事,多像一场两幕的小话剧。你们想演一演这个故 事吗?师:要演好故事,关健是要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画出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先自己练习读一读,然后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读出感情。学生练读、分角色读

5、,师巡视指导。(2)请两名同学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学生评议。教师适时引导:读出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你敢碰我吗?”语调上扬,有挑衅的意味, 显出铁罐的傲慢;“我就知道你不敢, 懦弱的东西”语调下沉,突出 “懦弱”,以示看不起;“住嘴!”由于陶罐言之有理, 铁罐恼羞成怒,因而声高气粗;“你算什么东西! ”“总 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语调要紧凑高扬,读出铁罐混不讲理,怒不可遏的心态。而 陶罐自始至终是谦和宽容的态度,语言也是平和讲理,语气自然平稳。比如,“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 陶罐据理力争,“但不是懦弱”,语气要加重, 以表达自己不与之相碰的原

6、因,以及内心的坚强。(3)同桌互换角色,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四、情境表演1 .师:下面你们自愿结合,组成创作小组,演出这个故事,能做到吗? 学生三五结合,分别排练“古代” “现代”两幕,分角色扮演陶、铁二罐、众人、旁白者,人人参与,当堂练习。2 .推举一组到讲台前表演,头戴不同头饰区分人物,进行表演。五、畅谈体会第3页1 .师:这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已经表演完毕,在此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扮演陶罐、铁罐的同学和部分观众的表演表示感谢,他们精彩的、惟妙惟肖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有什么感受。” 学生热烈

7、讨论,互相谈自己的感受。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比人优越,也没有理由骄傲。比不上别人也不要消沉,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社会作贡 献。2 .请陶罐、铁罐的扮演者和部分同学谈体会。例:陶罐扮演者:“我是一个谦虚而又不懦弱的陶罐的扮演者,但在实际中我可不是一个谦虚的人。铁罐扮演者:“我是一个骄傲而又盲目自大的铁罐的扮演者。从这个角色中我感受到铁罐因为看不起别人的长处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得了个可悲的下场、 希望自己在学习中不重蹈铁罐的覆辙。” 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谁来说

8、一说课文讲了一件 什么事?指名答,提示: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2 .师:学了这则寓言,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例: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这则寓言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就是不要以已之长, 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长处。长处弄不好倒成了短处,铁罐结实但容易氧化;短处弄好了也能变成长处,陶罐埋在土 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3 .师:你们体会出

9、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寓是寄托的意思。二、拓展延伸1 .师:同学们,课文我们读过了,说过了,也演过了。老师想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陶 罐和铁罐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把它写在书的空白处。指名回答。2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名言警句,送给大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左眼看别人的优点,右眼看自己的缺点。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3页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学生齐读。三、总结全文1 .师:这则寓言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呢?和同桌讨论讨论。学生讨论、汇报。2 .师总结:这则寓言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

10、化的描写,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 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 突出。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四、重编寓言师:其实每个人,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请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生议论归纳,教师板书: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陶罐优点:美

11、观,缺点:易碎师:下面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就 叫铁罐与陶罐。生边议边改、汇报。例: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丑陋的东西, 就知道你不敢!铁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不是让我们比美”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铁罐却安然无恙。五、自编寓言1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教益。学生各自开始创编。2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编的寓言题目。例:大海和小溪。手机与B P机。墨水和钢笔。鲜花和绿叶。鹦鹉和老鼠的故事。兵马俑和航

12、天飞船。大树和小草。石头和棉花的对话。黑猫和白猫3 .展示作品例:邻居家的老奶奶养了两只猫:一只是黑猫,一只是白猫。骄傲的白猫看不起黑猫, 常常奚落它:“你敢和我比一比谁长得白吗?”白猫昂着头,唯唯地说。黑猫和霭地回答:“不敢,主人养我们不是让我们比黑白的呀!”白猫愤怒地大吼一声:“唯呜,住嘴!你这黑不溜秋的东西,快到墙角躲着去吧!”黑猫不再说什么,悄悄躲到墙角去了。天黑了,一 只偷粮的小老鼠鬼鬼崇崇地溜出来,一眼就看见了那只大白猫,老鼠“嗖”的一下蹿到了墙角。万万没想到,隐藏在暗处的大黑猫一下子就把它捉住了,小老鼠还真纳闷,我怎么就没注意到大黑猫呢?过了几天,老奶奶决定把其中一只猫送给别人白猫想:凭我的美丽洁白,主人一定舍不得让我走,对! 一定把黑猫送给别人。结果呢?结果大出白猫所料,主人把白猫送给了 别人。临别时,白猫问老奶奶:“我这么洁白,为什么不留我呢?” 老奶奶笑着告诉它:“我 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捉到老鼠的才是好猫!”六、练习写字1 .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帮写字部分,指导书写。2 .学生写字,写完与范字对照,学会自我纠正。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拓展练习七、找朋友利用媒体资源中的找朋友部分,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词语的近义词。八、作业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课文中其他你认为写的好的 词句。第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