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输电线路工程部分)试题

奇异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75KB
约16页
文档ID:19077149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输电线路工程部分)试题_第1页
1/16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送电线路工程部分)填空题:1 .基础施工时水泥,宜采用通用 硅酸盐 水泥,强度等级A42.52 .基础施工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 C30时,含泥量 W3% .3 .基础施工当细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 C30时,含泥量 <1% q4 .基础施工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 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5 .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 棱角分明 ,一次成型6 .基础施工允许偏差,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 1.6%高塔士 0.6 %o.7 .基础施工允许偏差,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 24mm ,横线路方向24mm.8 .基础施工允许偏差,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 10mm , -5mm.9 .基础施工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允许偏差 8mm 10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成孔尺寸不应小于设计值, 且底部应保证设计 锥度 和高度12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护面浇筑必须与 基础浇筑 同步实施如有护面,厚度不得小于100mm13 .冻土地质装配式基础施工,施工中保持冻土稳定免受 扰动 14 .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 接缝严密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15 .钢筋焊接应符合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 截面 的焊接头错开布置, 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 50%16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时,应采取防止 离析 措施17 .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冬期施工应采取 防冻措施18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孔底沉渣端承桩不大于 50mm摩擦桩不大于 100mm 19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对锚孔内的混凝土或砂浆应采取措施减少 收缩量 20 .基础施工振捣时,振捣棒与水平面倾斜角 30左右,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以300mm- 500mm 为宜,防止漏振21 .基坑回填土应留有 300mm〜500mm的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 宽22 .杆塔脚钉安装应齐全,脚蹬侧不得 露丝,弯钩朝向应一致向上23 .直线塔结构倾斜率,对一般塔不大于 0.24% ,对高塔不大于0.12%耐张塔架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24 .角钢结构大跨越铁塔组立螺栓必须及时紧固, M27及以上大直径螺栓的紧固宜采用定力矩扳手25 .导线防线滑车宜采用 挂胶滑车26 .导线接续管压接,当使用对穿管时,应上画出1/2 管长的印记,穿管后确保 印记与管口相吻合。

27 .地线耐张管压接时,将压接管清洗干净,铝包钢绞线表面均匀涂抹一层 电力复合脂后进行压接28 .导线弧垂允许偏差:110kV线路为《 4% -2% ; 220kV及以上线路为 <2% o29 .各相(极)间的相对偏差最大不应超过: 110kV线路相间弧垂允许偏差值为 工150mm ; 220kV及以上线路相(极)间弧垂允许偏差值为w 250mm30 .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计入导线 蠕变伸长换算到最大弧垂时必须满足安全要求,31 .温度变化达到 5 C 时,应及时调整弧垂观测值32 .球头和碗头连接的绝缘子应备有可靠的 锁紧装置33 .各种类型的铝质绞线,安装线夹时应按设计规定在铝股外缠绕铝包带或 预绞丝护线条 34 .双联导线耐张绝缘子串 外角补偿 距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35 .均压环、屏蔽环的开口应符合设计要求, 均压环应与导线 平行,屏蔽环应与导线垂直 36 .采用跳线专用的悬垂线夹,其结构面应垂直于 跳线束 37 .跳线引流板的朝向应满足使导线的 盘曲 方向与安装后的跳线弯曲方向一致38 .铝管式硬跳线安装,为避免导线耐张串引流与金具、 均压环相碰,在 延长拉杆 与引流间安装支撑间隔棒。

39 .光纤熔接后应进行接头光纤 衰减值测试,不合格者应重接40 .ADSS最大弧垂与铁路垂直净空距离平行时 3.0m(最低缆线到地面)、交越时7.5m(最低缆线到轨道)41 .ADSS防振鞭在档距小于 100m 时,可不安装防振鞭42 .ADSS防振鞭与35kV线路距离为0.5m与10kV线路距离为 0.5m 43 .ADSS防振鞭当档距在 250〜400m时,应安装 4 个防振鞭44 .接地体宜采用搭接施焊:扁钢搭接长度应不小于直径的 6倍并四面施焊;扁钢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宽度的 2 倍并四面施焊焊缝要平滑饱满45 .塔位牌安装路铁塔 小号侧 的醒目位置,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脚钉,距地面的高度对同一工程应统一安装46 .直埋电缆沟路径开挖沟槽,自地面至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 35囹及以上为1m547 .在山坡地带直埋电缆, 应挖成 蛇形曲线 ,其振幅为1.5m,宜减缓电缆敷设坡度,使其最高点受拉力较小,且不易被洪水冲断48 .敷设电缆时,在电缆牵引头、电缆盘、牵引机、 履带输送机 、电缆转弯处等应设有专人负责检查并保持通信畅通49 .当隧道(工井)内的电缆在转弯处无法固定在托架上时,应间隔 1〜1.5m 将电缆 用专用夹具悬吊固定。

50 .电缆和夹具间要加衬垫,沿桥梁敷设电缆固定时,应加 弹性 衬垫51 .需要登塔/引上敷设的电缆,在敷设时,要根据杆塔 /引上的高度留有足够的余线,余线不能 打圈 52 .电缆登杆塔应设置电缆终端支架(或平台) 、避雷器、 接地箱及接地引下线53 .电缆终端支架的定位尺寸应满足各相导体对接地部分和相间距离、 带电检修 的安全距离54 .电缆保护管上口应做好密封处理,保护管还应做好 防盗 措施55 .电缆终端接头绝缘镜面处理后直径应注意工艺 过盈配合要求,绝缘表面处理应光洁、对称56 .地下变电站隧道与变电站夹层电缆进出线孔隔墙两侧宜安装阻水法三57 .电缆接地线沿建筑物墙体水平安装时,离地面距离宜为 250〜300mm接地线与墙体壁间的间隙宜为 10〜15mm 58 .电缆指示牌宜每隔 200m 设置一块,平行线路走向设立,字体大小应便于辨认, 方向指示与实际方向一致59 .指示桩按直线宜每隔 100m 和电缆转弯处设置,有字面应设置在便于 观测侧 ,方向指示应与实际情况一致选择题:单选1 .基础施工时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 B)A. >32.5 B. >42.5 C. >52.52 .基础施工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

A. <2% B. < 3% C. <4% D. < 5%3 .基础施工当细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

A.100mm B.200mm C.300mm D.400mm10 .螺旋锚施工钻进,应严格控制锚杆倾斜,其锚杆钻进倾斜角不大于( B).A.1/45 B.1/50 C.1/60 D.1/7511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依据桩位中心确定护筒挖埋位置,其挖设直径比护筒外径大(B)左右A.100mm B.200mm C.300mm D.400mm1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里表温差不得大于( B).A.20 C B.25 C C.30 C D.35 C13 .拉线塔基础浇筑时,基础预埋钢球面中心与基础立柱中心偏移:不大于 (8mm)A.5mm B.8mm C.10mm D.12mm14 .基础防护工程,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 铺浆厚度宜为(30mm- 50mrm,用砂浆填满砌缝,不得无浆直接贴靠砌缝内砂浆应采用扁铁插捣密实A.20mmr 30mm B.30mm- 40mm C.30mm〜50mm D.40mm〜50mm15 .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 1/800 ).A.1/500 B.1/600 C.1/700 D.1/80016 .螺栓穿向在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 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

螺栓露扣长度不应超过( 20mm或10个螺距A.10mm B.15mm C.20mm D.30mm17 .法兰盘应平整、贴合密实,法兰盘接触面贴合率不小于( 75%),最大间隙不大于1.6msA.70% B.75% C.80% D.85%18 .钢管杆组立后,其分段及整体的弯曲均不应超过其对应长度的 (1/500).A.1/500 B.1/600 C.1/750 D.1/80019 .电杆焊接后,分段及整根电杆的弯曲均不应超过其对应长度的( 1.6%A.1.2%o B.1.4 %o C.1.6 %o D.1.8 %20 .导地线展放,放线段长度宜控制在( B),且不宜超过20各放线滑车A. 5 〜7km B.6 〜8km C.7 〜9km D.10km21 .导线展放完毕后要及时进行紧线,附件安装时间不应超过( C)天A.3 B.4 C.5 D.6 Q个节距22 .预绞丝的长度应能包裹导线损伤的面积,缠绕长度最短不应小于(A.1 B.2 C.3 D.423 .跨越通航河流大跨越档的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应为 (D).A.w 100mm B. w 200mm C. < 300mm D. < 400mm24 .悬垂线夹安装后,绝缘子串应垂直地平面,个别情况其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偏 移角不应超过(C)。

A.2 B.3 C.4 D.5 25 .悬垂线夹安装后,绝缘子串应垂直地平面,其最大允许偏差为( B)A.w 100mm B.w 150mm C. < 200mm D.< 250mm26.1. 缘子放电间隙的安装距离允许偏差( B)放电间隙安装方向,宜远离塔身A. w 1mm B. < 2mm C. < + 3mm D. < 4mm27 .导线防震锤安装,导线防震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 (C)A. > 24mm B.> 24mm C. w 24mm D.< 24mm28 .安装于导线或架空地线上的阻尼线应自然下垂,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 (C)A. > 24mm B.> 24mm C. w 24mm D.< 24mm29.OPGW引下线安装,引下线夹要自上而下,安装距离在 (C)范围内,线夹固定在突出部位,不得使余缆线与角铁发生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