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2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190769483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27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2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2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2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2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2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2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2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天的怀念第5课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 二 单 元 答 案 呈 现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1 1 2 2 3 3 CB 课内知识优化练 4 4 D 5 5 6 6 7 7 D 8 8 9 9 1010 答 案 呈 现 习题链接 课外阅读拓展练 1111121213131414 1515161617171818 1919 答 案 呈 现 习题链接 语文素养专项练 20202121 课内知识优化练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瘫痪(hun) 暴怒(bo) 沉寂(j) 诀别(ju) B. 捶打(chu) 憔悴(cu) 央求(yng)絮叨(x) C. 侍弄(s) 淡

2、雅(y) 高洁(ji) 烂漫(ln) D. 仿膳(shn) 豌豆(wn)敏感(mn) 恢复(hu) C 【点拨】C项“侍”应读“sh”。 课内知识优化练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听说自己的作文获得了一等奖,小明喜出望外,赶紧跑回 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 B. 妈妈现在真够唠叨的,一件事情可以翻来覆去地说很多 遍。 C. 星期天,小外甥央求我带他去游乐场玩,看着他那可怜巴 巴的模样,我真不忍心拒绝他。 D. 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妈妈一心侍弄我,把自己的病都耽误 了。 D 课内知识优化练 【点拨】 D项“侍弄”的意思是经营照管,一般用于动植 物,不用于人。 课内知识优化

3、练 3.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 着我。 ( )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 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课内知识优化练 4. 下列句子中引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 地飘落。 B. 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是一首母爱的赞歌,是一个 催人泪下的故事。 C.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 我还敏感。 D.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 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B

4、 课内知识优化练 【点拨】 “秋天的怀念”是文章名称,应用书名号。 课内知识优化练 5. 【2020徐州】根据语境作答。 成长是一个千面女郎。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 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 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土的温床。不要为融进泥土的花 蕊( ),沉寂也是一种成长。生命存在的过程中, 并非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的色调。有些成长,注 定是那种()的乐章。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悲哀 悲痛 深沉 深厚 悲哀 深沉 课内知识优化练 (2)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生命存在的过程中,并非(不是)所有的成长 都有着明朗的色调。 【点拨】画线

5、句否定词误用,去掉“非”或“不是”。 课内知识优化练 6.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便地种在盆子里的,例如 菊、月季、杜鹃等等,只能称为盆植。 如果是盆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 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 一般人对于种在盆子里的花草树木,统称为盆景, 其实是有分别的。 D 课内知识优化练 此外还有水石,以石为主体,或横峰,或竖峰,用水 盘盛了水来供着,也要点缀几件小玩意。 至于盆景,那么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 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等。 A. B. C. D. 课内知识优化练 【点拨】 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排序。解答此类试

6、题时可以按如 下步骤: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把握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 题的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通读所给句子可以 确定句应该是开头句,句之间存在着递进关 系,分别介绍了盆植、盆栽、盆景。故选D。 课内知识优化练 7. 从全文叙述的角度来看,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 爱、包容、宽厚、细心、无私、坚忍、睿智的母 亲。 课内知识优化练 8. 怎样理解 “(母亲)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 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作者重复运用“好好 儿”一词,有何妙处? 这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是母亲对儿子的劝慰和鼓励,她 想用

7、母爱去抚平儿子内心的创伤;这也是母亲对自己的鼓励, 因为她此时已重病缠身。“好好儿”一词重复运用,表达出了母 亲对儿子的疼爱和美好的祝愿,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 课内知识优化练 9. 课文结尾处写到北海菊花的不同颜色,你认为有什么 深意? 作者在结尾处浓墨重彩地描写这些菊花,既表现了 作者已经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嘱托,无论遭遇怎样 的厄运,无论选择怎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坚韧,活 出尊严,活出生命的多姿多彩,也暗示了作者对母亲的 深深怀念。 课内知识优化练 10.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 些人生感悟。 身患重病的母亲,一直热切地期待陪“我”去“看花 ”,表现了母亲对“

8、我”的呵护和关爱,从中“我”感受到了 母爱的伟大。母亲病逝后,“我”终于在“看花”时理解 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领悟到人要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 道理。 课外阅读拓展练 11. 分析第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挥走了弥漫心头的伤感。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17页 第11-15题。 Y“弥漫”是充满、布满的意思。文中的弥漫是指 母亲的病痛萦绕在他的心中【形】,而随着母亲对花的 喜爱,母亲找到了情感的依托,这让他内心对母亲的愧 疚和伤感渐渐释怀了【容】。 课外阅读拓展练 1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 Y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柔柔地拂着面 颊,将阳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依偎在母亲

9、身旁 时的美好【容】。点拨:本题运用“修辞作用分析法”。 一般采用“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表现了(抒发了)”的模式作答。 课外阅读拓展练 13. 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具 体的事例说明。 G坚韧勤劳。【条】母亲经历了许多的磨难, 但它们却未击倒她,母亲在黄土高原贫瘠的小山村将三 个孩子培养成人成才。【理】热爱生活,内心丰富。 【条】母亲喜欢花,有着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理】 从容、认真、执着。【条】在生命平凡或绚烂、健康 或痴呆的日子里从容看花,品谈花语。【理】 课外阅读拓展练 14. 怎样理解“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 ”在文中的含义? H每一种花

10、都在展示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 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与花朝夕相处,让心更静 谧,情感更丰富,能使人理解生命的要义;有从容 看花的心情,有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着,在花开花落 中,可以听懂岁月深情的叮咛。【深】 课外阅读拓展练 15. 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T孝敬的最好的方式是陪伴,和亲人一起感 受生命的历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在岁月流逝中 要拥有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花的生命那样丰富、 认真、执着,人的生命也应拥有同样的品质。【虚】 课外阅读拓展练 16.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 概括出来。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18页 第16-19题。 G 母亲住院知道自己的鼾声会打扰到别

11、人休息后,晚上 睡觉时努力克制自己的睡意,让女儿睡着后自己再睡。【条】 【点拨】本题考查概括事件。概括时一般要考虑什么时 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可采用“人物事件结果”的模式答题。 课外阅读拓展练 17. 文中的画线句是对母亲的细节描写,请你分析 这一描写的作用。 X “揉着酸涩无神的眼睛”“连打了几个哈欠”, 这一细节说明母亲已经很困了,但为了不让自己的鼾 声影响女儿休息,她已经控制自己的睡意很久了【内 容】,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疼爱、体贴【主】。 课外阅读拓展练 18. 前后照应是本文结构上的一大特点,与“咦?母亲竟 然没打鼾?甚至连轻微翻身的声音都没有!我心里有

12、些小庆幸,以为母亲打鼾的毛病从此好了”相照应的 是哪一句? 思绪瞬间回到高中时候,那无数个漫长的夜晚, 母亲也是这样熬过来的吗? 课外阅读拓展练 19. “和着均匀的呼吸声,我感到莫名的踏实和心安,如 同小时候母亲给我哼过的催眠曲”,母亲扰得别人难 以入眠的鼾声,“我”却觉得像小时候母亲哼过的催 眠曲,怎样理解这其中包含的情感? H 这句话包含了“我”对母亲熬过一个个漫漫长 夜,不让鼾声打扰“我”休息的感动,包含了“我”对母 亲的心疼和深深的爱。【深】 语文素养专项练 20. 【语言素养语言构建】【2020滨州改编】下图是漫 画包“懒”(作者:朱慧卿)。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 语文

13、素养专项练 示例:(1)画面中心是一个坐靠在沙发上的小孩,他张 大嘴巴不满地朝向左边,妈妈一边用勺子舀着饭送到他的 嘴边,一边笑着承诺: “喂饭,我包了!”爸爸一边拎起衣 服一边说:“穿衣,我包了!”于是,小孩懒洋洋地将右臂 伸向爸爸。爷爷边跑过来边喊:“穿袜子,我包了!”小孩 便抬起右脚伸向爷爷。奶奶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帮小孩系 鞋带一边颤巍巍地说:“系鞋带,我包了!” 语文素养专项练 【点拨】 紧扣画面上人物的神态、举止及语言,用生 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语文素养专项练 (2)漫画批评了_的社会现象。家长溺爱孩子 语文素养专项练 (3)对于小学生、初中生的生活起居,你认为父母应该怎 么做才是对

14、子女最好的爱? 示例:每一个孩子总要长大,家长不可能照顾他一辈 子。无论对小学生,还是初中生来说,正常的生活起居都 应是他们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了。作为父母,对自己孩子最 好的爱就是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 在学习中成长,而不是事事包办。如果做父母的一味溺爱 孩子事事包办,只会养出一个好吃懒做、不能自理自立的 废人,这不是疼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语文素养专项练 21. 请你观察自己的母亲,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 表现出她对你的爱,150字左右。 语文素养专项练 【思路点拨】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 态、心理)、自然景观、场面气氛、重要物件等进行的细致描

15、 写,就是把一个细小的点,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 用特写镜头放大,再通过准确、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 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使文章内容充实,人物性格鲜明 ,情感表达强烈,同时揭示文章的主旨。 在写作时可观察母亲在做饭、洗衣、照顾生病的你等平 常小事中的言谈举止,抓住最能够体现母亲性格或心情的细节 进行描写。注意选择恰当的修饰语和动词来增强语言的表现 力。 语文素养专项练 例文: 妈妈手里抱着一件外套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 这么冷的天怎么能不穿厚衣服呢?”她自己仅穿了一件薄 薄的毛衣,连副手套都没有戴。雪下得很大,轻轻地落在 她的肩上,她全然不顾,只是忙着把外套披在我的身上, 催着我赶紧穿好,然后忙着替我把帽子戴好。妈妈的手触 到了我的脸,那手,冰凉冰凉的。我完全可以想象出妈妈 为了不耽误我的时间,她自己出门时有多匆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