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琳琳: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完整]

上传人:u**** 文档编号:190587158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廖琳琳: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廖琳琳: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廖琳琳: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廖琳琳: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廖琳琳: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廖琳琳: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廖琳琳: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完整](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号:毕业论文(设计) 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廖琳琳专业名称会计学曹晓丽网络教育学院2010年 6 月 1 日学 号: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廖琳琳 曹晓丽 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 会计学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论文评阅人: 目 录摘要4第一章 绪论5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及其现状52.1 内部控制的雏形52.2 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成52.3 内部控制的成熟期5内部控制的重要性.5.5第三章 我国内部控制急待解决的问题6企业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6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6董事会6内部审计7人事政策和实务7外部影响7组织结构、授权和分配责

2、任的方法和管理控制方法7第四章 重塑内部控制环境7 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7建立激励约束机制8 加强内部门审计作用8加重处罚力度8结论8致谢8参考文献9 摘 要会计信息造假案此起彼伏,股市人气涣散,追究造假的根源将为遏制这类事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造成这类事件的根源很多,每个事件都有其个性因素,本文仅从其存在的一个共性-内部控制环境方面来探讨此问题。本文借鉴了COSO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以及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期望能通过重朔内部控制环境来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环第一章 绪 论近来,新股频频被爆出造假丑闻,苏州恒久因

3、涉嫌专利造假被搁浅上市,令不少行业研究员和投资者咋舌。此后,新股频频被爆出注册商标造假、批文造假等问题。从江苏三友、四川长虹、信邦制药、苏州恒久,股市可谓风波不断,且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金额也越来越大,上市公司诚信问题不但面临考验,而且造假问题也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损失。每一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复杂的原因,上市公司之所以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乐此不疲,简单说来就是其收益远远大于成本,但是细细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原因。首先有需求才会有供给,正是市场有对虚假信息的需求才会有上市公司的供给,正如学者王泽辉在对江苏三友做了案例分析后,认为现在我国并未确立对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制度;其次是上市公司为虚假

4、会计信息付出的代价很小,以前可以说没有,相比之下,对苏州恒久的处罚是对此类案件最重的;再次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效,导致权力集中,缺乏制衡等。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了这一系列的造假案。本文仅通过对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来分析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希望能通过从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和加强方面来遏制此类事件的频频发生。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及其现状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1内部控制的雏形。第一个阶段是内部控制的雏形-内部牵制。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帐制度,我国西周时期的内部牵制都是内部控制雏形的表现形式。20世纪初期,

5、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重大变化,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发展,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成了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因而一些企业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逐步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的办法,即当时的内部牵制,它基本上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交互核对为手法,以钱、帐、物等会计事项,这也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雏形。22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成。第二阶段是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成-以职务分离、帐户核对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逐渐演变成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因素构成的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的该阶段的发展是

6、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各级管理人员不得不进行全面企业管理的探索。在泰罗等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经营管理者从内部牵制原则出发,尝试着组织结构、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方法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对其所属部门的人员及工作进行组织、制约和调节。至此,控制系统得以形成。23内部控制的成熟期。第三阶段: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该时期的代表是1988年美国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它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并提出内部结构的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这也是我国目前CPA沿用的内部控制结构。24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目前关于内部控制最具权威的概念是美国COSO C

7、OSO是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的英文缩写。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中提出的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同时指出了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因素构建的基础,由此可见

8、内部控制环境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性。25本章小结。现在我国对内部控制结构的描述与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构成要素有差异,后者更强调了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而更少地局限于会计,这也是内部控制概念越来越广,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具体体现。目前理论界有这样的争论:是否借鉴COSO的关于内部控制的概念体系的争论?就笔者认为,因为现代企业的运营方式和运做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内部控制之间已经相互交织,内部控制就不应该停留在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层面上,而应该把两者相结合。为了与世界接轨,在理论和实务上都应该做适当的调整,因此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和实际操作都应该在借鉴先进理

9、论和实务操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第三章 我国内部控制急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学者都认为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诚然一个公司没有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是无法良性运转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没有建立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而是由于存在于控制环境中的缺陷导致会计控制系统的失效。因此,笔者认为当前重中之重是要弥补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正如COSO的内部控制概念中所说,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因素构建的基础,基础中都存在极大的缺陷,其他因素即使是构建得再完美,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COSO对控制环境的描述是: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

10、括个人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我国CPA对控制环境的描述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外部影响八个方面。比较以上两种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COSO更加重了人这个因素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作用,而在其他几个方面没有重大差异。由于COSO的描述更为贴近现代公司的状况,以下就以其对控制环境的界定,并按各因素对内部控制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31企业核心人员的个别

11、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传递者和使用者的人无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深入探讨目前上市公司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需要引入经济学中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经济制度建立在人的心理基础之上,任何行为都需要不断的被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是物质的奖励,他人的认可,也可以是自我的认可。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感到其努力能带来自身福利的变化。为了激励行为者,必须让其能够获得自身的劳动成果,这是市场经济理念的一个基本点。对上市公司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笔者无法获取可信的资料,因此假定他们都是诚信正直、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经济人。在此假定条件下,他们的经济行为将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所有能影响合理理性的经济人的因素归纳起来也就是激励和约束的问题。正是由于激励与约束的扭曲,使得上市公司的核心人员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在股市上圈钱,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32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管理当局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面三个方面的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1)管理当局对待经营风险的态度和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2)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3)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在不考虑其他控制环境因素的情况下,如果管理当局是受某一个人或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