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0302003+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精选]

上传人:u**** 文档编号:190582475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030302003+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05030302003+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05030302003+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05030302003+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05030302003+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030302003+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030302003+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精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类号 单位代码 10642 密 级 公开 学 号 重庆大学学士学位论文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的关系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提交论文日期: 年 月 日 论文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中 国 重 庆20 年 月目录一引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42、国内外研究现状43、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4二 相关理论概述1、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52、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63、审计的概念74、审计与会计的关系.8三 合力集团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1、案件始末92、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103、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分析11四 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与审计建议1、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对策112、审计失败的防范对策13会计

2、信息失真与审计的关系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界一大重要困难。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者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是衡量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和可靠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依靠程度逐渐加大,然而会计信息失真却给单位、企业甚至是整个国家都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审计工作难度加大,不仅仅是账务本身,还有本身真实的账务,造成了在时间、人力和物力方面的巨大浪费。本文分析总结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会计信息对于审计的影响,就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的关系,提出了关于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建议。 关

3、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审计 关系 影响 建议 1引言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人们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相对比较重,会计信息的失真不可否认的是对单位公司、企业团体、甚至是国家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2研究背景与意义在我国由于会计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会计信息是真的事情不断发生,就我们了解的资料可以发现2011年的一个存在情况,2011年财政部发起组织让各个地方的财政监察机构选取了能源,资源等各种行业的执业质量检查报告,发现了诸多不真实的失真会计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内以及国际上诸多学者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难题进行了学术研究,确实在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情况较为严重的情况下,

4、研究和防范此事件也是意义重大,从广角度来说此项课题研究与实践意义之一是:有助于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关于偷、逃税的防范以及一系列违法事件,某些经营者为了自己的不轨目的肆意操作利润,提供不真实会计信息,造成不良的金钱效应,导致社会公众利益受损。从微小角度来看的意义之二:有利于公司的治理机构和内部控制机构,为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利于管理者对公司的良好掌控,防止发生重大经济损失。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种: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无意失真是指会计在核算时非故意性质的过失失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意”无论是会计责任还是审计责任,都是属于复杂的社会理念的一部分,它俩的关系看似彼此对立分离其实当中也是存在共

5、性在里面,会计资料的是否真实,是否合法,与是否完整是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共同客体,一个组织结构合理、执行效率高的公司治理系统能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保障作用。总之,要解决会计问题失真问题,不仅要从内审计和外部审计两个方面,从制度安排上杜绝虚假信息的产生根源,还需要从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企业内部的自身激励机制等方面做起,不仅要从法律角度方面约束,也要从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提高法律道德意识,从企业内部和外部认识到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根本上认识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利益,还关系到国家社会的根本利益,从而自觉地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事件的发生,加大监管力度与惩罚措施可行性,为

6、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有力保证。2相关理论概述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两种:一是会计信息故意失真,另一种是无意失真。无意失真顾名思义是非目的性的,故意失真则是出于某种目的或要求,故意造成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又被称为会计舞弊。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了社会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变成了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收受贿赂、以权谋私的防护伞,通过制作假账致使某些违法行为得以蒙蔽过关,助长了部分不轨人们腐败贪污、收受贿赂的嚣张气焰;导致了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偷税漏税,将本应交于国家的资金据为己有,有的企业做“两本账”,一本“对内”,一本“对外”会计这工作,做着做着就坐进去了(监狱)。审计简而

7、言之就是审核会计,审计作为国家授权或者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的单位财政、财务、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资料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监督和审查。审计行为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审计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等特征。按照审计执行主体分类,审计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活动,在我国被称为国家审计,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国企、人民政府等进行财务。独立审计是由注册会计师受托进行有偿的审计活动,被称为民间审计,审计单位对其工作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独立审计的风险较高,责任较重

8、,所以审计理论的产生、方法及其发展的变革都是围绕审计展开的。内部审计是由本单位内部的审计人员对对本单位的财务财政收支等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结果向本单位内部人员报告,这种审计具有明显的向内服务性,目的则是在于健全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按照财务审计分类,又可以分为运作审计、履行审计、财务报表审计、信息科技审计。按照审计基本内容分类,可以分为财政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实行的审查,旨在纠正错误、防止舞弊。财政财务审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主导地位,是一种传统的审计,在财政财务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审单位和人员存在着严重的违反国家财

9、经法规、非法侵占国家财产的行为,往往会立专案进行深度审查,从而作出相应处罚。经济效益审查往往是对被审单位经济活动效益、效率进行审查和评价,目的是提高被审单位人财物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事前审计实质上是对财务财政计划的预算、预测和决策进行审计。事中审计就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审计。事后审计是指在经济业务完成之后进行的审计。账项基础审计通过对会计财务报表和凭据进行仔细观察审核,对会计账表之间的关系逐一核实,来检查是否存在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这种方式是非常有效的。系统基础审计先进性系统内部测试评价,当系统内部健康运行并且值得信赖时,可以在随后的报表中进行样本审查,

10、这种方式提高了审计效率,保证了审计质量。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动机、经营环境、财务状况等各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利用审计风险模型,规划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是由本单位内部的审计人员对对本单位的财务财政收支等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结果向本单位内部人员报告,这种审计具有明显的向内服务性,目的则是在于健全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然而,这种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往往形同虚设,往往由于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在与经营活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经营者往往只注重收益,而不注重法律法规,这样导致审计监督机构的形同虚设,徒增成本。2.4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先出现的会计然后才出现的审计。

11、从理论角度说,会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经济信息的反映和输出,审计则是对这些信息的审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发展。首先,会计和审计依据同样的知识基础,二者全是通过会计报表的客观基础来掌握单位财政收支,二者依据同样的会计基础。其次,会计和审计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样要求提高经济效益,会计核算是第一监督,审计是第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使企业健康运行,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再次,会计和审计的工作对象都是会计资料,会计核算是由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构成企业的会计资料,而审计的工作对象是企业的会计会计报表,所以说会计和审计的工作对象都是会计资料。最后,工

12、作制度都涉及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中国的会计界工作,需要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执行,所以需要按照会计法例的规范,保证企业和单位会计核算准确无误,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运行。而审计员在审计过程中,同样涉及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3合力集团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案件始末合力集团由七家运输企业组建而成,经过财政部门对合力总公司及其分公司会计信息检查,发现了有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通过检查发现,该公司实际效益每况愈下,所以故意偷逃税收,却因为被我国财政部门检查出来而最终倒闭。“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规违法行为,2011年3月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被逮捕查处,由此揭开该公司的财务造假术案件。国家宏观调控的基

13、础包括会计信息的数据,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与否。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检查会计信息,虽卓有成效,但是依然有各种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发生。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性质责任大概分为三类,分别是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规违法行为,2011年3月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被逮捕查处,由此揭开该公司的财务造假术案件。1企业内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2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国家在会计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也会造成会计舞弊行为。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在处理事务当中不够谨慎小心,由此引发会计信息失真。3政府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政府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造成企业内部损失国家利益做

14、假账,审计部门也监督不够全面。4审计部门受影响限制有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受企业领导影响,对会计舞弊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外部审计则受企业贿赂影响,对企业内部会计信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审计过程只是走走形式,糊弄国家与政府。4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与审计建议(一)针对会计人员自身方面的原因对会计信息的失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治理。1、对国企实行会计委派制减轻受聘会计人员对于企业的依附关系。对于国企和单位可以实行会计委派制增强其会计核算和监督。由政府选拔原则性强的会计人员组成人才库。财政部门负责设立会计服务和企业主管部门。委派到企业的会计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由地方财政机关收取。委派到企业的会计人员主要负责对外财务报告的财务核算。2.提高并加强会计行业从业准入门槛,加大对违规会计人员的处罚力度并且保证执行力度,降低持证会计人员的数量,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会计人员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从业门槛之后加大继续教育考试的难度。每年按相应的比例淘汰一批不合格或者不良的持证人员。让会计人员需求总量和持证从业人员总量上保持相对平衡甚至稍高的水平。用保护的措施保证持相关人员充分就业,从而保证他们独立的开展会计工作保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3.加大对违规人员的处罚力度保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门需要加倍加大处罚力度。对于一次故意进行会计舞弊的行为实行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果再犯,终身不得进行从事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