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_0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0455722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_0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_0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_0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_0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_0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_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努力创建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不辞辛劳来到我校验收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在此,我谨代表通川区罗江中学全体师生,对你们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就我校创建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学校概况 通川区罗江中学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903年),已有百多年校史。张爱萍、张灿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求学、执教、从事革命工作。学校环境幽雅,景色宜人,草木青翠,鸟语花香。学校占地25亩,建筑面积5772平方米,其中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已建成200m塑胶运动场个,标准篮球场3个,排

2、球场和羽毛球场各1个。现有教学班9个,专任教师33人,在校学生近500人。学校实验楼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等,图书室藏书一万八千余册,并建有校园网、校园广播系统等。按省市有关配备要求装备了理、化、生实验室和各学科教学仪器,2021年,学校建成“班班通”,所有教室均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学校现代教育信息化环境比较优越并发挥了较好的教育教学功能。 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12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区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兼职信息技术教师2人。近年来,学校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努力营造“科研兴校”氛围,涌现了一大批优

3、秀教师。 近年来,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切入点,以信息化学校环境和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重点。秉承“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指导思想,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二、注重科学管理,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序开展 学校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坚信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一个“制高点”,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把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纳入了罗江中学五年发展

4、规划、学校工作计划、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中。 一是健全机构,科学管理。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林校长任组长,负责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工作;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现代教育技术日常管理工作;下设办公室,王述华老师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工作;微机教师和教研组长为成员,负责微机教学和研究工作。形成了学校校长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成员分头抓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局面。 二是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抓好制度建设是适应现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先后制定并完善了罗江初级中学电教管理制度、罗江中学电教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计算机机房管理员职责、

5、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计算机上机指导教师职责等多个相关制度职责,同时还实行了“三簿一册”(电教科登记簿;器材使用登记簿;器材维修、报损登记簿;设备器材入库登记册);并建立了领导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目标激励机制,形成了“学校处室教师”的管理、研究、应用模式。通过规章制度建设与应用,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秩序井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 三、加强环境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发展。 学校坚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的建设,加大配置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采取分步实施、逐年添置的方式,搞好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发展。 一

6、是筹措资金,加大硬件建设投入,搭建畅通网络平台。 近年来,学校通过自主筹集、项目援建和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强设施设备硬件建设,先后添置计算机100多台,建成了网络中心室一间、多媒体教室2间、计算机教室2间、电子图书阅览室1间、所有教室全部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所有办公室配备了1-2台计算机,各办公室和教研组长都配备了笔记本共15台。学校还安装了10兆光纤宽带、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电子显示屏幕,建成了方便快捷的校园网,无线网络信号覆盖整个校园, 建有校园门户网站,与区教育网站链接,学校还积极筹措资金,先后添置了影碟机、刻录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机、复印机、打印机等设

7、备。二是狠抓数字化应用平台和资源库建设。 依托四川省数字校园云平台,建成学籍管理平台、网络办公系统、电子备课系统、数字图书馆。学校建设了教学资源库,全方位多渠道集成了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资源,无论是视频还是音频、动画等教学资源,都在不同层次上反映了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提升。畅通的校园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便捷的应用通道,促进了我校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四、狠抓培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学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以远程教育资源为基础、立足校本教研,以校园网为平台,抓好教师培训。为提高学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充分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学校制订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业务

8、培训计划,采取自主学习、互相帮扶、集中培训等方式,先后举办了常规现代教育设备使用、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网络知识等业务培训,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2021年,“班班通”建成以后,学校先后聘请了区电教馆的专家和区一小的老师来学校传授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2021年9月至12月,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由省电教馆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学校还订阅了四川信息技术教育、达州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期刊,教师个人订阅了学电脑、电脑报等专业报刊杂志,供教师自学使用,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培训和教师自学,我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幅提高,学校全部教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9、上网查找资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教师能运用cai课件,百分之六十的教师能自制cai课件,百分之百的教师能够比较熟练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科覆盖率达百分之百。目前在学校各项工作都充分的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各类材料文件等均通过网络传送,教师上课运用多媒体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前几年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五、注重教学应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 (一)认真上好微机课,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 在学生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我校严格按国家课时计划开齐开足开好信息技术 课,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应用计算机的水平,促进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

10、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有了比较优质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德育教育的开展形式更加多样化。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向全校师生进行国家政策法规、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宣传。学校召开学生家长会,家长们坐在各班教室里,能通过校园广播系统,每位家长可以收听学校在直播室播出的节目,近两年来,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同步收看了每年九月一日的“开学第一课”、“中共十八大开幕式盛况”、“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播放的预防地震、溺水、交通事故和拥挤踩踏的专题安全教育节目”等节目,学校还利用电子显示大屏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宣传正能量。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自

11、己、规范自己,达到检查自己、净化自己、完善自己,改变以往你说我听的灌输方式,使德育工作收到实效。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拓宽校本教研形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而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使我们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得到不断创新。 (1)利用光盘播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由于教师工作量大,教师人数有限,教师培训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就利用光盘播放让老师观看课堂实录、优秀课例、专家点评,让老师们从光盘播放中了解新课标精神、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研讨活动。在实践中,我们

12、根据学校现有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资源特点和教材,结合教师和学生实际,以学科教研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校本教研活动。 一是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现有的多媒体课件或自制课件,利用班班通开展多媒体教学,学科覆盖率达百分之百。 二是开展学科组研课、摩课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效益。各学科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畅通的网络系统,查找教学资源,用多媒体手段,采取“上课、听课、议课、观优秀课例、写体会”、“观课例上课在观课例在上课写体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开展研课、摩课研讨活动。 三是学科赛课活动,在教科处的组织下,我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中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参赛教师必须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

13、辅助教学。 (3)发挥教科处的职能作用。每学期由教科处牵头,各教研组具体实施,利用教研活动日,每位教师都要上一堂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公开课,新进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上达标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同时我校还抓住区教研室开展的“名师乡下行”活动,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六、实施教育科研,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纵深发展 认真搞好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是我校落实“科研兴校”的重大举措。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技术,使教师们的现代教育思想、技术应用、教育水平、软件开发等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课题研究工作中,老师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取得显著成果。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使我校

14、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教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形成了教研和科研骨干队伍,学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推进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纵深发展。2021年文静同志在巧记英语单词的几种方法区电教科研成果中获得区级二等奖,2021年周兰同志在怎样通过语文教育区电教科研成果中获得区级一等奖,何国军同志在2021年实践与探索赛课活动中获得达州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等奖等。 七、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彰显了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 一是现代教育技术提升了教师的

15、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近年来无论是学习期末检测还是九年级升学考试,我校在同级同类学校中都名列前茅,多次荣获通川区教育教学先进学校称号。 二是校园文化向特色迈进,无论是校园环境建设,还是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学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与社会的认可,多次迎接上级领导、专家来校指导工作,接待周边兄弟学校来校参观、考察和经验交流。三是学校办学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学校先后被授予为“达州市示范初级中学 校”、“达州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达州市依法管理示范校”、首批“市级校本教研基地校”、“通川区名学校”等多项殊荣。 八、直面困难,科学规划,坚持发展。 虽然我们已经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和先进地区比较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升级换代快,学校缺乏足够的后备资金来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层次,使之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作用。教师的培训有待加强,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师驾驭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面对困难,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作出科学规划,坚持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着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