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卷)

上传人:吴&#****15; 文档编号:190373512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修改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卷)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答案解析】 D 解析1: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命体。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具有细胞核。人体细胞的周期长短差距很大,不是相同的。 解析2: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真正细胞核。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细胞膜、内质网膜等膜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特点。 【评析】本

2、题考察了生物必修I中关于细胞的内容,讨论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以及细胞周期的内容,应该说考察的难度不高,非常适合作为高考的第一题。不过这个难度的试题处在高考中还是有点让人意外的。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答案解析】 D 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应该是乳酸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但是

3、并没有【H】的积累,【H】只在细胞质基质中参与反应,产生了无氧呼吸的产物。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脂肪所储存的能量更多,因此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评析】代谢的内容是高考的必考部分,需要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知识掌握扎实。 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答案解析】 C 观察质壁分离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的有色叶泡。而要观察RNA和脂肪,就应该选择含有脂肪的并且有蛋白质等合成过程的并且是无色的细胞。 【评析】一个质壁分离的试验和颜色反应试验(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

4、质/脂肪的鉴定试验)并且还融入了一个RNA染色试验,从而使得这道题难度提高,质壁分离要选有大叶泡的植物细胞,最好有颜色,取材方便的洋葱就不错,而在脂肪的鉴定的时候为什么选择花生子叶还可以做RNA的观察试验?其实就是对RNA要进行染色,染色剂当然要选则吡罗红,因此要求试验材料必须是无色的,所以花生子叶既是无色有含有丰富的脂肪,为合适的材料。 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解析】 A 由于水中的含氧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而该

5、动物要获得足够的氧气,那么含氧量下降会使得该动物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因此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随水温升高而升高。 【评析】;联系西藏问题,青海玉树地震战士遇到的问题,出现高原反应。与这个类似。 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中的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答案解析】 D 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Na+内流导致,如果减少溶液S中的Na+的浓度,则会导致

6、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内流量减少,而使峰值降低。 【评析】;对于动作电位的产生,这道题出的难度适中,动作电位的产生是需要阳离子内流才能实现的,因此如果溶液S中阳离子的量少,就会导致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序列 C细胞的含量 D细胞的含量 【答案解析】 B 如果要检测是否是基因突变,那么就应该检测DNA的碱基序列是否发生了增添、缺失或者是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评析】这道题就是考了一下基因突变的定

7、义: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试题的难度很低,学生比较容易做出答案,其实简单点考虑也很容易找到答案,测定DNA序列。 (9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验可以说明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任何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

8、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_。 【答案解析】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抗原; 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编码抗体的基因、红细胞 解析:因为A组去除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能力丧失,而重新移植后又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因此免疫反应所需要的是淋巴细胞。如果要证明A组大鼠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就应该给大鼠注射抗原,从而刺激其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进入动物体后,通过体液免疫的过程,可以使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消灭抗原。编码抗体的基因属于遗传物质,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评析】考察的知识点属于常考点,但是此题新颖,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

9、(9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从图乙中可查到与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

1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请预测与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 【答案解析】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值。 (2)若2小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2大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解析: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为一钟形曲线,在顶点为生长素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生长素的促进生长效果都会降低。 【评析】生长素的两重性是生长素复习中的一个要点,对于这个实验应该说是让人很意外的,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分析

11、一个实验的能力,这样这道题才能解答得很完整。 (8分)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

12、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答案解析】 竞争;c、a;降低;恢复力稳定性、低;(5)400 解析:a与b的关系可以看出在最初a、b的种群数量同时增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b的数量开始减少,说明在a、b竞争的过程中,a最终胜利。如果d的数量大量减少,即c的天敌数量减少,导致c的数量迅速增多,进而导致a被大量捕食,使得a的数量锐减。而如果干旱导致a即生产者大量减少,必将使得c和d的种群密度都会相应的减少。生态系统低于外界干扰的能力是抵抗力稳定性,而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种群数量、营养结构负责程度等都很低,因此抵抗力,因此抵抗力稳定性也

13、很低。 【评析】“你死我活”的竞争曲线,而对于食物链中某一成分的改变而导致的种群数量改变的较易解答。最后一空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也是应该识记的,生物公式不多,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13分)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

14、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 【答案解析】 (1)自由组合定律; (2) 或 (3)9紫:3红:4白 解析:纯合品种有四种,因此这是两对相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应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熟练掌握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写出该遗传图解并计算。 【评析】这是今年来遗传规律的考题中,比较简单的一类的,但是再次考察了遗传图解,让老师们更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遗传图解书写规范的培养了。 (15分) 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 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 ,原因是 。 (4)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