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2高考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金属及其化合物(十)

上传人:吴&#****15; 文档编号:190372969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2高考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金属及其化合物(十)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备战2012高考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金属及其化合物(十)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备战2012高考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金属及其化合物(十)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备战2012高考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金属及其化合物(十)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备战2012高考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金属及其化合物(十)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12高考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金属及其化合物(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2高考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金属及其化合物(十)(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修改备战2012高考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金属及其化合物(十) 我国化学家候德榜(右下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2)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 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 (4)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 (6)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

2、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 (a) 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答案解析】 (1)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NH3+ CO2 + H2O + NaCl NH4Cl + NaHCO3 或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3)CO2 (4)I过滤 (5)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6)a、c 本题主要考查侯德榜制碱法的生产原理及生产工艺、Cl的检验等,根据联合制碱法的生产原理

3、,可知向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是为了得到碱性溶液,以吸收更多的CO2,当CO2过量时发生反应:NH3+H2O+CO2=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当NaHCO3在煅烧炉中受热时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故X为CO2。要提高NaCl的利用率必须将过滤出NaHCO3的母液循环利用。要检验Na2CO3中是否混有NaCl,只需向其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即可。在向母液中通入NH3时发生反应HCO+NH3=NH+CO,c(NH)增大;NaHCO3转化为Na2CO3。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4、苯和液溴 ,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 ),现象是()。 【答案解析】 (1)C6H6 + Br2C6H5Br+ HBr (2)反应液微沸 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 (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2+ 2NaOH NaBr

5、+ NaBrO + H2O 或 3Br2 + 6NaOH 5NaBr + NaBrO3 + 3H2O (4)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5)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本题主要考查溴苯制备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由于苯、液溴的沸点较低,且反应+Br2+HBr为放热反应,故A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HBr中混有的Br2在经过CCl4 时被吸收;在制备的溴苯中常混有Br2,一般加入NaOH溶液中,因发生反应Br2+2NaOH=NaBr+NaBrO+H2O而除去。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则必有HBr生成,若为加成反应则没有HBr生成,故只需检查D中是含有大量H+或

6、Br即可。 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Na2CO3的主要步骤是: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静置、过滤得NaHCO3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中,灼烧2小时,制得Na2CO3固体。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0 10 20 30 40 50 60 10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9.8 NH4HCO3 11.9 15.8 21.0 27.0 NaHCO3 6.9

7、8.1 9.6 11.1 12.7 14.5 16.4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3 77.3 35NH4HCO3会有分解 请回答: (1)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若低于30,则();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 (2)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3)过滤所得的母液中含有()(以化学式表示),需加入(),并作进一步处理,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l。 (4)测试纯碱

8、产品中NaHCO3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W 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32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体积为V1 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溶液总体积为V2 mL。 写出纯碱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NaHCO3()() 【答案解析】 (1)NH4HCO3分解 反应速率降低 水浴加热 (2)使反应充分进行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NaCl NH4Cl NH4HCO3 (3)NaHCO3、NaCl、NH4Cl、NH4

9、HCO3HCl (4) 侯德榜制碱法利用一定条件下NaHCO3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特点,在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NH3、CO2,获得NaHCO3后灼烧生成Na2CO3。 根据表格,40 以上NH4HCO3溶解度不再给出,因为在35 以上NH4HCO3开始分解。在35 下尽量提高温度可以让反应速度加快,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产率。反应液中存在Na+、Cl-、NH、HCO,参照30 时各物质溶解度可知,此时溶解度最小的NaHCO3最先析出。30 时,NaHCO3溶解度为11.1g,说明Na+、HCO不可能全部沉淀。最终得到的母液中同时存在Na+、Cl、NH、HCO,向其中加入HCl,可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

10、,并能回收NH4Cl。 在滴定过程中,Na2CO3发生两步反应: Na2CO3 HCl = NaHCO3NaCl cV1/1000 cV1/1000 NaHCO3 HCl=NaClH2OCO2 cV1/1000 cV1/1000 Na2CO3消耗的HCl共2cV1/1 000mol,则NaHCO3消耗的HCl为(cV2/10002cV1/1000) mol,样品中NaHCO3的纯度为:100%。 下图中,A、C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是一种重要的能源,J是一种耐高温材料,K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

11、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 写出B的化学式_,G的电子式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反应进行的条件是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解析】 Al Al3+ + 3AlO2+ 6H2O = 4Al(OH)3 光照,过量Cl2 Al4C3 +12H2O = 4Al(OH)3 + 3CH4 本题为框图推断题,主要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重要应用。由H、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且H+Cl2A+G知H为CH4,G为CCl4,A为HCl;联想乙炔的制法及K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可推测I为金属氢氧化物,又IJ(高温材料),则其中金属可能为Mg或Al。又HCl+BD+E,B+CF+E,D+

12、FI(金属氢氧化物),可知E为H2,I为Al(OH)3,B为Al,C为NaOH,全部物质至此全部确定,其他问题可解。 为确定某铝热剂(含氧化铁和铝)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1)若取a 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同)体积为b 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样品中铝的质量是_g。 (2)若取a g样品将其点燃,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氧化铁与铝的质量比是_。 (3)待(2)中反应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c L,该气体与(1)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cb_。 【答案解析】 (1)2Al+2NaOH+2H2O=2NaAlO2+3H2 (2)2Al+Fe2O3Al2O3+2Fe8027 (3)23 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 FeSO47H2O晶体: 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至3遍; 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