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苏少版音乐一上《鼓上的小米粒》教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90372948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苏少版音乐一上《鼓上的小米粒》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最新苏少版音乐一上《鼓上的小米粒》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最新苏少版音乐一上《鼓上的小米粒》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最新苏少版音乐一上《鼓上的小米粒》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最新苏少版音乐一上《鼓上的小米粒》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最新苏少版音乐一上《鼓上的小米粒》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苏少版音乐一上《鼓上的小米粒》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最 新 苏 少 版 音 乐 一 上 鼓 上 的 小 米 粒 教 案 新村幼儿园季凌俐设计思路: 秋天 ,是一个给孩子们多种感受的季节,比如果实的丰收、稻子的收成、天气变凉等等。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 ,农村的孩子可以说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要比他们多的多。外出寻找秋天及秋 天的事物 ,并对各种身边常见的农作物能进行简单的装饰,让它们变成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和装饰品 ,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活动的设计意图 ,是让幼儿感受音的强弱、轻重。首先,听鼓声进行节奏练习,让幼儿感知节奏。第二,欣赏歌曲 ,是让幼儿感知节奏的强弱。第三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区分音的强弱。歌曲节奏的学习,我设计了让孩子模仿小

2、米粒跳舞的方法,随着歌曲伴奏音乐的旋律,我在鼓面上击出节奏,孩子进行模仿,即用身体的高低来表示。在活动中 ,不仅可以使孩子感受音乐速度、力度等,更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强了孩子学习兴趣,在活动中轻松的掌握了歌曲节奏。第四个环节,幼儿就能很容易地学唱歌曲 ,体验小米粒在鼓上唱歌的形态 高和低。通过各个环节层层递进 ,幼儿就很容易地理解音的高低和强弱 ,并且可以尝试创编不同的节奏型。活动目的: 1、 通过观察 、 感 受体 验,区分音的强弱、 轻重,创 编鼓声的不 同节奏型。 2、 在反复听赏的基础上,感 受歌曲活泼、 欢快的情绪。 3、 体 验鼓上的小米粒弹跳的乐趣。 并有感情地进行表达表现。 活动

3、准备: 音乐录音,鼓 、 彩色米粒 活动过程: 一、 听鼓声 进行节奏练习,并创编鼓声的节奏型。1 、 师 : “看 , 这 是 什 么 ? 听 , 小 鼓 在 歌 唱 。” 、 X X X XX X1、 ) 小 鼓 唱 了 什 么 ? ( 咚 咚 咚 , 小 鼓 在 歌 唱 。 ) 我 们 一 起 学 学 。 ( 拍 打 节 奏 ) (2) 听 小 鼓 又 唱 了 什 么 ? X.X XX X 小 鼓 唱 了 什 么 ? 一 起 来 说 一 说 。2、 创 编节奏型。 小鼓还 会怎样唱呢? 请个别小朋友来敲鼓,大家一起学 二、 欣赏音乐,感受欢快的情绪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

4、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说说这音乐的感觉?(活泼、欢快)听了这音乐你想干吗?3、 出示小米 粒 ,引导幼儿观察,区分音的轻、 响,强弱,米粒 跳跃 的高低变化。 师: “瞧,你们动听的音乐把可爱的米粒也吸引来了 ,它今天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想在鼓上为你们跳舞了,想看吗? 仔细看看米粒 是怎样跳舞的? ” (听音乐敲) 师: “你发现米粒是怎么跳舞的? ”“ 怎样跳来跳去的?为什么跳的高? ”说说学学。小结: 原来,小鼓敲得响,米粒 跳得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得 低。 师: “我们完整的把米粒 跳舞的样子来说 一说 。 ” (注意强弱) 三、 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并能区分音的强弱。 师: “有一首

5、歌就是讲了小米粒在鼓上跳舞的样子,听小米粒是怎样跳舞的? ” (幼儿说师唱) 哦,原来是这 样跳舞的。 我们一起听听。 师: “小鼓还 唱了什么呢我们再 来听一听。 ” (听音乐范唱) 四、幼儿学唱歌曲。1 、师: “嗯 , 听的真仔细 , 下面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吧。请小鼓听听我们唱的怎么样。” 2、 小鼓说 你们唱的真 好听,还 想听一次,你们愿意唱吗? 3 、你们想表演米粒在鼓上跳舞吗?那请小朋友用腿做鼓面, 手做米粒 , 边唱边表演。师: “刚才发现有的米粒能随音乐的强弱一会儿跳的高一会儿跳的低,其他的米粒你们行吗? 那 我 们 再 来 表 演 一 次。 ” 五、分 析、处 理 歌

6、 曲。1、师: 在歌曲中有两句:小鼓敲的响 ,米粒跳的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你觉得这两句 怎样唱更好听?敲的响你觉得用什么声音来唱?我们用有力的声音学学。那敲的轻呢应该 唱的怎么样? 我们用轻一些的声音唱 唱。2、师:经过小朋友这样处理唱的更好听了,我们把它们唱到歌曲里去吧。” 3、师:小米粒在鼓上蹦蹦跳跳可开心拉,那我们应该怎样来演唱呢?”那我们有表情的用轻 快、 活 泼 的 声 音 来 唱 好 吗? ” 4、师: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呢?我们来给它取个名字吧。嗯,就叫鼓上的小米粒,下面我们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把这首鼓上的小米粒唱一唱吧。六、拓展练习,进一步体验歌曲中小米粒的乐趣。师:嗯唱

7、的真好听。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有趣吗?想不想来学一学、跳一跳啊,那我们把这里当成一个大鼓,我们做小米粒听着音乐边唱边跳舞好吗? ” 七、游戏:鼓和米粒老师敲鼓,小朋友做米粒,请幼儿排好队,听鼓声的快慢、高低走路,最后随鼓声出活动室。中班音乐:鼓上的小米粒绿梅幼儿园张丽一、教材分析:鼓上的小米粒这首歌曲非常的活泼生动, 深受幼儿的喜欢, 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特别是里面的歌词“小鼓唱得响 , 米粒跳得高, 小鼓唱的轻, 米粒跳得低。”这个形象的语言能使幼儿对敲鼓的轻重有具体的认识。在活动中 , 利用幼儿对这首歌曲的喜爱, 和歌曲中形象的歌词并借助敲小鼓, 米粒跳 , 从而让幼儿感受音的强弱变化

8、。而后, 在熟悉旋律、学会歌曲的演唱后尝试用肢体动作表演。二、教学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 能按图谱学唱歌曲。2、感知歌曲中的强弱变化 , 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三、教学准备:鼓鼓槌、画有小鼓唱歌, 小米粒跳舞的图谱一套、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塑料凳(或小鼓替代品)和饮料瓶子(鼓槌替代品)。四、教学过程:(一)引起幼儿的兴趣。今天 , 我带来了一面小鼓, 它要给我们歌唱呢!听一听, 小鼓是怎么歌唱的。(教师敲出轻重两种节奏)1、小鼓是怎么歌唱的?2、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引导幼儿讲出轻重两种节奏)3、如果我的鼓上有小米粒, 小米粒会怎样?(引导幼儿讲一讲 , 跳一跳)4、小鼓唱的响, 小米粒会跳得怎样

9、?(跳得高)5、小鼓唱的轻, 小米粒又会跳得怎样?(跳得低)6、小结: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我的小鼓又要开始歌唱了, 如果我的小鼓唱的好 , 你们可要拍手鼓掌哦!(二)教师示范唱。教师跟着琴声有感情地边敲鼓边唱歌。(唱出强弱音)1、刚才 , 我的小鼓是怎么歌唱的?小米粒是怎么跳舞的?(幼儿讲出一句 , 教师用歌声回应)2、让小鼓再来唱一遍。教师第二遍点图谱唱。3、这一次你听到了什么?请你用歌曲里的话来说一说。(幼儿讲出一句, 教师用歌声来回应, 并请幼儿逐句学唱)。讲解知识点:反复记号。4、你们再仔细看看, 这里跟其它地方一样吗?(这个画有两条线的是反复记号 , 表示这一句歌词要唱两遍, 这

10、里第一遍是唱的 , 第二遍是念的)。(三)幼儿学唱。(引导幼儿唱出强弱音)1、小鼓还想请你们一起来歌唱呢!让我们看着图谱来唱一唱。(唱好后, 提出要求)2、幼儿第二次看着图谱学唱。(提出新的要求)3、让我们再来试一试, 这一次可要跟小鼓唱的一样哦!哦!这一次你们唱的可跟小鼓一样, 有响的 , 有轻的 , 还让小米粒在重音的地方跳了起来, 真不错 , 给自己鼓鼓掌。(四)角色体验。让幼儿扮演小米粒 , 边唱边跳。小鼓还想请你们来做小米粒呢!那小鼓唱的响, 米粒会怎样?(引导幼儿讲出后跳一跳)小鼓唱的轻, 米粒又会怎样?(请几名幼儿来跳一跳)教师引导幼儿要跳的轻巧 , 一下一下的跳。我的小鼓马上又

11、要开始歌唱了 , 我要请在鼓面上做的好的小米粒来跳。注意 , 我还没请你的时候 , 你可不要跳哦!1、教师敲鼓唱歌, 先请个别幼儿扮演小米粒来跳一跳。2、教师敲鼓唱歌, 请全体幼儿扮演小米粒来跳一跳。(每跳一次, 教师要提出新的要求)让幼儿扮演小鼓手, 边唱边敲。小鼓还想请你们来做小鼓手呢!3、小鼓手在什么时候 , 请你们的小鼓来歌唱呢!(当音乐响起的时候)4、小鼓手应该怎么敲啊?(让幼儿徒手来练习 , 一下一下地敲)角色分配:先请一部分幼儿扮演小鼓手, 边唱边敲 , 一部分扮演小米粒 , 边唱边跳。看看是小鼓手敲的好 , 还是小米粒跳得好。再角色对换, 进行表演。如果幼儿还有浓厚的兴趣, 可

12、以多玩几遍。(五)延伸活动。除了小米粒会在鼓上跳舞, 还有什么小种子也会在鼓上跳舞。(引导幼儿讲出花生、瓜子、红枣、黄豆等)噢!还有这么多小种子也会在鼓上跳舞啊!下次, 我们也请这些小种子到鼓上来跳一跳。五、课后反思:整个活动在构思、设计、教学程序、组织形式上都努力打破歌唱教学固有的模式, 运用看图谱来学唱歌曲 , 有利于幼儿记住歌词、发展节奏, 把平淡枯燥的新歌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和富有情趣。特别是最后一环节 , 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在听听、说说、唱唱、敲敲、跳跳中学唱歌曲 , 表演歌曲 , 易给幼儿带来共鸣, 能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好动的特征, 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和发展。大班音乐教案:鼓

13、上的小米粒活动目的:1、通过老师演示,进一步感知音的强弱变化 ,并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现强。2、理解歌词,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在听听、看看、玩玩、唱唱中学习演唱歌曲。3、能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体验鼓上的小米粒弹跳的乐趣,初次尝试创编歌曲。活动准备:1、空间准备幼儿座位摆成半圆形。2、物质准备小鼓一个,彩色米粒若干,纸制小动物 ,歌曲录音带,节奏图谱 ,动物图谱。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兴趣1、听鼓声进行节奏练习师:看,这是什么?请小朋友认真听小鼓唱了什么?2、教师分别用不同力度敲击小鼓,引导幼儿听辨强弱。3、引导幼儿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现强弱。教师启发幼儿用拍手、拍腿等动作表现轻重不同的鼓声

14、。二、老师演示,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并学习演唱。1、出示米粒。师:今天,小鼓和米粒做游戏,请仔细听,认真看。2、将米粒放在鼓面上,分别用轻重不同的力度击鼓 ,引导幼儿观察米粒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3、出示节奏图谱和动作图谱 ,引导幼儿按“x .x I x x x I x x x x I X |的节奏念以 上两句儿歌。4、幼儿模仿米粒,听鼓声的强弱,边念边表演以上两句歌词,要求在跳的动作上表现出强弱。5、教师示范唱,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6、幼儿当米粒,教室地面当鼓,听音乐边唱边做游戏“鼓上的小米粒“,要求在第三、四乐句上按节拍跳跃,能表现出强弱,最

15、后一句上定格,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各自形象。7、引导幼儿分析、处理歌曲。师:敲得响用什么声音演唱?敲得轻应唱得怎样?小米粒在鼓上蹦蹦跳跳可开心了,我们应该怎样唱?教师和幼儿一起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在声音上表现强弱。三、拓展、创编1、出示纸制动物放在鼓上,引导幼儿讨论:重重敲,轻轻敲,动物会发生什么变化。2、引导幼儿创编新歌:鼓上的小动物“,并能边唱边做游戏。提问“除了小米粒,小动物能在鼓上跳舞,还有谁会在鼓上跳舞?”启发幼儿大胆创编。四、结束活动: 提问“小米粒能在鼓上跳舞 ,还可以在什么地方上跳舞啊?如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促进幼儿的发展“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 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 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 体,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 ,因此知识、技能只是 一种促使幼儿发展的手段。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表现自我 ,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