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

上传人:吴&#****15; 文档编号:190372885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0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0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0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0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修改2010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子,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澄澈(chng) 轻佻(tio) 豁免权(hu) 舆论哗然(hu) B甄别(zhn) 市侩(kui) 软着陆(zho) 温柔敦厚(dn) C苍穹(qing) 未遂(su) 扁桃腺(xin) 拈轻怕重(zhn) D跛脚(b) 菁华(jng) 撂挑子(lio) 大雨滂沱(png) 【答案解析】 D 解析:佻tio(阴平);甄zhn(阴平);着zhu着陆;这个字有四个读音,另外三个分别是,着迷-zho;着数zho(阴平);动词形容词后面的,顺着zh(阴平)。拈-nin(阴平)。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

2、的一项是 A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意。 B我坐在暖烘烘的沙滩上,眺望浩缈的大海,观看为了一块面包而聒噪的海鸥,打量那些在海滩上寻找斑斓贝壳的孩童,尽量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 C初春,周围的一切在闪烁,在融化,大地蒸腾起热气,云雀安详地鸣啭着呼吸着凛冽、砭骨的空气,融雪炫目的反光使我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 D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骛八级,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繁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 【答案解析】 C, 解析:A项中,微言大意微言大义;B项中缈渺 D项中纷繁人世纷繁人事。 下列

3、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她到在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物料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B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 D他性格内向,不善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答案解析】 B。 解析: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语境不合,原文内容与主题无关。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部分”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后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 【答案解析】 A 解析:B、宾语残缺:“解决根本”后加“问题”;C、宾

5、语残缺:“出现了的新型欺诈”后加“手法”。D、“遗存或废墟”与价值不搭配,删去“遗存”。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 【答案解析】 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理解有差异。 (或: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价值判断不同。) 解析:概括文字主要

6、内容的办法:要求考生将一段话中的主要信息筛选出来,概括为一句话。答题思路:时间五四时期;陈述对象新文学阵营和旧文学阵营;陈述内容对“新”与“旧”的不同解释。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 【例1】墨:打底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 (2)舒: 【答案解析】 尘:轻飘飘飞着的小土粒。人类啊,我本不是灾害,应该好好思考出生我的原因了。 舒:舍我其谁?

7、伟大作家的豪言壮语。 尘当甘愿化作微粒在空中飞舞时,就注定要独自承受默默无闻的孤独。 舒舍弃自我看似失去了很多,但那内心的舒畅可能是外人无法理解的。 某校学生会为使更多的同学体验“低碳”生活,接收“低碳”理念,决定组织同学参观世博园“零碳馆”。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拟写一份海报。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100字左右)(5分) “零碳馆”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温压和风压,“零碳馆”能保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环境舒爽。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能将吸收的太阳能在夜间转换为荧光释放,使展馆成为“会发光

8、的房子”。 游客在“零碳餐厅”看到的餐具都是由前晚多余的有机饼干处理而成,使用后将会用于发电和发热,最终剩余品又再加工成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这些创意试图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体验中,逐渐养成“零碳”的新生活态度。 最特别的是,游客将在“零碳馆”领取专属的“二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再“大富翁碳册游戏”中回答50个互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出行方式、里程数,使用的燃气种类,每月的水电煤费用等,最后游客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书”,记录个人一年的“碳排放总量”。 【答案解析】 示例一: 海 报 世博园的“零碳馆”,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是“会发光的房子”。“零碳餐厅”

9、的餐具都是由有机饼干处理而成,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游客将领取“二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回答50个互动问题,最后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书”。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 示例二: 海 报 如果你是个“高碳”消费者,那就去世博园参观最酷的“零碳馆”吧!它没有空调但温度宜人,它不用耗电却熠熠生辉,它用饼干制作餐具,它用游戏输送理念,想做“低碳”潮人吗?想拥有第二张身份证吗?现在就出发!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种应用文,海报是主办单位向公众报道举行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的一种事务文书。海报的正文一般要用简洁的文字写清楚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参加办法等。但本题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

10、”,所以在构思写作时,其他要点可作简化处理,而重点在突出其鼓动性。语言要有亲和力、有鼓动性,而且要实事求是,还要得体、流畅。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8-11题。 中国山水画起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艺术家试图把山水自然搬入自己的居室来赏,来游,他们要使自己的精神走入这图画里。王维有一句诗“枕上见千里”,谋求的就是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所以中国山水画论里就有一个“卧游”的术语。后来中国艺术中出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说到底,就是将无限大的自然山水缩小到人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状态,这也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的结合, 天人合一,物我

11、同一。历代的山水画家都试图在自然山水与人之间寻找这种关系,并在这两者之间大做文章。总的来说,整个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大多脱离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中国山水画中的人往往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山水中的“渔樵”并非真正的渔夫樵人,而是一种精神载体。宗炳有一句话“山水以形媚道”,人只有到山水之中, 从自然的千姿万态里才能领会“道”之真味,所以中国画里的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 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家居生活,然而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此发生矛盾。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是一个很不实

12、际的幻想,那么就有了居室文化的山水艺术,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做这一思想的体现。有人讽刺明代的文人董其昌,说他是“山林富贵两不误”,实际上这是文人生活的一个极好的概括。中国另一特具代表意义的画科山水花鸟画,与山水画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魏晋)产生。花鸟作为审美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与山水相同,属于主题之外的自然、可观外物。然而,花易凋零,鸟为活体,是主题难以把握掌控的东西, 所以就有了花鸟画。 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有余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乃为了哭泣而悲哀的。”在艺术上也有同样的情形,人

13、们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现为绘画的,乃是表现了绘画之后才感到自然的美。换言之,“绘画不是模仿自然,自然是模仿绘画的。”中国的园林艺术是文人将自然仿效绘画的最好例证。 8下面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特征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调生活艺术体。 B强调心中之山水。 C强调艺术模仿自然。 C强调主体之外的自然。 9下面对文章引用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悲哀与哭泣的关系,强调哭泣比悲哀更加重要。 B说明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模仿。 C说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 D说明园林与绘画的关系,强调园林对绘画的仿效。 10联系上下文,解释“卧游”的内涵。(3分

14、) _ 11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3分) _ 【答案解析】 8.B 9.C 10.中国文人通过山水艺术达到身处卧室而畅游大千世界的境界。 11.中国文人用什么方式亲近自然(或“中国艺术如何表现自然”)? 解析:8.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强调心中之山水,从“所以中国画里的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可知。 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说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从末段的首句“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可知。 1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答案区域在第一段,“卧游”是一种艺术理念,是指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 1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要概括文本的主旨,首先要了解的观点态度,其次要找出文章的侧重点。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中国文人(或中国艺术)亲近自然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