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粤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金属性质》教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90372853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粤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金属性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最新粤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金属性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最新粤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金属性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最新粤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金属性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最新粤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金属性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最新粤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金属性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粤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金属性质》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粤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金属性质教案本章内容涉及的主题:(主要涉及三个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 金属的物理特征(包括通性: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差异:密度、硬度、熔 .沸点。)及其应用;常见金属的物理 特性及应用;铝、铜等金属跟氧气的反应;合金及合金的特性、重要性;重要合金;铁及一些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和方法;金属 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物质的化学变化: 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金属与酸溶液、及其 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规律。科学探究:液体药品的取用;金属与酸溶液及其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规律的探究;炼铁基本原

2、理的探究,孔雀石分解产物的探究;钢铁锈蚀因素的探究。6. 1奇妙的金属性质(2课时)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物理特征和常见金属的物理特 性);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及其特性。纯金属的成分、物理性质与合金的成分、性能关系密切,在学习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合金,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善金属的 ,重要性,了解金属与合金的性 能区别,学习几种常见合金,因此,将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放到一课时 ,第二课时学习金属的 化学性质。第一课时金属和合金的物理特征、特性及其应用 一、主要内容金属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合金及合金的特性及用 途。二、学习目标要求(一)

3、知识与技能1 .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和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能说明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物理特 征区别,说明常见金属的具体用途与其物理特性的关系)。(理解)2 .知道什么是合金,知道钢等常见的一些合金。(了解)3 .能比较纯金属与其合金在性能上的区别,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善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理解)4 .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金属或合金的性质与其性能、用途的关系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金属及合金的性质、性能及其应用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 ,发展学生的学

4、习化学的兴趣。2 .通过讨论交流金属及金属制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3 .通过金属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重要作用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三、教学设计思路重点:常见金属及合金的特征、特性及其应用。难点:合金的概念及与纯金属性能的区别。关键:金属及合金在实际中的应用,金属及合金的特征、特性与用途的关系。金属和合金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和使用的金属和合金比较多,因此,教学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出发,结合实物观察、演示,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总结、归纳、概括出金属和合金

5、的特征、特性和用途。教学的基本思路:讨 论交流生活中的金属制品及应用(结合观察金属制品实物)”总结、归纳、概括金属的特征(物理共性)一发现、讨论常见金属的特性 ,介绍“金属之最” 一陈述由金属的品种和性能限制(或对比纯金属与其合金性能差异),引入合金教学一观察常见合金材料(结合图片),讲解合金概念 一观察(演示或图表)部分合金与纯金属性能区别,总结合金相对纯金属的性能改变 ,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善金属特性的重要 性一介绍常见合金一教学小结一练习。新课可采取情景导入,展示一些金属制品实物(或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金属用品),或者提出问题:同学们,看看我们周围你能列举出有什么金属制品?利用学生的生活背

6、景,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这样创设情境,目的是让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 ,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再由学生说出制造这些物品物质的类别(金属),引出章题目,然后再让学生举出一些其它金属制品(包括生活、生产或其它领域的),以感受金属用途之广泛由此提出问题一一金属的用途为什么这样广泛?金属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质使得金属有这么广泛的用途?从而导出节题目。交待本节先来学习金属及金属制品的物理特征、特性。给出节题目和标题一后,引导学生先讨论交流生活中的金属制品及用途,可给出如下思考题:你所知道的一些金属都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或由金属的什么性质决定的)?讨论后,学生回

7、答自己的讨论结果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主要由学生,教师启发、引导、规范)总结、归纳、概括金属的共同物理特征(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并板书,强调这些共性是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物理特征。在讨论和回答过程中,学生一般会提到某些金属的特殊用途和性质,如鸨可用作灯丝、 汞(水银)可用作体温计、锡可用作焊锡、保险丝等(讨论和汇报中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要予以充分肯定)。在概括出金属的共同物理特征后,教师利用学生提出的上述事实讲解金属除了具有上述共同的物理特征之外,不同的金属在某些方面还具有若干.不同的特,可由教师陈述过渡)。性,有的甚至差别很大,从而过渡到介绍不同金属的物理特性

8、。(若学生在讨论和回答过程中没有提及个别金属的物理特性投影“金属在通常状况下特有的若干物理性质”(教科书169页表)。思考:由此表你发现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并回答不同的金属在密度、熔点、硬度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性,有的差别还很大。引导学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归纳几个 补充介绍几种“金属之最”(投影):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一一铝;导电性最好的金属一一银;延性最好的金属钳;“金属之最”。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一一钙;导热性最好的金属一一银;地性最好的金属一一金;世界目前冶炼产量最高的金属一一铁。引导学生说出一些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金属物理特性的实例。如利用铁的熔点高,制 作铁锅、

9、锅炉等;利用铁的硬度大 ,制作刀具、机器零件、车辆、铁轨、轮船等;利用金的 延展性制成项链、金箔等。由金属过渡到合金教学,可由教师讲述引入。例如:化学是从通性来研究每类物质,从特性来研究每种物质的。金属是一大类物质,它们有共同的性质,而每一种金属又有各自的特性。由于金属的奇妙性质,人们利用金属 为生活和社会服务。但是各种纯金属的品种和性能受到一定限制。纯金属的品种和 性能是否可以改造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合金。也可通过实物对比引入教学:展示铝丝(裹露的铝导线即可)和用作门窗的铝合金、纯铁丝和刀具等, 比较铝丝和铝合金、纯铁丝和刀具的强度, 思考能否用纯铝制作门窗, 能否用纯铁制作刀具、机件、铁轨等

10、, 为什么?学生做出简要回答后 , 教师陈述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 , 使用的金属大多数都是金属的合金, 很少使用纯金属。从而引入合金教学。投影几种常见合金制品图片 , 教师就合金的种类、成分做简单介绍 , 然后讲解合金的概念 , 并板书 , 结合具体合金强调合金元素可以是其他金属 , 也可以是非金属 , 可以是一种 , 也可以是几种 , 合金具有金属的特性。观察活动:(教科书 174 页观察活动)【实验 6-2 】( 1 )由实物演示得出“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的结论。【实验 6-2 】(2)由比较教材图(可投影)相关数据得出“合金的熔点比其组分的熔点低”的结论。板书结论。(还可将175

11、页“长话短说”内容投影)教师陈述把金属制成合金 , 改善了金属的性能, 使金属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 强调把金属制成合金的是为了改善金属的性能。教师告诉学生, 生铁、钢都是铁的合金 , 合金元素主要是碳。介绍常见的合金:看书 175 页“几种合金的组分、特性和用途”表。(也可将此表投影)让学生根据此表说出几种合金的成分、用途 ,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阅读:知识视窗教学小结。练习。第二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主要内容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及其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含义、应用;置换反应概念。二、学习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

12、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2初步认识置换反应, 能判别常见化学反应是否置换反应。(理解)3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能设计实验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盐溶液的反应规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的方法。3 .通过金属与氧气、酸溶液和盐溶液反应规律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表达、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展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

13、科学精神。三、教学设计思路重点:金属跟盐酸(稀硫酸)、及其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关键: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活动教科书将金属与氧气、酸、盐的反应都安排为探究活动,考虑到铁、铜与氧气的反应学生已学过,因此可通过复习提问形式处理解决 ,把铝与氧气的反应、铝、铁、铜等金属与 酸和盐的反应作为探究活动内容。教学的基本思路:复习金属及合金的物理特征、特性,并直接导入新课 一回顾镁、铁、铜等金属跟氧气的反应一探究铝等金属跟氧气的反应一探究铝等金属跟稀盐酸的反应,得出活动性镁铝铁铜等结论一探究铝等金属跟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的反应,得出活动性铝铁铜等结论一归纳金属活

14、动性顺序表,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一根据金属与酸或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概括置换反应概念。新课前可提问复习下列内容:1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特征)?举例说明不同的金属在哪些方面具有不同 的物理特性?2 .什么是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性能发生哪些改变?说出几种常见的合金名称及其合金元素。学生回答,教师简要小结后直接导入新课 ,并板书新课标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接着提问下列问题: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细铁丝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加热铜片各有什么现象发 生?写出这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启发学生回忆,现象由学生描述,化学方程式由学生扳演在预设位置(黑板第一版 面)。学生回答后,教师

15、适时概要并板书标题 1.金属跟氧气的反应。接着进行下列探究活 动:教师提出问题:其 他金属能否跟氧气反应?跟氧气反应会是什么情况?演示(有条件的最好安排学生实验)铝片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事先留有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学生描述现象(剧烈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 成白色固体),教师告诉学生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氧 化铝,由学生将化学方程式扳演在前几种金属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下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回顾上面的几种金属跟氧气反应的现象,比较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说明化学活泼程度镁铝铁铜,此处不要花时太多,恰到好处为止,为后面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打下基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上是几种金属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情况,那么这些金属在常温下是否跟氧气发生反应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思考上述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可能会说出铁易被氧化(因为铁易锈蚀),教师给学生补充讲解(启发讨论式的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