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教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90372831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 1相交线5. 1.1 相交线教宇自标1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 .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数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语: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 ,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

2、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 ,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教师提问:我们可以把剪刀抽象成什么简单的图形?学生回答:画成两条相交的直线 ,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 角.教师提问: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发现各对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结论:)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 相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八 % / 位直

3、大系数量关系教师提问:如果改变/ 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他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学生思考回答:只会改变数量关系而不会改变位置关系.师生共同定义邻补角、对顶角: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 ,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教师提问:你同意下列说法吗?如果错误,如何订正?1 .邻补角的“邻”就是“相邻”,就是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补”就是“互补”,就 是这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2 .邻补角可看成是平角被过它的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3 .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也是

4、邻补角.学生思考回答:1、2是对的,3是错的.4 3个应改成: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的概念后,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的直观体验.教师把说理过程规范地板书:C口在右图中,ZAOC的邻补角是/ BOC和/ AOD ,所以/ AOC与/ BOC互补,/ AOC 与/ AOD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AOD=/BOC,类似地有/ AOC = ZBOD.教师板书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三、例题讲解【例】 如图,直线a,

5、 b相交,71 = 40 ,求/ 2, / 3, / 4的度数.【答案】由邻补角的定义,得/ 2=180 / 1=180 40 = 140 ;由对顶角相等,得/ 3= /1 = 40 , Z4=Z 2=140 .四、巩固练习1 .判断下列图中是否存在对顶角.2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哪两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指出下图中具有这两种位置关系的角.错误!cB口,图(2)(2)如图,若/AOD= 90 ,那么直线 AB与CD的位置关系如何?【答案】1 .都不存在对顶角.2 .(1)对顶角,邻补角.对顶角:/ AOC 和/ BOD , ZAOD 和/ BOC.邻补角:/ AOC 和

6、/ AOD , /AOC 和/ BOC, / AOD 和/ BOD , / BOC 和/ BOD.(2)垂直.五、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 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 ,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并能积极主动地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出各类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基本的教学效果. 但是由于对新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 以在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选择典型的例题,详细讲解,指导学生探求 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做到熟练的应用.5. 1.2 垂线(1)教导目标

7、1 . 了解垂直的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 ,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 ,并 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 .2 .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难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性质和画法.教字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的思考: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这些给大家留下什么 印象?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教师出示相交线的模型,演示模型,并能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有关的问题: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 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b

8、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h.JAC教师再组织学生交流,并能引导学生明白:当b的位置变化时,角”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角a是直角是特殊情况.教师补充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角a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b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给出垂直的定义及垂直的表示方法:垂直用符号来表示,结合课本图5.15说明“直线AB垂直于直线 CD,垂足为O”,则记为ABXCD,垂足为O,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图:b教师引导学生分清“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互相垂直”是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

9、,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画图实践,探究垂线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已知直线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1),画出直线l的垂线.找学生上黑板画出直线 1的垂线.教师追问学生:还能画出直线1的垂线吗?能画几条?通过师生交流,学生明确直线1的垂线有无数条,即存在,但有不确定性.师:怎样才能确定直线 1的垂线位置?生:在直线1上方取一点A,过点A画直线1的垂线.(动手画出图形)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教师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将所得的两个结论合并成一个,并板书:垂

10、线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三、尝试反馈,理解新知1 .过点P画射线AM的垂线,Q为垂足.2 .过点P画射线BN的垂线,交射线BN的反向延长线于 Q点.3 .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交线段AB的延长线于 Q点.p.,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学生画完图后,教师归纳: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 四、巩固练习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答案】上述说法中的两条直线均互相垂直.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互相垂直、 垂线等概念,还学习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1、的画法,并得出垂线的一个性质,你能说出相关的内容吗?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能积极主动地提出各种方法解决问题,达到了基本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对新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选择典型的例题,详细讲解,指导学生探求解 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做到熟练的应用.5. 1.2 垂线(2)教字目标:1. 了解垂线段的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2.学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重点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难点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教学费计:、创设情境教师展

12、示课本图 5.18,提出问题: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短?学生看图、思考.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什么最短的知识,还记得吗?问题2:如果把渠道看成是线段 ,它的一个端点自然是 P,那么另一个端点的位置呢? 把江河看成直线1,那么原问题就是怎么连线的数学问题.学生说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数学眼光思考:在连接直线1外一点P与直线1上各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教师演示教具,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如图:在硬纸板上固定木条l, l外有一点P,转动的木条a一端固定在点P.使木条l与a相交,左右摆动木条a, l与a

13、的交点A随之变化,线段PA的长度也随之 变化.PA最短时,2与l的位置关系如何?用三角尺检验.教师引导学生画图操作:学生看图总结,得出结论:(1)画出直线l及l外的一点P;(2)过P点作POLl,垂足为 O;(3)点 Ai、A2、A3,在 l 上,连接 PAi、PA2、PA3,(4)用叠合法或度量法比较PO、PAi、PA? PA3,的长短.教师请同学们与组内的同学进行充分的配合,讨论相应的结论,并选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得出垂线的另一个性质.教师板书: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三、尝试反馈,理解新知关于垂线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垂线

14、段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2)垂线段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结合课本图形(图5.1 9),深入认识垂线段 PO: POl, /POAi=90 ,。为垂足,垂 线段PO与其他线段PAi、PA2,相比,长度是最短的.教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意义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命名.教师板书: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师强调,在图5.i9中,PO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PAi、PA2,的长度都 不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四、提升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错误,请订正.(i)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一点间的线段的长度是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2)如图,线段AE的长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3)如图,线段CD是点C到直线AB的距离.A【答案】(1)错误,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2)正确;(3)错误,线段CD的长是点D到直线BC的距离.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对于垂线段的理解有没有什么收获?是不是学会了如何作 出垂线段?你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呢?教字反思大部分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归纳、交流等活动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并且了解垂线段的概念 ,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 距离的意义,但是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