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修改PPT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90372689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血糖症修改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低血糖症修改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低血糖症修改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低血糖症修改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低血糖症修改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血糖症修改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血糖症修改PPT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 血 糖 症 低血糖症 v定义 v临床表现 v生理及病理生理 v病因 v诊断与鉴别诊断 v治疗 定义 v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 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 合征。 v一般以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2.8mmol/L( 50mg/d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 血糖。 临床表现 一 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 机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肾上腺 素、去甲肾上腺素及一些肽类物质; 表现:出汗、颤抖、心悸、心跳加快; 紧张、焦虑、面色苍白; 饥饿感 临床表现 二 神经低血糖症状 1.头昏、精神不振、思维迟钝、视物不清、步 态不稳; 2.可伴有幻觉、躁动; 3.严

2、重者可有昏迷; 4.反复、严重、持续低血糖发作可导致脑细胞 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如点状出血、脑水肿、 坏死、软化等。 严重程度的决定因素 v程度; v发生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 v机体的反应性; v年龄; 慢性低血糖患者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临床 表现不太显著,以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为主。 几个概念 v低血糖反应 v低血糖症 v未察觉低血糖症 生理及病理生理 一 血糖水平及生理应答反应 v血糖水平降低至4.6 mmol/l时,胰岛素分泌受 抑制 v血糖水平在3.8mmol/l时,胰高血糖素、肾上腺 素开始释放 v血糖水平在3.0mmol/l时,开始出现低血糖症状 v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时,患者

3、出现进行性认 知能力下降 v血糖低于1.0mmol/l时,患者出现昏迷 二 低血糖时拮抗激素和交感神经反应 v 低血糖 A细胞 下丘脑 垂体 + 胰高血糖素 血管加压素 生长激素 糖皮质激素 ACTH 交感神经神经递 质产生增多 + 葡萄糖异生 糖原分解 肾上腺素 + 交感神经活 性 抑制胰岛 素分泌 心输出量(1) 肌肉血管舒张 (2) 皮肤及内脏血管 收缩(1) 升高血糖水平 血液分流到大 脑、肌肉及肝 脏 病 因 一 空腹(吸收后)低血糖症 v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 胰岛素瘤、胰岛增生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症; 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苯甲酸衍生物 异位胰岛素分泌 v药物性:外源性胰岛素、磺

4、脲类及酒精、 喷他脒、奎宁及水杨酸盐 v重症疾病:肝衰竭、肾衰竭、心衰、脓毒 血症、营养不良 v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甲减、Addison病、腺 垂体功能减退症、生长激素或ACTH缺乏 v胰腺外肿瘤 二 餐后(反应性)低血糖 v糖类代谢酶先天性缺乏: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症、半乳糖血症 v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 v滋养性低血糖(包括侵倒综合症) v肠外营养治疗 v功能性低血糖(情绪激动、饥饿、不安 ) v2型糖尿病早期反应性低血糖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 确定低血糖 v依据Wipple三联征: 低血糖症状 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供糖后症状迅速缓解 必要时采用48-72小时禁食试验 二 评价低血糖的

5、实验室检查 v血浆胰岛素测定:应同时测定血糖、胰岛素及C-肽 水平 1.低血糖时血浆胰岛素大于36pmolL,应考虑胰岛 素介导的低血糖症 2.胰岛素释放指数:血浆胰岛素(mUL)与同一血标 本测定的血糖值(mgd1)之比。正常人该比值04,甚至1O以上;血 糖不低时此值03无临床意义。 二 评价低血糖的实验室检查 v血浆胰岛素原和C肽测定: 血糖300pmolL,胰岛 素原20pmolL,应考虑胰岛素瘤。胰岛素 瘤患者血浆胰岛素原比总胰岛素值应大于20 ,可达3090,说明胰岛素瘤可分泌 较多胰岛素原。 v延长(5小时)OGTT试验:鉴别2型糖尿病早 期反应性低血糖 二 评价低血糖的实验室检

6、查 v48-72小时饥饿试验 用于少数空腹血糖降低不明显或处于非发作 期的患者计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 试验前后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浓度; C肽200pmol/L或胰岛素原5pmol/L可认 为胰岛素分泌过多。 治疗 低血糖发作时处理 v轻者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 包、馒头等即可缓解。 v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及时测定毛细血 管血糖,甚至无需血糖结果,及时给予50葡萄糖 液60100ml静脉注射,继以5lO葡萄糖液静 脉滴注,必要时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mg和(或)胰 高糖素O51mg肌内或静脉注射。 v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避免呼吸道窒息。 病因治疗 v空腹低血

7、糖者多为器质性病变,应积极寻找 致病病因,进行针对病因治疗; v药物引起者停药或合理用药; v胰岛素瘤者手术切除; v预后大多良好。 附常见的低血糖症 胰岛素瘤:是器质性低血糖症中最常见原因。 1.其中胰岛口细胞腺瘤约占84(90为单腺瘤,10 为多腺瘤),其次为腺癌,弥漫性胰岛J3细胞增 生少见。肿瘤多位于胰腺内,胰头、胰体、胰尾 分布几率基本相等;异位者极少见,CT、MRI选 择性胰血管造影和超声内镜有助于肿瘤的定位, 最好通过术中超声和用手探摸来定位。 2.手术切除肿瘤是本病的根治手段。 3.不能手术或手术未成功者可考虑用二氮嗪 4.无法手术切除的胰岛B癌或癌术后的辅助治疗,可 应用链脲

8、佐菌素(streptozotocin)或其类似物吡葡 亚硝脲(chlorOZOtocin)。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v患者血中有胰岛素自身抗体和反常性低血糖症,且从未用过 胰岛素,多见于日本和朝鲜人, v与HLA类等位基因DRBl。0406、DQAl。0301和DQBl。 0302有关。 v低血糖发生在餐后34小时,其发生与胰岛素抗体免疫复合 体解离、释放游离胰岛素过多有关。 v可见于应用含巯基药物如治疗GraYeS病的甲巯眯唑以及卡 托普利、青霉胺等。 v本症还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 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等。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效。 反应性低血糖症 v为餐后早期(23小时)

9、和后期(35小时)低血 糖症,也称为食饵性低血糖症。 v胃切除后食饵性低血糖症:因迷走神经功能 亢进,促使胃肠激素刺激胰岛J3细胞分泌过 多的胰岛素,从而导致急性低血糖症。防治 该类低血糖常采取减少富含糖类的食物、增 加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甚至服用抗胆 碱药。 反应性低血糖症 v功能性食饵性低血糖症:患者并无手术史, 常有疲乏、焦虑、紧张、易激动、软弱、易 饥饿、颤抖,与多动强迫行为有关。 v胰岛增生伴低血糖症:患者并无胰岛素使用 史,也无Kir62和sURl突变,无遗传家族史 ,胰部分切除可能有效。 v进餐后期低血糖症:多见于肥胖合并糖尿病 者。拜糖平可缓解其发生。 药源性低血糖症 v胰岛素制剂和磺脲类及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 泌剂的应用 v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和促胰岛素分泌剂治 疗时,应注意合并其他用药时的相互作用, 许多药物如喷他眯、水杨酸类、对乙酰氨基 酚、磺胺甲嗯唑、三环类抗抑郁药、ACEI 等可增强降糖作用,有诱发低血糖的危险。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