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广东A卷)

上传人:吴&#****15; 文档编号:190371842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广东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广东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广东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广东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广东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广东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广东A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修改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广东A卷)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答案解析】 A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Ca2+、Cl-、SO42- B.Fe2+、H+、SO32-、ClO- C.Mg2+、NH4+、Cl-、SO42- D.K+、Fe3+、NO3-、SCN- 【答案解析】 C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KNO3

2、的溶解度大 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B BaSO4难溶于酸 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 C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D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 【答案解析】 B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 B.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 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 【答案解析】 B 某同学组装了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为Al,其它均为Cu,则 A、 电流方向:电

3、极A电极 B、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 电极逐渐溶解D、 电极的电极反应:Cu2+ + 2e-=Cu 【答案解析】 A 常温下,0.2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A为强酸 B、 该混合液pH=7C、 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 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 【答案解析】 D (双项选择题)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B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4、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 溶液变蓝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答案解析】 AD (双项选择题)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甲乙丁 B.原子半径:辛己戊 C.丙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 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答案解析】 BC (15分)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 (1)下列化

5、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_。 A.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 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C.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D.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2)反应是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 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_,1mol化合物II能与_mol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3)化合物II可由芳香族化合物III或IV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但只有III能与Na反 应产生H2,III的结构简式为_(写1种);由IV生成II的反应条件为_ 。 (4)聚合物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结构简式为 _ 。利用类似反应的方法,仅以乙烯为有机物原料合成该单体, 涉及的反应方程

6、式为_ 【答案解析】 (1)AC (2)C9H10 4 (3)或 NaOH的醇溶液,加热。 (4)CH2=CHCOOCH2CH3 , 2CH2=CH2+ 2CH3CH2OH+ 2CO+O2 一定条件CH2=CH-COOCH2CH3+ 2H2O (16分) 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为主反应,反应和为副反应。 1/4CaSO4(s)+CO(g)1/4CaS(s)+CO2(g) H1=-47.3kJmol-1 CaSO4(s)+CO(g)CaO(s)+CO2(g) +SO2(g) H2=+210.5kJmol

7、-1 CO(g)1/2C(s)+1/2CO2(g) H3=-86.2kJmol-1 (1)反应2CaSO4(s)+7CO(g)CaS(s)+ CaO(s)+6CO2(g)+ C(s) +SO2(g)的H_(用H1、H2和H3表示) (2)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H,归纳lgK-T曲线变化规律: a)_ _ ; b)_ 。 (3)向盛有CaSO4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反应于900达到平衡,c平衡(CO)=8.0X10-5 molL-1,计算CO的转化率(忽略副反应,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CO2,可在初始燃料

8、中适量加入_ 。 (5)以反应中生成的CaS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 生C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在一定条件下,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_ 。 【答案解析】 (1)4H1+H2+2H3 (2)(a)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当温度同等变化时,H的数值越大lgK的变化越大。 (3)99% (4)O2 (5) CaS+2O2 CaSO4 (16分) 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3(3.1%)和Mg

9、O(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如下: (注:SiCl4的沸点为57.6,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 (1)向反应器中通入Cl2前,需通一段时间N2,主要目的是_ 。 (2)高温反应后,石墨中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气体I中的碳氧化物主要为_,由气体II中某物质得到水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 (3)步骤为:搅拌、_、所得溶液IV中的阴离子有_。 (4)由溶液IV生成沉淀V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00kg初级石墨最多可获得V的质量为_kg。 (5)石墨可用于自然水体中铜件的电化学防腐,完成图19防腐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 【答案解析】 (1)赶走反应器中的空气,

10、防止高温时石墨氧化。 (2)CO , SiCl4+ 6NaOH = Na2SiO4 +4NaCl+3H2O (3)过滤,调滤液PH AlO2- 、Cl- (4)AlO2- +CH3COOH+H2O =Al(OH)3 + CH3COO- 7.8 (5) (17分) 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molL-1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

11、移的方向和数目:_ 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图20的装置示意图。 图20 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0.1molL-1Fe2(SO4)3/mL 1 a 2 a (2)利用图21(a)和21(b)中的信息,按图21(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 图21 【答案解析】 (1) 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或者相同时间所收集氧气的体积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0.1 molL-1Fe2(SO4)3/mL VH2O2/mL VH2O/mL VO2 /mL 时间/s 1 a b c e d 2 a c b e f 或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0.1 molL-1Fe2(SO4)3/mL VH2O2/mL VH2O/mL 时间/s VO2 /mL 1 a b c e d 2 a c b e f (2) 深 从图a知H2O2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从图b也知2NO2N2O4 反应为放热反应, B瓶中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快,相同时间内放热多,因此B瓶所处温度高,2NO2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