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优质产品基地考察学习报告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90354114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优质产品基地考察学习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建优质产品基地考察学习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建优质产品基地考察学习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建优质产品基地考察学习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建优质产品基地考察学习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优质产品基地考察学习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创建优质产品基地考察学习报告 创建优质产品基地考察学习报告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安排,5月2122日,副市长带领市质监局、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一行10人,到临沂市临沭、费县就创建优质生产基地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组参观了临沭县金正大、史丹利、金沂蒙、常林等4家化肥、化工企业和费县安信、泰森、华新佳升3家木业企业,并与当地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质监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就创建优质产品基地有关经验做法进行了交流和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临沭、费县两县创建优质产品基地的基本情况(一)临沭县“创建全国优质化肥(复混、复合肥料)生产基地先进县”的基本情况临沭县位于山东省最东南部的苏鲁交界处,因濒临沭

2、河而得名。东、南分别与江苏省赣榆、东海两县交界,西、西南与河东区、郯城县相连,北与莒南县接壤,距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足10公里。辖12个乡镇,300个行政村;总面积1038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6.3亿元。临沭复合肥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打造了史丹利、金正大、迈金农、金沂蒙等20多家品牌复合肥生产企业,年生产复合肥达到800万吨,约占全国1/3强。在全县3.2亿元的财政收入中,有1.5亿元来自化肥、化工等企业。据介绍,目前,临沭县已有4家企业6个产品获产品质量国家免检,4个产品获山东省名牌产品,这4家

3、企业的产品占临沭肥料产量九成左右。近年来,该县坚持一手抓监管、提质量、创品牌,一手抓扶持、扩规模、增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全县肥料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企业数量由的56家整合到34家,年生产能力由的450万吨增加到的800万吨,全县肥料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由的35亿元、2.1亿元增加到的83.7亿元、6.2亿元,分别增长139.1%、195.2%。拥有现代化生产线76条,从业人员达2.1万人,逐步由初级产品生产者成长为复合肥产业的技术创新者、专利拥有者、品牌领先者和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者。获得“创建全国优质化肥(复混、复合肥料)生产基地先进县”称号。(二)费县“创建全国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

4、先进县”的基本情况费县地处沂蒙山腹地,总面积1893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565个行政村,总人口93万。,实现生产总值168.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2.1亿元,费县木业从1992年开始起步,经历了自我发展、政府推动、整治整合、质量提升4个阶段,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板材加工企业6931家(其中小旋皮厂6058家,各类人造板生产企业326家,配套企业547家)。年加工木材600万立方米,年产值136亿元,利税5亿元,从业人员16万人,销售收入占全县工业销售收入的60%。人造板外贸出口占全县出口额的40%以上,对财政贡献率达到22%。涌现出28个产值过亿元的木业

5、加工专业村,11个专业木材市场。主要分布以探沂镇为中心,辐射到刘庄、新桥、马庄、汪沟、方城等东部乡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在该县板材业起步初期,由于起点低、准入门槛不高,板材加工方式多为家庭作坊,90%的企业老板以农民为主,产业发展不规范、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质量问题突出。7月12日,临沂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人造板质量专项整治暨创建全国优质板材生产基地”工作,确定了“规范整治、优化提升、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主要围绕“提升、整合、配套、关闭”做文章,三步推动,整治创优。经过近两年的整治,费县的人造板企业各方面有了很大提升。6月13日,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创建全国优质人造板

6、生产基地先进县”。二、两县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成功经验综合两地情况,在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过程中,都走的是先整治、后规范的路子。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加大宣传,强化措施,全面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创优意识。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舆论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对质量整治和创优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专项整治和创优活动。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对整治创优典型进行大张旗鼓宣传,对久拖不办、无证生产的企业公开曝光。通过宣传,提高了企业对整治创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了良好的专项整治和创优工作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针对相关产业数量大、规模小、产品

7、质量差、缺乏有效的监督,市场秩序不规范的情况,两县由县政府牵头,抽调质监、经贸、工商、民营、林业、环保等部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工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及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了责任制,县政府与有关乡镇签订了整治目标责任书,并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标准要求,限期整治,为成功创建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三是以申办生产许可证为抓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检测检验和执行标准“三大技术体系”,规范企业生产和管理,杜绝生产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狠抓了生产许可证办理及产品合格率的提高,坚持以服务促办证,以联合执法保办证,以巡查提高产品合格

8、率。大力宣传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办理生产许可证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提高产品合格率是创优的重要保证。引导企业以争创名牌和免检产品为抓手,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快技术改造,全面加强质量体系控制,实现由数量到质量和品牌的跃升,鼓励更多企业争创国家、省名牌。四是摸清企业底子,分类进行整治。对企业进行分类建档管理,对条件成熟的a类企业在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基础上实施创名牌工程,积极引导他们争创名牌、免检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对条件稍差一点的b类企业,通过督促办证,进行提升改造,完善基本条件,按照国标组织生产;对部分积极性较高的c类企业,走与骨干企业配套的路子,由骨干企业为其提供技术、人员等支持,尽快

9、完善生产条件,获得生存发展机会。对质量意识较差、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提升无望的d类企业,坚决予以停产关闭。(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植骨干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提升产业形象打造优质生产基地,培植龙头企业是关键。在整治过程中,两县把骨干企业的培育、龙头企业的带动作为优化提升的重中之重。如费县,以安信、森工、鸿宇、龙腾、华鑫等企业为重点,推动不具备办理生产许可证条件的中小企业与其标准化配套,在输入技术的同时,由骨干企业对其技术指导,实现企业低成本、快速度扩张。在整治过程中,已有18家企业与安信木业实现了配套、7家中小企业与龙腾木业实现了配套,企业规模迅速膨胀。同时,对重点培植的骨干企业,积极引导争创

10、名牌产品、免检产品。全县已有安信木业、森工木业、龙腾木业、华鑫木业等4家企业被评为市人造板生产基地示范企业,安信木业获得了全市首块人造板山东名牌。品牌效应提升了产业形象,带动了产业发展。临沭县出台了临沭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意见,把创品牌的过程变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质量的过程,以产品的高质量创造更多的品牌,通过企业品牌的集聚,打造“品牌临沭”。目前,全县肥料企业累计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8个、省著名商标5个。山东临沭复合(混)肥产业集群荣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该县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实施名牌战略先进县”称号。(三)强化部门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费县质监部门针对绝

11、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情况,派出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对企业进行质量、标准、计量、特种设备等方面的培训,指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清楚了国家法律法规,掌握了质量管理要求,主动改进工艺,规范标识,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组织生产。为更好的满足企业需求,质监部门还在板材企业最为集中的探沂镇成立了木业监管分局,高标准建立了板材检测中心,承担了原材料(甲醛胶、面粉等)进厂、成品板材出厂检验等工作。全方位的服务助推费县板材企业在短时间内管理水平、获证率、产品质量状况等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临沭县强化了人员培训。先后两次聘请省质检院和省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对全县肥料行业200多名质量管理人员、化验员和标准

12、化检查员进行培训,举办了三期厂长(经理)培训班,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标准体系和计量体系。目前,有23家复合肥生产企业通过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10家企业使用采标标志。建立了临沭县肥料行业管理和发展网站,举办了临沭县复混(合)肥行业发展研讨会、全国控释肥研究与运用高峰论坛、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化发展论坛,承办了21世纪中国复混(合)肥质量管理与行业发展研讨会,通过专家报告、论坛交流、发展研讨,帮助企业家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水平和决策能力,为全县复合肥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三、当前我市创建优质轴承生产基地存在的问题轴承产业作为我市八大特色产业之一,至今已有50余

13、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发展成为以烟店、潘庄、唐园三个乡镇为中心,辐射全市及周边县区,市场发达、规模突出、配套齐全、业户众多的产业集群,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工业)产业集群”。现有加工生产企业1120家,轴承经销户1.2万余户,从业人员6万余人,形成了轴承钢、轴承钢管、轴承锻造、机加工、热处理、轴承组装等专业化分工明确、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链条,可生产09类和非标轴承等十一大类,5000多种型号的轴承,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烟店轴承市场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7亿元、利税11.4亿元。从我市的轴承产业来看,和临沭、费县两县特别是费县创建优质产

14、品基地前相比,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如加工单位数量大,规模小等,但要成功创建优质产品基地,面临的困难不少:一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尽管目前我市轴承加工生产企业达到了千家以上,但没有一家真正的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从临沭、费县两县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情况看,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创建优质产品基地困难较大。二是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自主品牌不多。目前我市轴承企业有注册商标42个,其中山东省著名商标2个。但许多企业满足于用其他企业品牌“借鸡生蛋”,一些企业虽然也创出了一些品牌,但知名度不高,没有做强做大,没有形成品牌,没有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名牌产品。三是企业间协作化程度还不够高。目前我市规模以上轴承企业普

15、遍存在生产能力大而全现象,虽然个别企业开始走专业化生产路子,如只生产轴承内外环锻胚、车胚、内外套圈,有的只搞热处理加工,但总体协作程度还有待加强。四是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尽管经过多方努力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我市轴承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宣传力度不够,“烟店轴承”质量较差的印象仍未彻底改变。五是缺少资源整合提升和综合整治的总抓手。临沭、费县两县在复合肥和人造板优质基地的创建中,都把生产许可证的办理作为总抓手,整治时因为标准统一,工作较为容易。但目前轴承未进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内,我市在下步的整合过程中,缺乏一个总的抓手,成为下步资源整合提升和综合整治最大的难题。四、创建省

16、优质轴承生产基地的几点建议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对提升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知名度、号召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企业走以质取胜、品牌发展的道路,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省政府已经下发了关于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意见(鲁政办发22号文),要求在全省大力开展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我们应抓住这一良好机遇,采取得力措施,争取尽快把我市创建为全省轴承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一)强化领导,加大宣传和整合力度成立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领导小组,出台创建规划,制定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责任。烟店、潘庄、唐园等有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市政府要与相关单位、乡镇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职责,任务目标,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同时,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对轴承质量整治和创优工作的重要性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