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总结3【新模板】

上传人:君**** 文档编号:190335267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局总结3【新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保局总结3【新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保局总结3【新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保局总结3【新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保局总结3【新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局总结3【新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局总结3【新模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保局总结32021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遵循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重的原则,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维护权益为己任,以生态县建设为抓手,以环境污染整治为重点,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监管,着力服务发展。各项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县环境质量稳中有升。一、以创促建,确保生态县建设显成效(一)完善制度,明确责任。一是委托丽水学院编制青田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修编青田县生态建设规划。并根据2021年度青田县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书,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了2021年度青田生态县建设工作任务表和评分标准,并将工作任务按时分解至全县各个相关乡镇和部门,将责任书下达至53个

2、乡镇和部门,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二是将生态县建设工作纳入2021年度乡镇共性目标考核实施意见中,考核分也从2021年的0。5分提高到今年的2。4分。规定对生态建设造成不良影响的,严格追究相关单位责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各责任单位政绩的重要依据。(二)全面推进,狠抓落实1。生态乡镇创建有新突破。2021年我局与县发改局组织开展了各乡镇生态建设规划修编和报批实施工作;与县卫生局组织开展了针对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的乡镇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举办了省市级生态乡镇材料申报培训会,专题指导申报材料的准备。2021年,全县31个乡镇完成了生态乡镇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高市乡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

3、章旦乡、汤垟乡完成了申报了省级生态乡镇;万阜乡、季宅乡、吴坑乡、贵岙乡、小舟山乡完成了市级生态乡镇申报;出台了青田县县级生态村创建管理办法,命名了第一批54个县级生态村。并组织了省级绿色社区申报工作。2。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新成效。开发区江北区块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准备投入建设;中部组团污水处理厂,已开展前期工作;现已完成了浙江陈明钮扣饰品有限公司、青田同心污水处理管理有限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设施建设与验收,至此,我县共完成了5家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3。农村环境治理工程有新进展。一是开展集中式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我局在年初会同县农办和规划设计院,对条件成熟的乡镇开展了实地调研考察,

4、并分批列入建设计划,目前已有5个乡镇开始地形测量和管网设计。其中高市乡、章旦乡已施工建设。二是开展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在县党校为有“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任务的乡镇村领导干部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知识培训讲座。同时,绘制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通用设计图纸,供各村结合实际施工。并赴实地,指导设计、施工。为了切实保护好鼋保护区,今年与监察大队对保护区开展了整治行动,目前保护区内的6艘采砂船、2个岸上采砂点已全部拆除或撤离鼋保护区。4。生态环保专项资金有新保障。2021年通过多渠道争取各项专项资金,积极为乡镇、企业争取中央、省、市、县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目前,已获各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800多万。下

5、达了生态乡镇创建、规划编制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资金,共计440万。二、治旧控新,稳步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一)抓好减量,确保完成减排任务。根据减排进度要求,2021年我县以两项主要污染物比2005年削减12。5%为目标。通过制定计划,分解任务,狠抓落实,充分利用工程减排、结构调整减排、监管减排等手段,顺利推进11家企业的减排计划,经县本级核算全年消减CD400多吨、二氧化硫近200吨。(二)夯实基础,提升污染源管理水平。2021年我局顺利完成全县医疗废物、工业企业危险固体废物、放射源、持久性有机物的摸底调查;确定了危险固体废物排放的重点监管企业,为今后的管理与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三)严格审批,控

6、制增量。2021年,我局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实施青田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将生态环境功能区符合性作为审批基本原则,实行入园企业审批联席会议制度,注重引进符合产业政策、带动性强的优势企业。一是严把新建项目审批。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防止“边减边增”,环保局通过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管理制度,对不符合功能区规划审查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既防止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又形成了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新型产业体系和“低投入、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新增长方式。全年共审批新建项目190个,其中报告书与报告表共44个,登记表146个。“三同时”验收率

7、为81。33%,比08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二是严格项目审批程序。我局基于“为民、便民、利民”的出发点,为让民众一目了然,明白审批程序和办理环节,公开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的有关办理程序、所需资料、环保部门的审批权限和时限等内容,向每个申请人书面告知,并严格执行。三是积极推进公众参与机制。为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新建项目在环评阶段进行公示,征求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涉及环境敏感项目,书面征求周围群众意见,再经经办人员到现场勘察,逐个核实。重点审批的项目在青田主要网站、报刊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既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又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了因环保审查失误而产生矛盾纠纷。四、围

8、绕监管,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整治2021年环境监察大队积极开展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和“811”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年共出动人员1288人次,检查企业368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39家,其中责令停产25家,罚款83。3万元,征收排污费321。9万元。(一)围绕日常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为确保环境执法取得实效,2021年我局以瓯江沿线和菇溪流域整治为本年度监察工作重点,将以下内容列入日常环境执法的范畴:1。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未执行“三同时”或擅自扩大生产规模的建设项目;2。重点检查行业包括:电镀、化工及非法加工点;3。不能稳定达标或生产能力超过污染物处理能力的企业;

9、4。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经常存在偷排、漏排的企业。并采用突击检查、夜间、节假日巡查等错时检查方式,以为集中式工业园区绘制雨污管网图的方式,强化执法力度,弥补环境监察工作基础薄弱的缺陷。(二)围绕专项行动,强化环境监察2021年我局以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开展工作。一是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行动期间,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区内“两高一资”企业、钢铁企业、饮用水源保护区、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专项检查。二是根据环境污染整治“绿剑”一号行动,对全县范围内涉及表面处理的企

10、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重点是摸清电镀、氧化、磷化、酸洗等企业的污染整治情况,督促企业落实各项整改措施,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三是根据“绿剑”二号行动,对违法案件、挂牌督办案件进行后督察,重点检查各违法案件的整改落实情况。四是根据“绿剑”三号行动,采取交叉对口检查的方式,对县控以上企业、工业园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的环保情况实施全面检查。(三)围绕重点区块,加强环境整治。1。加强经济开发区环境整治。一是强化园区环境监管。出台了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完成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规划编制并通过审批,提高入园项目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健全应急系统建设。二是深化“三废”污染整治。园区

11、内行业门类众多、复杂,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等“三废”污染物复杂,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因此,对金属冶炼行业、制革行业、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的处理设施进行深度改造或集中处理;对皮鞋制造行业产生的有机废气及固废等进行先试点后整治;对青山钢管有限公司、亚泰制革有限公司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完成宏庆祥铜业有限公司废水治理设施建设以及青山钢铁有限公司冶炼粉尘治理,并通过验收,现已投入使用。三是全面推进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了金属表面处理业日处理1500吨的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日处理10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年底将开工建设;园区市政污水收集及管网改造正加快推进;固废收集和

12、处置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四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IS14000体系认证工作,促使排污企业由被动地进行污染治理和接受监督,转变为企业积极自律行为。青山钢铁、亚泰、联桥、宏庆祥四家公司都已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推进菇溪流域环境整治。2021年以瓯江流域、菇溪流域为监察重点区域,对沿江的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了瓯江花岩头、菇溪黄坦交接断面水质达标。并与丽水市环境监察支队、温州市环境监察支队、永嘉县环境监察大队共同制定了菇溪流域环境联合执法实施方案。并结合青田县菇溪流域环保整治工作方案,在县政府的牵头下,联合工商、电力、水利、砂石料公司、当地乡

13、镇政府等部门,对菇溪流域企业开展综合整治。要求企业在自查的基础上完善环保设施,强制取缔了两家非法炼油厂与一家清洗油桶加工点,拆除了5家钮扣厂的抛光桶,并携手企业筹集资金对菇溪河道进行清理。菇溪流域的整治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四)围绕社会热点,化解矛盾纠纷环境信访工作是环境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重要手段。全年共收到群众信访件262件,其中来访20件,来电举报187起,来信55件,现已全部办结,结案率达百分之百。针对鹤城投诉油烟污染大幅度增加的情况,实施重点监管,一方面通过重点检查环保设施落实情况,积极督促业主停业整改;另一方面通过“检查+走访+调解”的模式,积极化解矛盾

14、,防患于未然。既维护了居民的切身利益,也维护了社区安定和谐的氛围。(五)围绕工作难点,强化排污费征收2021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排污费征缴形势异常严峻。为此,我局以积极创新机制为突破口。一是增强深度。通过实施排污费征收公告公示管理制度,以及在温溪开发区实施就地缴纳排污费制度,优化了对企业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排污费缴纳。二是拓展广度。面对压力,我局积极拓宽排污费征收渠道,其中以开展阀门业、建筑业的排污费征收工作为重点,使建筑业的排污费所占的比例增加到30%以上。并且顺利开展了对我县砖瓦制造业的排污费征收工作。三是加大力度。针对东源与高湖,两镇阀门企业高度集中的情况,我局积极联合阀门协

15、会,采取上门协助申报征收的办法,完成了全县100多家阀门企业的排污费申报、征收工作。既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树立了环保服务企业的新形象。五、聚集合力,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能力今年,我局围绕“定点准确、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上报及时”的原则,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常规监测、监督监测、委托监测、调查监测等各类环境监测工作;完成了水站、气站的运维及相关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布;开展了环境质量现状专题调查,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编制等多项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2021年,共取得有效数据18885个。完成了8个地表水断面共12个点位的监测,共获得有效监测数据2524个,小旦、黄坦交界断面单次测定值与

16、年平均值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县城集中供水饮用水源地单次测定值与年平均值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县控以上常规断面年平均值达标率100%;完成了县城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音、功能区噪音监测,共取得数据418个;完成污染源监测50家(次),取得数据397个,其中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达标率为100%;完成委托监测27次,共取得数据2665个;开展了菇溪流域水质现状、农村饮用水以及瓯江总氮调查,共取数据548个;有效地完成了陈山埠水自动站、青田二中气站、建设大楼气站的维护工作,确保陈山埠水自动站有效运行297天,取得有效数据9871个,有效数据获取率达到96%。确保空气站有效采样365天,共获得有效数据2157个,其中空气质量为优的232天,为良的240天;并完成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75篇,完成了青田县环境监测双月报与县城空气环境质量日报的编制与发布。六、统筹兼顾,逐步夯实环保基础(一)污染源普查顺利完成污染源普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