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分析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0313835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分析 摘要: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德育意识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随着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有效凸显,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当下初中语文教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此,笔者针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策略引言“德者,才之主”,千年之前文学大家司马光就阐释了德与才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在社会竞争中取得长远发展。因此,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将

2、学生的知识教学和德育教学有效结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具体现状分析(一)课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师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者,是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掌舵人”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于传统影视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师在课堂中多是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没有深入分析语文知识和德育教学之间的联系性,这种滞后且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强化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也并未得到有效彰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育教学的有效实施。(二)学生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在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并未对德育教学产生重视,存在一部分

3、学生已经逐渐适应传统语文教学观念和方式,其主观认为语文成绩远远要高于语文本身。再加之,教师应试化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德育教学并不能有效落实于语文课堂中。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的探究(一)强化教师的重视程度,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主导者,也是为学生普及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基于此,相关初中院校要不断强化教师对于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有效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师对德育教学观念的有效转变,使教师能够进一步意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教师能够有效完善课堂教学体系,

4、通过将德育教育理念有效的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来,使学生能够在构建语文知识体系的同时,有效的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二)完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能够进一步将德育教育落实于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掌舵人”的作用,对自身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创新和优化,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要将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挖掘语文知识中的情感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意识及道德意识,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

5、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和实际学习情况,来合理分配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参与探讨和交流,分析作者杜甫在这篇诗词中所要体现的中心思想。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学生能了解诗人杜甫在年老多病、异乡漂泊的环境下,能够悲悯寒士,忧国忧民的境界,从而使学生能够透过文章表层含义来深入挖掘内在的情感意识,从而使教师能够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三)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是课堂教学重要的参与者。在素质教学理念的背景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有效彰显,

6、极大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体系。基于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需要建立在以学生为核心主体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由传统被动式接受知识变成主观探索知识,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情感因素,同时还要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教学互动,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来促进德育教学有效落实于语文课堂中。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进行阅读和朗诵,在结合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学生实行合唱式朗诵,鼓励学生课堂实践朗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于文章中所涉及到到

7、邮票、创票、坟墓、海峡等实物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诗人余光中对祖国的殷切怀念和人生的漫长旅途,从而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进一步提升。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使德育教育有效的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强化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善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推动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参考文献1马晓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42.2吴蕊.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34.3颜志礼.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126-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