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20000,[精选]

上传人:u**** 文档编号:190313297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20000,[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马哲20000,[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马哲20000,[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马哲20000,[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马哲20000,[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哲20000,[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20000,[精选](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终极关怀的概念及性质2.1.2 哲学与终极关怀哲学是一种终极性思维,总是试图做出终极的说明或规定,给人的精神生活以一种理智上的终极关怀,也总是把自己的结论看成是不可转移的终极真理。哲学的终极关怀是宇宙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统一。人类自从拥有了语言,就置身于一个意义世界中,意义源起人能够把自己从自然之网中区别出来的主体性活动,人类文化是对意义世界的创造与追求。人是透过意义世界来看待宇宙与人生的。哲学对终极价值的追求,首先是以对宇宙的终极存在的探寻为前提和基础的。168早期西方哲学特别是古希腊哲学的突出特征是宇宙意识的萌发,古希腊先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宗教神话,而是逐步走上理性思维的道路,热衷于寻

2、找宇宙的终极原因,追思人类存在的最高意义。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形而上学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形而上学的核心就是本体论问题。本体论的魅力在于追求“终极存在”,这既是由人类思维的本性决定的,又突出地体现着人类哲学思维的超越性特征。2183本体论的复兴或重建,是哲学观的自我调整与变革,是哲学发展中的又一次否定之否定的升迁。本体论的沉浮取决于并反映着哲学观的演化。本体论问题是人自觉提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问题,是哲学思维的第一个自觉形式。2177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本体问题等价于哲学问题,本体论成为哲学的主体内容和基本形式。哲学如果放弃对本体论的追求,人的灵魂就会丧失来自于本体的寄托,无法忍受无终极

3、意义的茫然。现代哲学回复到本体论问题的研究,则是人的宇宙意识日渐强化的最明显标志。人类历史不仅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且还是一个自我意识和自我创造的过程。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的反思与确证,并通过这种反思与确证,揭示人在宇宙中的价值。哲学对宇宙终极存在的追问,归根到底是对人类自身价值的终极性探求。走向人的心灵、走向自我,发现生命与存在的价值,这是哲学的意义。2185所谓自我意识,即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不仅存在着,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价值。正如卡西尔在人论中所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动摇过,它

4、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16因此,人类的生存意义就是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并实现自由本质的主体价值。人的自我实现过程就是不断地从有限走向无限的过程。哲学总是在终极的意义上讨论世界的存在与人的存在,而对存在的考察则内在地引向世界的统一性原理与发展原理。追问世界的统一性原理与发展原理,当然也属于广义的认识过程,但已不同于经验领域的认识,而是指向智慧之境界。2187哲学的功能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问题是一个自我意识问题,是“精神生活”与“安身立命”的问题。而所谓“安身立命”就是“终极关怀”,即实现一种境界、完成人的使命、关注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哲学作为对智慧的热爱与

5、追求,表现为对精神家园的真诚渴望。哲学从根本上洞察宇宙人生。对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终极性关怀,追及生命之永恒,这是哲学探求的最高目标。来自哲学的终极关怀,使思考人生最高的和最终的问题有了可能。2188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震撼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17人类的心灵被星空震撼,这是人类的宇宙意识;被道德法则震撼,则是人类的自我意识。宇宙意识与自我意识二者统一于哲学意识,是哲学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哲学意识在向我们昭示着永恒不灭的生命意义,哲学的最高目的和本真需要是人本身。其实,进一步论证,哲学的智慧境界是人无法回避、必

6、须面对的终极关怀,也是对人的“真实”的价值追寻。哲学境界是人的思想追求,人是思想性的存在,人通过思想将自身的活动作为思想对象加以反思,从而为自己的活动确立依据,人的全部思想活动都是人创造意义的过程,而哲学境界则是人生意义的集聚。185从根本上说,哲学境界提供了对哲学自身性质的解答,是对人的真实全面性规定的解说。哲学的本性和人的超越本性是一致的。人的超越过程是人的否定过程,也就是哲学的批判过程。确立哲学情境,对日常生活就是超越。哲学境界体现了批判精神,而自由精神则是哲学境界的主旨。哲学境界的自由精神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人性固有的内在尺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写照,哲学境界所追求的生命之永恒,就是从

7、自由的角度丰富人与自然的关系,促成生命活动的圆满,提升人的精神品味。2190总之,哲学的宇宙意识探索世界的终极存在,哲学的自我意识探究人生存在的终极意义,宇宙意识与自我意识统一形成哲学的终极关怀。这种终极关怀根源于哲学本体论所特有的寻根意识。从对自然界存在与本质的追求到对人自身存在与本质的追求,形而上学的“本体”是宇宙与人的最高境界与终极目标。187本体作为终极存在与终极依据是不可能在科学思维中获得的,本体亦是个永恒的不解之谜。哲学思维对本体的不懈追求,使人生具有一个终极意义的绝对根基,这一根基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而且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18因此,哲学的终极关怀作为一

8、种超越具体事物之上的关于存在的最一般根据的反映,蕴含着对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反映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深层次的价值思考。马克思哲学的终极关怀确证无论人们有着怎样不同的终极关怀观,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是人的共性和人的天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最本质要求。终极关怀关涉人类活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与人的本质密不可分。马克思给予人的本质以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所理解的终极关怀既是一种具有自成目的性、无限意义性、创造性和给予性的生活效果,又是人类生存发展所指向的终极目标。马哲始终伴随着对人的本质、人的幸福的孜孜追求,在青年时期马克思就曾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

9、。19这充分展示了马克思立志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远大理想。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生活,从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扬弃异化、消除不幸的角度来谈论终极关怀,从而克服传统哲学对终极关怀理解认知的缺陷,为人们正确理解与追求终极关怀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人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进程中生活,并在存在中创造和在创造中存在的人。马克思就是从这种现实的人出发,批判地考察人的本质及其现实生活。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类活动是人的类特性。2096自由自觉的类活动体现了人的谋生手段、生命表现及生命价值实现等多重涵义。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体力、智力等本质力量的确证,人在劳动中按照内在尺度,从自己的

10、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出发进行生产,并最终占有产品为自己服务。人不仅可以按自己的目的、计划去活动,还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地超越现实,从而证明自己的本质。这种创造性劳动是人类生活享受和需要满足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人的发展水平和幸福程度的尺度。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还认识到,人及其活动创造了社会关系与社会本身,社会反过来又成了人发展的限制与条件。因此,要说明终极关怀,就不能仅从类的角度来考察,还必须从社会关系及社会实践出发加以解释。因此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人的社会本质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人的发展有赖于交往

11、的普遍发展。随着生产和交往的发展,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22人只有投入到社会关系中,并使自己一定程度地社会化才能积极地展开他的生命活动,同时形成各种能力实现自身价值。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这两个命题是统一的。因此,人的幸福总要通过个人的劳动得以实现,而个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下进行的,马克思就此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本质的异化现象。 首先是劳动的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只是资本家发家致富的手段,由于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者的劳动和他本身也产生了异化。工人只有在履行最低的需要层次时才感觉自己像人,而在进行生产劳动时却觉得自己像机器流

12、水线一样,工人就此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个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这种劳动就是异化劳动。2091 其次是人与人的关系全面异化。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关系的制造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工人或资本家来自于社会的规定,工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掌控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人们所处的集体是虚构的集体,个人得不到关怀,而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无法在牺牲多数人幸福、最大限度地浪费个人发展的方式中实现。但个人的自由解放与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进程是阻挡不了的。在经历冲突、牺牲、斗争的漫长路

13、途后,历史将指向一个充分发挥人的全部才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美好的社会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到那时,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21294到那时,社会集体是真实的集体,因而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2284在这样的集体中,在自己与他人的交往中,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不仅日益丰富,而且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类的关系都能得到和谐发展,此时人能自由占有和全面控制这些关系,从而获得现实关系的全面自由发展。

14、 由此可见,马克思理解的终极关怀,仍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的本质的完全占有和展开,并将其自由地、充分地发挥出来。要获得终极关怀,必须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的异化,这是前提和充要条件,所以实现人的终极关怀的社会条件是: 首先,克服劳动异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克服资本主义生产的畸形发展,使劳动变成人的第一需要。作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能充分体现人的能动性,成为个人在社会中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们通过生产劳动满足其基本物质需求,并在吃穿用度得到充分供应的前提下才能追求享受和发展。23并且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自由时间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智力和非智力因

15、素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思想道德、生活修养、审美情趣、价值评价等能力的发展,而所有这一切又是实现人的终极关怀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其次,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公共占有是人类获得终极关怀的充要条件。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是造成社会畸形发展的另一个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而全面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在私有制的统治下,使阶级对立达到了极点。因而现代的个人必须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联合体,即抛掉私有制,代之以公有制,让社会财富为劳动者占有,使普遍交换成为个人的需要、才能和享用,同时又是人本身的生产力和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2285这样个人才有获得终极关怀的

16、条件、机会和手段。 再次,消灭旧式分工。人类历史上所形成的分工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它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又导致了人的发展片面化、畸形化,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造成劳动者的畸形发展和单一发展。因为这种分工使劳动主体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被置于一定的活动范围内,被固定于某种单一劳动形态,使人片面化、畸形化发展。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消灭私有制的前提下,才可以消灭这种旧式分工,进而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2290在社会生产中实行自觉的和自由的分工,并且能够自愿交换工种,共同享受社会创造出来的福利,全体社会成员才能真正享有集体的幸福,获得真正的终极关怀。 最后,还需要有主体方面的条件。这就是要充分唤醒个人对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需要和追求,使个人充分认识到获得终极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倡导个人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活动,进行社会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