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浅析[精选]

上传人:u**** 文档编号:190288431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浅析[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浅析[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浅析[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浅析[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浅析[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浅析[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浅析[精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号_ 武汉大学函授本科毕业论文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浅析院(系)名 称:专 业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 教授 年 月郑 重 申 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 日期: 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浅析摘 要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时候,却很少

2、有人关注消费规模的扩大对我国资源、环境和生态构成的压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或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的关系。本文仅对近年来国民物质消费增长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提醒人们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今天,适度消费、过节俭的生活还应广泛提倡。面对当前全球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危机等现状,毋庸置疑,自近现代社会以来,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存在的高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关键词:消费;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目 录第1章消费理论概述5消费的含义及意义5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5消费水平提高与资源环境

3、的关系6第2章广州市居民消费水平分析6食品消费水平分析6生活用水量的消耗水平分析6能源消耗水平分析8第3章广州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与资源环境状况的相关分析9食品消费水平提高对耕地及生态环境的影响9广州人口消费水平下的资源环境利用状况11广州市城乡消费水平对比资源环境状况的影响12第4章促进广州可持续消费的对策措施12总结13参考文献14致 谢15第1章消费理论概述对居民消费模式的认识首先得认识消费。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消费。马克思早就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

4、间都是一样”。因此,消费不仅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理需要,也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我们可以认为,消费是指为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通过“使用、消耗、磨损或享用”企业生产所提供的产品,再生产出全面发展的新人,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促进人口消费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把作为社会经济关系主体的消费者在更高的质量上再生产出来,实现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的消费所表现出来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消费需要行为和过程的不断满足,不仅反映了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且更重要的是实现“以人为本”,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

5、文明与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在当前资源环境日益趋紧约束的现实条件下,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广州资源环境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区的区位条件、自然人文资源、生态环境差别明显,人们活动内容和方式多样化,造成区域发展以及对资源环境影响的差异和不平衡。尤其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数量剧增;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对资源环境利用、影响的强度和总量增加,致使

6、区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被加强。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人口消费水平和生活需求层次亦不同。不同生活水平的人口,即使其人口密度相同,对环境的要求和压力,与环境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我国大多数城乡居民目前的人均消费水平还远未达到满足营养与健康的需要,食物消费增长的空间还很大。在未来2030年,如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够从目前的1 000美元达到5 000美元,而且收入的分配是基本公平的,则全民的食物消费将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国几乎近2/3的人口(主要是目前的农村人口)除口粮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外,其它所有的农产品消费将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增加14倍,奶与奶制品甚至需要增加10倍以上。

7、城镇人口中的低收入户,除口粮消费外各种食品消费至少也存在着近50%的增长空间。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的自然生态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千差万别,人口聚集程度和人类活动类型也各不相同,造成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进而产生了不同层次和总量的人口消费。消费取自自然界,取自资源环境,是资源环境变化的主要终端驱动因素。文章以人口消费水平作为资源环境影响强度的测量指标,以人口消费总量作为资源环境影响总量的衡量标准,基于大陆31个省区人口和消费水平的截面数据,采用单位人及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定量反映了区域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影响的内部相对状况。第2章广州市居民消费水平分析为了使广州市大多数的城乡

8、居民达到营养与健康标准所必需的食物消费,在适当扩大食物进口的同时,人们将不得不在现有的耕地上施用更多的、更有效的化肥与植物生长剂,并对更多的生物种类使用人为干预的基因技术。其结果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且通过长期的食物消费过程最终影响人口健康。之所以至今我们尚未感到主要农产品需求对于供给的压力,农产品市场还主要表现为供过于求,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收入水平仍然很低,仅仅能够满足温饱,大多数广州市城乡居民还消费不起那么多的肉蛋奶、水果及水产品,营养水平远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健康水平,距离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更是相去甚远(当然,我们并不应以发达国家的营养水平作为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所要达到的

9、最终目标)。 3/年,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仅2200m3,仅及世界人均水量的1/4。目前广州市20%的城市供水困难,绝大多数的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我国北方城市超采地下水的情况已相当普遍。为此,一些城市(如北京)已经开始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定量限制,一些缺水严重的城市,用水高峰季节甚至采用每日限时供水。毫无疑问,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与生活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是导致水资源紧张的重要原因。受水资源总量的限制,生产与生活用水总量并不能够随经济发展而逐年增加。近年来政府与企业采取了大量的节水措施以降低农业与工业生产方面的用水量,但与此同时生活用水量却在逐年

10、增长。如表2-1统计所示:未来我国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加的压力,一方面将来自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人口比重的上升;另一方面将来自居民住房与生活条件的改善。另有资料显示,2007年与2000年相比,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已从176m3增加到了214m3,到2001年继续升至218m3。目前城市人口的日平均生活用水量是乡村居民的两倍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即使保持城市居民目前日均用水量不再增长,全国居民生活用水总量也将长期持续增长。表2-1 2007-2011年广州市居民生活用水量与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变化(亿m3)时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全国用水总量居民生活用水总量生活

11、用水所占比重(%)全国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所占比重(%)5591.0 584.0 32.05435.0 592.0 31.05590.0 606.0 33.05498.0 620.0 34.05567.0 626.0 38.0数据来源:来源于国家统计出版社2002年中国统计摘要;从水资源的供给方面看,尽管广州市水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加之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广州市众多的江河湖泊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污染问题。由此也减少了可以利用的清洁的淡水资源。中国是人口大国,如果我国居民每人每年多用一吨水,则全国就要增加13亿m3的总用水量。如果考

12、虑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将从目前的近13亿增加到15.5亿16亿,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将从2007年的37.7%上升至50%,仅全国人民生活用水一项则需在现有供水量的基础上增加2倍。广州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增加,不仅从绝对需求量上对淡水资源构成压力,同时生活用水越多,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就越大,其排放对清洁的水资源构成的污染就会越严重。如表2-1所示: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与人们生活用水量同步增长,且在全国污水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到2007年,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率仅为36%,大量未经处理和处理尚未达标的生活污水流向河流、湖泊和海洋,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源污染,致使污染型缺水城市有增

13、多的趋势。尽管,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节水技术和有关的行政法规来减少单位工、农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以补充日益增大的城市居民的用水量;我们也可以通过在城市中修建中水道,使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重复利用;甚至我们还可以用海水淡化的方式获得部分饮用水。但是,所有这些办法事实上是用其它物质与能源资源来换取更加稀缺的水资源。从未来看,国民节约用水与适度消费,仍是保证13亿人口的大国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广州市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人民生活正在从温饱向全面小康转变,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用能源的数量都在增长。到2001年,广州市的能源消费已达到13.2亿t标煤,比1978年增加了1.3倍。之所以

14、能源消耗没有与国民经济同步快速增长,得益于我国能源利用率的大幅提高。有报道说,广州市每万元GDP能耗从1980年的7.89t标准煤下降到2000年的2.77t标准煤,20年累计共节约和少用能源超过9亿t标准煤。从生活用能源分析,随着人们生活的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表2-2)。表2-2 2007-2010年广州市人均生活用能源的变化情况时间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人均用电(kWh)人均用天然气(m3)人均用煤气(m3)人均用液化气(kg)人均用标准煤(kg)32.5 52.1 93.2 152.60.6 1.9 1.8 2.21.7 2.1 5.2 7.51.3 3.4 5.7 8.5156.6 143.7 157.3 123.5 数据来源:来源于国家统计出版社中国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年鉴2001年;之所以人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