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最近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汇总

上传人:欢****1 文档编号:190118413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最近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原创)最近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原创)最近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原创)最近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原创)最近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创)最近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最近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汇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仅供学习参考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第一单元时、分、秒1、认识钟表: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的最快的是(秒针),走的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公式: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例题:2时=(120)分 3分=(180)秒 600分=(10)时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读数和写数(1)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是有一个0或几个0都不读。(2)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0。例题:1000读作(一千) 2007读作(两千零七)2、数的比较大小(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2)位数相同的数

2、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例题: 1.19999 199198第三单元测量1、认识长度1厘米的长度有(10)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2、公式(1)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2)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3)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1公里3、进率换算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

3、000千克=1吨 1000克=1千克例题:2厘米=(20)毫米 3千米=3000米 2吨=(2000)千克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公式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数=和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例题:65+79=144 919+80=999435-322=113 353-123=230第五单元倍的认识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的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例题:(1)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4、 186=3(2)小兔子是天鹅的几倍? 248=3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特殊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例题:20=0 150=0 260=02、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例题:3331=333 3332=666 3333=999 3334=1332公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3、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例题: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四边形的定义4条直的边和4个角

5、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例题:长方形 菱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5、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例题:长=4厘米 宽=2厘米周长=长+长+宽+宽=4+4+2+2=12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或长2+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

6、步认识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 一。2、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例题: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块,其中的3块是( 4 )分之( 3 ) ,写作( 3/4 ), 它的分子是( 3 ),分母是( 4 )。3、份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4、比较大小的方法: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例题:3/5 3/4 1/3 2/5 5/6 1/64、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和分子相加、减。例题: 1减几分之

7、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在计算。例题:1-5/6=6/6-5/6=1/6 1-2/3=3/3-2/3=1/35、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2 第一单元知识点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8、;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9、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 30分=半时第二单元知识点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3、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数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

10、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第三单元知识点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11、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

12、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第四单元知识点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2、读数和写数

13、(读数时写汉字 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3、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

14、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7、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特别注意:中间是0的退位减法,例如:309-189;1000-428等8、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加数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差+减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特别注意:验算时“验算”别忘了写!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3 一、计量单位以及进率应用1.计量物体的长短时用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1千米=( )米=( )公里( )米=10分米=( )厘米=( )毫米( )分米=10厘米=( )毫米( )厘米=10毫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2.计量物体有多重时用重量单位,我们学过的重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