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课程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 .

上传人:汇****星 文档编号:190108420 上传时间:2021-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新课程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 .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新课程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 .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新课程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 .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新课程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新课程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 .(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小学数学课题组 组长吴毅松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实施已三年,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的理论、理念、标准等,在学习、领悟、观摩、实践中,逐步被我市小广大学数学教师所认同、所接受。一些具有示范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科学、合理、新颖的教学设计,丰富生动,活跃的教学情景,热烈有激情,令人激动的师生、生生互动,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得以彰显。生命、生活、生态、生成的课堂以其光彩,催发了教师高涨的热情和涌动的心潮,以其巨大的诱惑力和蓬勃的生命力,呼唤着广大教师在这块沃土上去耕耘。新课程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教育改革

2、的必然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积极的姿态、满腔的热情去挑战新课程,运用新理念,实践新课堂,培育新成果,是教师的历史使命,是神圣的职责,是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热切期待。然而农村完村小教师们在跃跃欲试中,却发现在他校他人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时代神韵,在自己学校教师的课堂上都显得黯然失色,因而感到困惑,感到迷茫,困难重重。面对课改在农村地区出现的这种状况,我们不能不去深思,在农村完村小课程改革如何开展,能否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则成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1、教师素质与课改对教师要求之间的差距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逐步摆脱传统中的落后教育观念,克服传统中落后的教学习惯和方式,由传授型向探究型,由再现

3、型向创造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这是新课改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的要求,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条件和能力。但从我区广大农村学校,大部分小学教师的基本现状而言,要在短期内实现这种转变,哪怕是基本适应课改的要求,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一是在这支队伍中,受过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的教师并存,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并存,且农村完村小中老年教师还有相当大的比例。经过传统教育成长起来,又用传统教育方式从事教育工作,传统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二是虽已具备教师的基本资格(学历和教师资格),多数教师虽经过职后进修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学历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两者之间的

4、发展并非完全一致,其业务能力却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速度,观念在更新,却缺乏把新理念外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在课改前已经存在的距离,在进入课改后就显得更为突出。三是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很大一部分教师充其量只能扮演好一名传授型和维持型的角色。尤其是新课程的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数学知识,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数学素养,教师在师范学到的数学知识。农村学校的课改实施后,教师们都在积极地实践,但课改实验的推进在某种角度来说如履薄冰,举步维艰。四是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先进地区拉开的差别越来越大,人心思动,人心思变,原有的优秀教师所剩无几,新的优秀教师缺乏补充,农村完村数学教学小缺乏骨干教师的支撑,更加延迟

5、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课改实施效果受到地一定的影响。2、农村完村小基本现状与新教材中存在的差距不可否认,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时代特征,但与农村地区和学校之间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差距,农村学校课改中出现了几种不适应性。(1)对教材中某些素材的不完全适应性从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中,能够反应和符合农村地区,尤其是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生产劳动、生活情景、生活水平、生活环境为素材编制的教材几乎没有,较多地表现出来的是城市或先进地区的东西,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有的接触不多,有的是完全没有认识具有诱惑的东西,既使有也是经过处理后的东西,缺乏应有的真实性。虽然课改提出了结合实

6、际对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整合、拓宽、补充,但有限的师资水平又制约了这种开发的可能。(2)农村现有办学条件的不适应性农村学校远不如城市学校那样优越,先进。简陋的教学设施,落后的教学设备,有限的教育经费根本不可能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得心应手的辅助教学的物质,客观上在教材的使用中也就很难产生出先进教学手段下的教学效果,大量的课堂教学仅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来开展教学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对教材的不适应性新教材的编写在充分体现人文性和时代特征的同时,给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留下了创造的空间,这无疑给教师搭建了展示才华,各显神通的平台,正所谓英雄能有用武之地,对于任何地区的教师来说,既是

7、机遇也是挑战,但对农村地区的很多教师而言,在这种难得的挑战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传统教育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所表现来的,或是内容与形式的不和谐,或是流于形式,或是穿新鞋走老路,长期依赖教材,依赖参考书,甚至依赖教案来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新教材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新教材留给老师们的创造空间,使一部分教师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奈。(4)农村学校学生的不适应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是学生自主性、独特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动表现,许多观摩课、示范课,展示出令人欣喜惊讶的情景,许多案例中描述令人感动的情节,充分地显示出新课程的巨大魅力来自于城市和中心地区学校课堂上的惊喜,让农村地区学

8、校的许多教师在兴奋之余时,更多的却是望而兴叹,自感望而却步。农村天地之宽阔,资源也十分丰富,但内容却远不如城市精彩,农村孩子生活的环境、背景,所能感知的事物与城市相比较相差甚远。同样的教材或某一个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地区学校的课堂上不可能演绎出同样的效果,在农村学校更是如此。农村孩子的生活经验和记忆中几乎很少有过城市孩子的经历和体验,也就不可能产生出城市孩子的那些生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教材的倾向性增加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孩子对新教材适应难度,在教材面前,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发展不在同一个起点上。(5)教育环境的差距农村地区人口的居住较为分散,办学规模较小,编制较紧,

9、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学科教研的群体氛围,教师基本上成了非课改意义下的“综合型”和应付型教师,教研、科研开展起来力度不大,效果不佳,对课改难以形成较强的推动力。教师兼职学科多,且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中,专职不专业,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心理压力大,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种状态下的教师会释放出多大的课改热情就可想而知了。因农村条件的限制,学生在信息的获取上其方法、途径、渠道、手段以及信息量等均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虽然农村拥有城市无法开发和利用的信息资源,但具有时代精神、时代水平、时代特征的信息就显得十分贫乏。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也远不如城市学生

10、。教师、教材、学生教育教学的三个要素和其它方面与课改之间存在的问题,已经构成了对课改实施的影响,严重地阻碍了农村课改的推进。分析这些影响农村新课程实施的因素,我们认为,农村课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课改的成败与否,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农村地区学校中实施课改,除了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外,而根本问题是教师的自身素质的问题。教师素质普遍不适应课改的需要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不论何种原因,要想方设法地实现教师素质尽快适应课改的需要,才是保证和促进课改顺利、有效地发展的当务之急。探索和研究适合农村学校教师素质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与组织形式、培训方法具有十分重要

11、的意义。为此,我们从目前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通过健全和完善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入手,提高教研组工作质量,促进数学学科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保证农村完村小的新数学课程实施顺利推进。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预期目标(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农村小学教研组工作现状研究;、新课程下的学科教研组组织形式研究;3、新课程下的农村教研职能研究;、农村学校数学教研组校本活动形式和内容研究;、农村完村小教师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二)研究目标1、总结探索具有本市特色的农村完村小教研组建设的经验;2、发现和总结推广本市农村学校有效教研的活动模式;3、通过农村学校教研组活动,建立有效的教研工作评估机制和制定

12、相应的评价标准;4、建立和形成新课程下的农村学校小学数学以师为本的学习、研究、培训的良好氛围;5、总结形成具有本市特色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模式。(三)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农村学校校本培训教材、有关案例、有关音像资料等。三、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访谈法,辅之经验总结法,集体讨论法、专家咨询法及文献法等,在研究中总结,在研究中改进,在研究中不断完善,在研究中及时推广,把点上的成功经验在全市其它学校应用。在具体操作中,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总结本市学校的成功做法;调查法:调研了解不同层次农村学校的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做法;文献资料法:学

13、习和借鉴先进地区、兄弟县市的经验,通过对有关统计数据的分析,了解和摸清本市农村小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观察参与法:研究者参与亲历有关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培训等过程,感受农村学校教研工作的特点与难点,与学校领导、教师一起探索、总结成功做法,解决学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研究工作的准备1、组建研究小组。由教研员,学校领导,农村骨干教师组成研究组,这些同志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层次学校,使研究组成员有一定代表性。2、确定研究学校。选取全市四所有代表性的农村完村小和一个学区、一个乡镇作为研究对象,保证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开展前期的调研,为课题研究摸清基本情况。4、根据总课题的研究方案,制订研究计划,撰写课题研究方案。(三)研究过程1、制订研究方案。 200.1200.3、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20.32007.63、实验总结、评价阶段。 207.2007.9四、研究组成员(见下表)姓 名课 题 内 分工吴毅松完村小教研组长培训与农村完村小骨干教师培养研究陈百坤农村完村小数学教研网络建设研究张东飚完村小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研究王金华完小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研究陆 军村小教师教研的形式研究王国华农村小学主题式教研活动内容研究陈钱勇教研载体的创设与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二0六年三月吴毅松执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