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明朝皇室的奢侈生活:紫禁城地砖造价赛黄金!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90041134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朝历史】明朝皇室的奢侈生活:紫禁城地砖造价赛黄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明朝历史】明朝皇室的奢侈生活:紫禁城地砖造价赛黄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朝历史】明朝皇室的奢侈生活:紫禁城地砖造价赛黄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历史】明朝皇室的奢侈生活:紫禁城地砖造价赛黄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朝历史】明朝皇室的奢侈生活:紫禁城地砖造价赛黄金!人们形容繁华盛世的大场面、大仪式时,会赞叹地写道“树裹织锦”、“金砖铺地”, 原本理所应当地认为那是一种写作手法,但当人们见识到皇宫里有数不尽的金银珠宝、数 不尽的古器珍玩后,才恍惚觉得书中的描写是不是真的有些夸张紫禁城啊,将天下的 财富都集于一身的福地,是否真的拿金砖在铺地呢?用砖铺地,不是修建紫禁城时创建的传统,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人 们在建造房屋时,就开始用砖铺设道路到了明代修建紫禁城时,皇帝不惜重金也要打造 恢宏壮丽的宫殿建筑群,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哪怕是踩在脚下的路,都是需要装点修 饰的对象,实际上,皇帝的要求也的

2、确达到了。紫禁城的金碧辉煌只能让百姓们望而止步, 于是,民间便流传着“紫禁城的地都是用金砖埋的”这样的传言,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不 可能是真的,紫禁城那么大,如果真用黄金铸被铺地,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虽说紫禁城铺地的不是“金砖”,但也不是一般的被,而是一种看上去光润似墨玉、 踏上去不滑不涩的方砖。明代在营建紫禁城时,铺地所用的细破都是苏州等五府烧造的,因为苏州等地位于大 运河旁,土质细腻,含胶体物质多,可塑性大,澄浆容易,制成的砖质地密实,而且,制 成之后,可就近利用运河水运到北京。这种砖的制作工艺非常的复杂,根据明代宋应星所 著的天工开物中的记载,此砖要经过二十多道复杂的工序,按照正确的顺序才

3、能铸成。 首先是选取“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的泥土作为原料,经“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 成稠泥”,叫做练泥。泥练好后,填满木框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 之”,然后将破坯阴干,入窑烧制。此砖制作起来复杂,烧制时的工序也是极为复杂。据明代时,在苏州主持制砖的工部郎中张向之所写的造砖图说中,可以看到此砖 入窑烧制的情况:入窑后要以糠草熏1月,片柴烧1月,棵柴烧1月,松枝柴烧40天, 凡130日而出窑。还没结束,出窑后还要在特制的桐油中浸泡百日,这样才能制作完成一 批金破。当时,金石专主要有1尺7寸、2尺、2尺2寸等三种型号。此砖在铺设过程中,要求更为严格首先进行砍磨加工,以使境好后

4、表面严丝合缝, 即所谓的“磨砖对缝”。然后抄平铺泥、弹线、试铺,最后按试铺要求坂好、刮平,浸以 生桐油,才算完成。根据清代官书工程做法上规定,砍磨2尺金砖每一工只能砍3块。 而坂地时每瓦工1人、壮工2人,每天只能坂5块,可见铺设工程的细致程度。仅仅是为皇宫铺地的砖,就如此讲究,倒也不难想到为什么会称之为“金砖” 了。一 种说法认为,是由于此破端正完整,颗粒细腻、质地密实,颜色纯青,敲起来有金石之声, 所以叫“金砖”。也有人认为,由于此砖只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所以叫 “京敏”,之后逐步演变为“金砖”。无论是哪种原因,此被凝聚了那么多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耗费了如此多的人力与物力,的确是不能用黄金轻易计算出的。如果从这个意 义考量,称其为“金砖”,乃实至名归。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