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教案_7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89911189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教案_7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教案_7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教案_7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教案_7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教案_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教案_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探究目标:1 .初步认识中和反应及其实质,能准确判断所给反应是否是中和反应。2 . 了解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3 .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学会借指示剂判断物的之间是否发成化学反应4 .能列举一些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事例。【探索导航】:远航准备:复习碱的通性:1 .常见的碱中,、,易溶于水,微溶于水,其 他碱如Cu(OH)2、Fe(OH)3等不溶于水。(详见教材P127附录四)2 . NaOH、Ca(OH)2等碱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 ,这是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的原因。3 .碱的通性(1)碱的稀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所以碱的稀溶液都能使紫色石

2、蕊试液或红色石蕊试纸变成 色,都能使无色酚酗:试液变成 色。不溶TIe碱(填“能”或“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可溶性碱+非金属氧化物一-盐+水2NaOH + CO2= W2CO3+ H2O请写出NaOH与SO2、Ca(OH)2与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碱+酸一-盐+水请写出 Ca(OH)2与 H2SO4、 Fe(OH)3与 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O(4)碱+盐 新盐+新碱注意:反应物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条件:至少生成一种沉淀(俊盐和碱的反应 除外)。2KOH + CuSO4= K2SO4+ Cu(OH) 2 J请写出 NaOH 与 CuCl2、Ca(OH)2与 Na

3、2CO3、NaOH 与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o4 .两种化合物相互 ,生成 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如上面所述碱和酸的反应、碱和盐的反应以及前面所学的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酸和盐的反应等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而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因为没有相互交换成分,故不 属于复分解反应,这一点请同学们切记!【书海导航一】认真阅读书本P47-49。、中和反应认真阅读课本P48 “活动与探究”的实验过程,填写以下实验纪录与分析:1. (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儆试液,溶液呈 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此时溶液呈 性,pH 7 ;此时溶液中的粒子有(2)当逐滴向烧杯中滴入盐酸

4、并用玻璃棒搅拌至溶液刚好变成无色 时,溶液呈 性,其 pH 7;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 ,溶液的温度 ;此时溶液中的粒子有。(3)将(2)所得的少量溶液于一试管中,继续滴人盐酸,溶液呈 色,溶液呈 性,pH 7;此时溶液中的粒子有 。(4)将(2)所得的少量溶液于一试管中,滴人几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 色,溶液呈 性,pH 7;此时溶液中的粒子有 。(5)将(2)所得的少量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得到的固体是 。(6)写出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白化学方程式,NaCl溶液呈 性。2.酸和碱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征都 ,生成了 和,这一反应称 为。它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表达式

5、为:酸+碱一-+。中和反应发生时,是 (填放”或“吸”)热。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 和碱电离出的 结合成。注意:中和反应必须要同时满足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只满足生成物是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恰好完全所得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强酸和强碱完全中和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 【书海导航二】二、中和反应的应用1 .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上,当溶液里存在过 量的酸或碱时,常用适量的 或 去中和;在农业生产上,强酸性土壤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可施入适量的 去中和土壤里的酸;被蚂蚁、蚊子叮咬了,昆虫分泌的 酸性物质进入肌肉,使肌肉酸痛,涂上稀氨水

6、或肥皂水可以止痛、消肿,其道理是;有些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如果用氨水(NH3 H2O)中和它,能得到一种氨肥一一硫酸俊(NH4)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写出 KOH与HCl、Mg(OH) 2与H2SO4、Cu(OH) 2与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 【课堂评价】I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 2H2O=2H2 忏 02TC. Fe+ HCl = FeCl2+H2 TB . H2SO4+ NaOH = NaS04+ H202.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和反应一定放热()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C.中和反应后溶液的 pH为0D.中和反应的反应物

7、一定是酸和碱3.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Na卡和Cl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H2SO4+ Na2CO3= Na2SO4+ H2O+CO2B SO2+2NaOH= Na 2SO3+ H2OC 2HC1+ CuO=CuCl 2+ H2OD Ca(OH)2+2HCl= CaCl 2+2H2O5下列各组物质间相互反应时,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碳酸钙和盐酸B锌和硫酸C硫酸和氢氧化钢6 .能与

8、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生石灰B.碳酸钙C.氢氧化钠溶液D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锌粒7 .将一定量的某盐酸加水充分稀释,则所得溶液的 pH ()。A. 一定等于7B. 一定大于7C. 一定小于7D. 一定等于08 .在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溶液的pH有明显改变的是()。A.通入二氧化碳B.加入生石灰C.加入盐酸D.加入硝酸9 .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正确操作是()。A.把试纸浸在待测液里与标准比色卡比色B.将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色C.把待测液倒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色D.把试纸放在待测液上方,让待测液蒸气熏试纸与标准比色卡比色10 .欲使pH= 6

9、的溶液成为pH= 8的溶液,可加入()。A.水B.氢氧化钠C.稀硫酸D. pH= 0的溶液D. 2KMnO 4K2MnO4 + MnO2+O2TII .人的胃液正常pH为1.50.9,酸度再高就会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中,不宜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的是 ()A.纯碳酸钙粉末B.氢氧化铝粉末C.氧化钙粉末D.碳酸氢钠粉末【课后延伸】1 .向盛有酚酬: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D.紫色石蕊试液2 .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 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 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10、 A.食醋B.牛奶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A.稀盐酸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物施食附|华西牙疥肥皂水pH276?78 9970C.食盐水D,牙膏或肥皂水3 . U形管中是滴有酚酗:试液的蒸储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溶液可能呈红色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溶液一定呈无色氢氧化胡幡溶液、稀玷酸滴有酷甄4 .中和反应是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例如,盐酸、稀硫酸 等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其化学方

11、程式分别为:(2) (3)(4)5 .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当力口入熟石灰 m g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 g氢氧化钠与 相同量的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 pH (填“”、“”或 “ =)7。6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 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从A到B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B点表示的含义是。7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入 23滴酚Mt试液,溶液呈 色, pH 7。然后一边用玻璃棒搅拌,一边逐滴加入稀盐酸,此时溶液的pH,当溶液由 色恰好变为 色时,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此时溶液呈 性,pH 7。若再滴一滴稀盐酸,则 pH 7。8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的 与碱溶液中的 结合生成 的过程。中和反应都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中和反应 (填“全部是”或“不都是”)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试举一例 说明之:。9 .将质量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后,滴入石蕊试液,振荡,溶液应该是:()A蓝色 B 无色 C 紫色 D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