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儿科学-(4)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89873036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儿科学-(4)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儿科学-(4)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儿科学-(4)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儿科学-(4)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儿科学-(4)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儿科学-(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儿科学-(4)(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儿科学-(4)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儿科学-(4)中医儿科学-(4)问题:1. 最早把“疳”列为脾胃病的儿科医家是A.万全B.薛铠C.刘防D.董汲E.钱乙答案:E历代儿科名家钱乙重视小儿脾胃病的调理,提出“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论断。故选择E。问题:2. 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A.脾、胃B.肝、胆C.心、小肠D.肺、大肠E.肾、膀胱答案:A重要儿科专著泄泻主要病变在脾胃,所以选择A。问题:3. 创立儿科“五脏证治法则”的专著是A.颅囟经B.幼科发挥C.幼幼集成D.小儿药证直诀E.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答案:D重要儿科专著创立儿科“五脏证治法则”的专著

2、是小儿药证直诀。故选择D。问题:4. 最早提出烧灼法断脐预防脐风的儿科专著是A.小儿药证直诀B.小儿卫生总微论方C.幼科发挥D.保婴撮要E.幼幼集成答案:B重要儿科专著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是最早提出烧灼法断脐预防脐风的儿科专著。故选择B。A.颅囟经B.幼科发挥C.幼幼集成D.小儿药证直诀E.温病条辨5. “纯阳学说”首见于答案:A6. “稚阴稚阳学说”首见于答案:E重要儿科专著、学术思想颅囟经首创纯阳理论。“稚阴稚阳学说”首见于吴鞠通温病条辨:“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问题:7.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A.60%B.70%C.85%D.95%E.90%答案:C体重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小

3、儿营养不良是指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5%。故选择C。问题:8. 4周岁小儿的身长应为A.90cmB.95cmC.100cmD.105cmE.110cm答案:B身长测定方法212岁儿童的身高(长)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身高(cm)=75+5年龄。4周岁小儿身高应为75+45=95(cm),故选择B。问题:9. 小儿出齐20颗乳牙的时间是A.810个月B.1112个月C.1315个月D.1619个月E.2030个月答案:E乳牙萌出时间及数目正常值小儿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约在22.5岁出齐。经换算选择E。问题:10. 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加A.脉搏增快,血压增高B.脉搏增快,血压减低C.脉搏减慢,血

4、压增高D.脉搏减慢,血压减低E.脉搏、血压均无明显变化答案:C脉搏、血压与年龄增长的关系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加,小儿的脉搏减慢,血压增高。故选择C。问题:11. 小儿能独走的时间一般是A.8个月B.10个月C.12个月D.16个月E.18个月答案:C动作发育新生儿仅有反射性活动(如吮吸、吞咽等)和不自主的活动;1个月小儿睡醒后常做伸欠动作;2个月时扶坐或侧卧时能勉强抬头;4个月时可用手撑起上半身;6个月时能独坐片刻;8个月会爬;10个月可扶走;小儿12个月会独走。故选择C。问题:12. 患儿,3岁。体重14kg,身长86cm。该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为A.体重正常,身长偏高B.体重正常,身长偏低C.体

5、重偏高,身长正常D.体重偏高,身长偏低E.体重偏低,身长正常答案:B体重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儿体重:1岁以上体重(kg)=8+2年龄。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身长):身高(cm)=75+5年龄,将患儿的年龄代入计算,其理想体重应该为14kg,理想身长为90cm。对比后可知体重正常,身长偏低。故选择B。问题:13. 新生儿在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粒样颗粒,称为A.马牙B.板牙C.螳螂子D.口疮E.鹅口疮答案:A小儿生理的基本特点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46周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像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医学上叫作上皮珠,上皮珠是

6、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马牙”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有的婴儿因营养不良,“马牙”不能及时脱落,这也没多大妨碍,不需要医治。故选择A。问题:14. “纯阳”学说是指小儿A.发育迅速B.脏腑娇嫩C.有阳无阴D.阳亢阴亏E.形气未充答案:A“纯阳”学说的意义“纯”指小儿先天所禀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纯阳”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故选择A。问题:15. 小儿“稚阴稚阳”学说,是指其生理状态为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B.脏腑娇嫩,形气未充C.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7、D.脏气清灵,易趋健康E.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答案:B“稚阴稚阳”的意义吴鞠通的稚阴稚阳理论,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盛、脾胃虚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概括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选择B。问题:16. 小儿疾病谱中最为多见的是A.肺肾系病证B.心肺系病证C.肺脾系病证D.心肝系病证E.肝肾系病证答案:C儿科病因特点小儿肺脏娇嫩、卫表未固,易为邪气所感,使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小儿“脾常不足”,其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未壮,因而易于因家长喂养不当、小儿饮食失节,出现受纳、腐熟、精微化生转输等方面的异常,使脾系疾病的发病率在儿科仅次于肺系病证而居第

8、二位。故选择C。问题:17. 小儿患病后易趋康复的主要原因是A.心常有余B.肝常有余C.稚阴稚阳D.脏腑已成E.脏气清灵答案:E小儿病理的基本特点与成人相比,小儿的机体生机蓬勃,脏腑之气清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并且小儿宿疾较少,病情相对单纯。因而,小儿为病虽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特点,但一般说来,病情好转的速度较成人快、疾病治愈的可能也较成人为大。故选择E。问题:18. 小儿面呈红色,证候多属A.热B.湿C.燥D.虚E.实答案:A望色的意义面呈红色多为热证,故选择A。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面呈黄色,多为脾虚证或湿浊;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问题:19. 小儿正

9、常舌象是A.淡白B.绛红C.紫暗D.暗红E.淡红答案:E小儿舌象与成人一样,小儿的正常舌象为淡红舌,故选择E。舌质淡白为心阳不足;舌质绛红为心阴不足;舌质紫暗或暗红为瘀血内阻。问题:20. 小儿“地图舌”是由于A.肺气虚弱B.脾阳亏虚C.脾失健运D.宿食内停E.胃之气阴不足答案:E小儿舌苔舌苔花剥,状如地图,时隐时现,经久不愈,多为胃之气阴不足所致,故选择E。问题:21. 小儿指纹色紫主证为A.燥B.热C.寒D.滞E.瘀答案:B察小儿指纹的意义指纹的辨证纲要可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小儿指纹色紫主证为热,故选择B。问题:22. 小儿指纹淡红,其证候是A.虚寒B

10、.食积C.痰热D.虚热E.实热答案:A小指纹的意义指纹淡红,多为内有虚寒,故选择A。A.胎产史B.喂养史C.生长发育史D.预防接种史E.家族史23. 当小儿出现脾胃病时,应特别注意询问的是答案:B24. 需要与传染病鉴别时,应特别注意询问的是答案:D儿科问个史的内容脾胃病多与饮食有关。问题:25. 婴儿(1岁)服用的中药煎出量是A.1020mlB.2130mlC.3140mlD.4150mlE.60100ml答案:E中药用量为方便计算,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用量。一般成人煎药量为200ml,经计

11、算婴儿(1岁)服用的中药煎出量是66.7ml,故选择E。问题:26.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使用培元补肾法A.解颅B.五迟C.五软D.哮喘E.肺炎喘嗽答案:E常用内治法培元补肾法主要适用于小儿胎禀不足,肾气虚弱及肾不纳气之证,如解颅、五迟、五软、遗尿、哮喘等,而肺炎喘嗽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或由其他疾病传变而来;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卫外不固。故选择E。问题:27. 小儿断奶时间宜在A.23个月B.45个月C.67个月D.812个月E.1318个月答案:D断乳时间断奶时间视母婴情况而定。一般可在小儿812个月时断奶。故选择D。问题:28. 患儿,11个月。早产,生后一直人工喂养,经常泄泻

12、。近4个月来食欲不振,面色觥白,唇舌爪甲苍白,毛发稀黄,精神萎靡,手足欠温,舌淡苔白,指纹淡。检查:血红蛋白60g/L。治疗应首选A.金匮肾气丸B.六味地黄丸C.右归丸D.理中丸E.小建中汤答案:C胎怯脾肾阳虚证的治疗患儿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在脾肾,为脾肾阳虚,当温补脾肾,益气养血,选用右归丸加减,故选择C。问题:2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病理性胎黄A.生后24小时内出现B.黄疸1014天左右消退C.黄疸退而复现D.黄疸持续加深E.黄疸3周后仍不消退答案:B生理性胎黄与病理性胎黄的区别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早产儿持续

13、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3周后仍不消退,甚或持续加深,或消退后复现,均为病理性黄疸。故选择B。问题:30. 患儿,22天。面目皮肤发黄20天,色泽鲜明如橘皮,精神疲倦,不欲吮乳,尿黄便秘,舌红苔黄。其证候是A.肝失疏泄B.瘀积发黄C.寒湿阻滞D.湿热熏蒸E.胆道不利答案:D胎黄的辨证湿热熏蒸是由于孕母素体湿盛或内蕴湿热之毒,遗于胎儿,或因胎产之时、出生之后,婴儿感受湿热邪毒所致。热为阳邪,故黄色鲜明如橘皮,因而选择D。问题:31. 可治疗风热感冒与时邪感冒的方剂是A.银翘散B.桑菊饮C.新加香薷饮D.普济消毒饮E.杏苏散答案:A风热感冒与时

14、邪感冒的治疗风热感冒证的方剂为银翘散加减,时邪感冒证的方剂为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故选择A。新加香薷饮治疗暑邪感冒;桑菊饮、杏苏散治疗风寒咳嗽。问题:32. 小儿感冒夹痰的病机是A.肺脏娇嫩B.先天不足C.乳食积滞D.脾胃湿困E.肾气不足答案:A小儿感冒夹痰的病机由于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失于宣肃,津液不得敷布而内生痰液,痰壅气道,则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此为感冒夹痰。故选择A。问题:33. 患儿,7岁。发热1天,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脉浮紧。其证候是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暑邪感冒D.感冒夹滞E.感冒夹痰答案:A风寒感冒证的辨证风寒感冒证的症状为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故选择A。风热感冒以“发热重,有汗或少汗,咽红肿痛,舌红,苔薄黄或指纹浮紫”为特征;暑邪感冒发于夏季,以“发热,头痛,身重困倦,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腻”为特征;感冒夹痰以“咳嗽加剧,痰多,喉间痰鸣”为特征;感冒夹滞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不调,小便短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