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92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89871277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9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9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9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9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9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9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92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9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92(一)前三个题为单选题,后四个题为多选题 某市一炼油厂生产液态油料,原料为煤焦油,煤焦油是一种粘稠状的黑褐色液体,比水重,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萘、茵、菲等芳烃,以及芳香族氧化合物,含氮、硫的杂环化合物等。 2008年5月8日13时30分,工人在清理4号炼油炉内的油渣时,致使油渣飞溅遇明火而发生燃烧。见到起火后,5名工人急忙取来一些被水润湿的麻袋,去盖压起火的炼油炉,可是效果很小,于是又找来4只灭火器,其中两只小灭火器,没有喷出泡沫。待用大灭火器进

2、行灭火时,上窜的火焰已经有10余米。起火的4号炼油炉旁堆放有50桶每桶200kg的煤焦油,而在4号炼油炉内有经过第一次加工留存的4t混合油,与4号炼油炉相邻的2号炼油炉内还有2t左右油料,搅拌机中还有5t煤焦油。13时50分,4号炼油炉及其相邻的2号炼油炉内油料燃烧,发生爆炸。 14时5分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将4号炉包围,消防人员用了5t泡沫灭火剂、25t水才将火势控制住。15时35分,炼油厂大火全部扑灭。此次事故造成10名工人死亡,30名工人重伤。事故损失包括:医药费50万元,丧葬费15万元,抚恤赔偿金300万元,罚款100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8.5万元,现场抢险费300万元,停工损失100

3、0万元。 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按照上述事故损失明细,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_万元。A.650B.765C.773.5D.1373.5E.1765答案:B2. 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_。A.灭火器材严重不足B.消防安全意识薄弱C.报警不及时D.油料清理不及时E.工人清理油渣时,操作不当致使油渣飞溅遇明火答案:E3. 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首先应进行的工作是_。A.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B.立即组织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C.酌情向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汇报D.根据事故情况,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罚E.保证重要设备设施安全答案:

4、A4. 该炼油厂还可能发生的事故有_。A.甲苯火灾B.甲苯爆炸C.甲苯中毒D.甲苯窒息E.二甲苯中毒 A B C D E答案:ABCE5. 泡沫灭火器适合扑救_火灾。A.脂类火灾B.带电设备火灾C.石油产品火灾D.水溶性火灾E.木材等A类物质的初起火灾 A B C D E答案:ACE6. 根据火灾发展过程的特点,应采取的基本技术措施有_。A.惰性气体保护B.切断爆炸传播途径C.通风除尘D.阻止火焰的蔓延E.密闭和负压操作 A B C D E答案:ACDE7. 针对这起事故,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有_。A.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和操作技能B.强化管理,落实安全规章制度C.更换现有工人,重新培训新员工D.配

5、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并保持完好E.火灾初期阶段,利用各种消防器材,及时扑救 A B C D E答案:ABDE(二)前三个题为单选题,后五个题为多选题 某建筑企业,企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设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该企业在其注册地的某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甲班队长在指挥组装塔式起重机时,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塔式起重机吊臂的防滑板装入燕尾槽中并用螺栓固定,而是用电焊将防滑板点焊住。某日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吊臂防滑板开焊、吊臂折断脱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45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60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28万元,设备损失200万元,停产损失150万

6、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此次事故的主要负责人为_。A.企业经理B.现场安全管理负责人C.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甲班作业人员D.甲班队长E.甲班队员答案:A2. 根据上述情况描述,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_万元。A.45B.105C.133D.333E.483答案:D3.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型应为_。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D.车辆伤害E.其他伤害答案:C4. 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A.该企业所在行政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该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行业监督管理B.该项

7、工程应取得施工许可证C.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实施罚款的处罚D.建筑企业应当为本企业所有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E.甲班队长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A B C D E答案:BCE5. 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_。A.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工程监理单位C.地市级公安部门D.县级环保部门E.县级工会 A B C D E答案:AC6.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1986),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_。A.私自改装,使用不牢固的设施B.塔式起重机驾驶员作业时未加注意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D.塔式起重机吊臂防滑板开焊E.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8、 A B C D E答案:AD7.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该企业的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有_。A.塔式起重机设计文件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方可进行制造B.该企业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应经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方可使用C.该企业应制订塔式起重机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D.此次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E.该企业在申请办理有关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在40日内办理完成 A B C D E答案:BCD8. 针对此次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A.按照工矿商贸企业的事故调查分级原则,此次事故属于一般死亡事故B.按照工矿商贸企

9、业的事故调查分级原则,此次事故属于重大事故C.在向受伤未愈的相关人员调查取证时,交谈取证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hD.此次事故的调查报告应包括该企业的基本情况E.此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A B C D E答案:DE(三) 2011年9月25日16时左右,甲公司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进行检修,合成反应器甲醇喷管损坏,需进入反应器内部进行维修。9月26日上午8时左右,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下午17时左右,应公司安全处要求打开最上部人孔进行通风。17时15分左右,安全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此后,在17时15分19时45分的一段时间

10、内,每隔15min测定一次。19时45分左右经测定,氧气含量为21%;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为12%18%。安全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发“进罐入塔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20时左右,乙公司两名架子工进入反应器内进行扎架子作业,甲公司两名操作工及乙公司一名临时工在器外进行监护。由于不方便,两名架子工未戴呼吸器。大约13min后,塔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及现场六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先后中毒,有七人勉强爬出。最后甲公司经理及合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四人救出,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此时大约为20时40分。乙公司一名架子工和一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二人重伤。

11、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该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包括哪些部门?答案:本案例中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属于一般事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这起事故调查组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还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2. 该事故应采用何种分析方法?答案:这起事故应采用现场分析即事后现场深入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包括综合分析、个别分析、安全系统分析等)。3. 甲公司的两名架子工应负何种事故责任?答案:这起事故乙公司的两名架子工应负直接事故

12、责任。4. 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案: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的违章作业。作业人员不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救护人员不戴防护器具进塔救人,导致事故扩大,监护人员监督不力等均属违章行为。5. 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哪些?答案: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 (1)设备未进行有效隔绝。该反应器中物料分别有一氧化碳、甲醇、甲酸甲酯等,操作人员只是关闭阀门而未加隔板,由于阀门不严,致使一氧化碳进入反应器。 (2)置换、处理措施不当。该反应器未进行彻底置换,未打开所有人孔进行通风,或进行强制通风,用水冲洗只能将甲醇、甲酸甲酯等洗掉,而不能将一氧化碳洗去。 (3)分析方法不全面。进罐入塔应分析

13、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及氧气含量,而安全处有关人员只分析了氧气含量,未分析有害气体含量,动火标准不作为进罐入塔的依据。 6.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该厂的哪些人员追究责任?答案:甲公司为化学危险品生产单位。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八十二、八十五条规定,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四) 年月日18时15分,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310号油罐燃烧,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9万元。事故当日13时许,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在当班期间,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14.21m,接近警戒高度14.30m,黄某马上向该厂总

14、调度进行了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310号油罐汽油调和量。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304号油罐。13时30分许,黄某在给310号油罐作汽油调和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310号罐D400出口阀门,却误开了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15时许,黄某开启11A号泵欲对310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和,由于错开了311号D400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310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311号罐中的汽油抽入310号油罐。15时40分,仪表工陈某某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310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高位报警”,陈某当即让黄某到罐区去核实一下310号罐的油面高度,黄某却误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16时,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时50分,310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时15分,某单位职工吕某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11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起火爆炸,导致吕某当场死亡,另一工人被严重烧伤抢救无效死亡。310号油罐当即燃烧,持续17h后被扑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310号油罐和311号油罐相距400m,且都是直径15m的圆柱形罐体,其最高油面高度是14.3m,试判断该储存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