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19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89870962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19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19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19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19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19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19(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19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19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19一、单项选择题问题:1.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作者出世思想与人世思想矛盾的语句是_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月有阴晴圆缺答案:B解析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词人对月宫仙境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问题:2. 屈原的作品中写将士奋勇杀敌的是_A.国殇B.哀郢C.橘颂D.湘夫人答案:A解析 屈原的国殇歌颂了楚国将

2、士为保卫国家奋勇杀敌、不惜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问题:3. 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是_A.屈原B.李白C.杜甫D.王维答案:A解析 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开创了我国文学由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过渡的新时代。问题:4. 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_A.姚纳伫立如“幽灵”,马伫立如“蜜糖饼”B.姚纳挨受“脖儿拐”,马换受鞭子抽打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初生马崽儿D.无人听姚纳诉说,小母马却认真地倾听答案:D解析 文中姚纳先后四次想向军人、三个青年、扫院子的仆人与年轻车夫诉说苦恼,但这些人对他都漠不关心。最后他来到小母马跟前,小母马不仅听着他的倾诉,而且还“向它主人的

3、手上呵气”。马有情而人无情,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问题:5.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散文集_A.朝花夕拾B.呐喊C.野草D.故乡答案:A解析 A项,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B项,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C项,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收录散文诗23篇。D项,故乡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呐喊中。问题:6. 氓选自_A.卫风B.魏风C.秦风D.邶风答案:A解析 氓选自诗经国风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问题:7. 下列作品代表两汉时期散文最高成就的是_A.左传B.战国策C.

4、汉书D.史记答案:D解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代表了两汉时期散文的最高成就。问题:8. 箱子岩一文重点描写了大端阳节的_场面。A.狮子舞B.社戏C.灯会D.赛龙舟答案:D解析 箱子岩一文重点描写了大端阳节赛龙舟的场面。作者详细地描写百姓到河边看比赛与龙舟竞渡的场面,体现了龙舟运动在当地受欢迎的程度和老百姓对龙舟运动的热爱。问题:9. 战国后期,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其诗句中或句尾常带一“兮”字,代表人物有屈原、宋玉等。这一诗体名为_A.楚辞B.乐府C.格律诗D.新诗答案:A解析 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

5、的歌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一种具有浓郁楚地色彩的新诗体。其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且句中或句尾常带“兮”字。西汉成帝时,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和汉人的模拟之作汇编成集,定名为楚辞。问题:10. 被誉为“七律之冠”的诗歌作品是_A.崔颢黄鹤楼B.陆游游山西村C.杜甫登高D.李白望天门山答案:C解析 杜甫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句句皆韵,被誉为“七律之冠”。问题:1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李商隐的_A.夜雨寄北B.无题C.隋宫D.锦瑟答案:B解析 题干中的诗句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表现了有情人之间难分难舍的心情。问题:12. “书”是古代臣子向

6、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那么李斯上书的君王是_A.惠文王B.昭襄王C.子婴D.嬴政答案:D解析 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章。秦王政十年(前237),秦国贵族借韩国派水工郑国为秦国开渠以阴谋消耗秦国国力的事件,一概否定客卿仕秦的功绩与用心,并奏请秦王逐客。于是秦王下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上书秦王嬴政,指出逐客的错误,最终使秦王收回了逐客的成命。问题:13. 傅雷家书是一部 _A.普通的书信集B.刻板的家教C.呕心沥血的教子篇D.写给全家人的信答案:C解析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问题:14. 女主人公德拉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小说

7、_A.欧亨利麦琪的礼物B.契诃夫变色龙C.高尔基母亲D.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答案:A解析 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德拉和吉姆)忍痛割爱互赠圣诞礼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心地和纯真爱情。问题:15. 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诗歌是_A.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王昌龄出塞(其一)C.杜牧江南春D.杜甫绝句(其三)答案:B解析 王昌龄出塞(其一)被明代大诗人李攀龙认定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而到后来的杨慎编选唐人绝句时,将这首诗排为“全唐第一”。问题:16. 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的作家是

8、_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茅盾答案:A解析 1927年到1936年期间,鲁迅的思想由进化论发展到阶级论,他也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问题:17. 从体裁上来说,氓是一首_A.抒情诗B.叙事诗C.怀人诗D.咏物诗答案:B解析 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是一首叙事诗。诗中的女主人公沉痛地诉说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部过程,抒发了胸中郁积的怨愤。问题:18. 下列选项中,全文主要采用对比的文章是_A.登高B.雨巷C.廉颇蔺相如列传D.谏逐客书答案:D解析 谏逐客书全文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第三段以重物和轻人对比、第四段以纳客

9、之利和逐客之害对比),说理透辟,论证有力。问题:19. 杜甫登高的创作地点是_A.夔州B.阗州C.梓州D.西川答案:A解析 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人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问题:20. 谏逐客书一文的作者是_A.赵高B.刘向C.左丘明D.李斯答案:D解析 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章。二、多项选择题问题:1. 下列属于王昌龄代表作品的有_A.芙蓉楼送辛渐B.出塞(其一)C.闺怨D.从军行(其四)E.贾生 A B C D E答

10、案:ABCD解析 贾生是李商隐的作品,其他四项皆为王昌龄的作品。问题:2. 下列美誉属于沈从文的有_A.湘西生活的歌者B.乡土文学之父C.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D.中国思想启蒙之父E.“文化散文”杰出代表 A B C D E答案:AB解析 鲁迅被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黄宗羲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美誉;被誉为“文化散文”杰出代表的作家是余秋雨。问题:3. 秋夜中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象征物是_A.奇怪而高的天空B.小青虫C.小粉红花D.窘得发白的月亮E.夜游的恶鸟 A B C D E答案:ADE解析 “小粉红花”在秋夜的寒气中瑟缩地做梦,它是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象征,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11、。“小青虫”小得可爱、可怜,却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精神上与枣树暗相呼应。其他三项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旧势力。问题:4. 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特点之一是“一实一虚双线并行”,这里的“一实一虚”分别是_A.德拉因无钱给丈夫买礼物而哭泣B.德拉卖掉美发给丈夫买表链C.吉姆卖掉金表给妻子买发梳D.吉姆看到妻子剪发大为惊愕E.吉姆看到妻子买的表链时大发雷霆 A B C D E答案:BC解析 小说麦琪的礼物一文描写了为了互赠礼物,德拉夫妇双方都卖掉了各自心爱的东西,想为对方锦上添花:实写德拉卖掉长发为丈夫买了一条白金表链;虚写吉姆卖掉金表后为妻子买了一套纯玳瑁的美丽发梳。小说循着这两条线索展开情节。问题:

12、5. 下列作品属于契诃夫戏剧的是_A.第六病室B.万尼亚舅舅C.带阁楼的房子D.樱桃园E.新娘 A B C D E答案:BD解析 A、C、E三项是契诃犬的小说,B、D两项是其戏剧作品。三、简答题问题:1. 简析哀溺文序一文在描写方法上的突出特色。答案:(1)哀溺文序一文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方式,采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溺死者的心态,叙写简练生动,人物形象传神。 (2)正面描写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写他的行为反常,“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二是写他的语言,“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说明他明知关键在钱,但仍不能割舍;三是写表情细节,两次“摇其首”,说明他要钱不要命,至死不悟。侧面描写主要

13、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游最”,从而对今日的“尽力而不能寻常”进行反衬;二是用游泳本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对岸,与最善游泳的他反被溺死进行对比;三是用“已济者”的呼号,来直接揭示他的蒙昧心性。 (3)作者通过三个正面描写和三次侧面烘托,在简省的白描中通过强烈而深刻的对比,戏剧化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刻地彰明了“哀溺”的主题。 问题:2. 杜甫登高一诗颈联中的“作客”如何理解?答案:杜甫登高一诗颈联中的“作客”是飘零、流浪在外,客居他乡之意。问题:3. 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大学中包蕴的思想精髓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借鉴意义。答案:(1)大学在开篇就提出“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纲目结合的目标设计理念,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个自我塑造的人格模式和追求远大理想的人格修养途径,为广大知识分子设定了一种治国平天下的世界观。 (2)对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了远大志向,才有努力奋斗的正确方向和不断前进的动力,才能保持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3)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志存高远,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促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