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77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89868347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77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77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77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77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77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7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77(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77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77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77一、选择题问题:1. 下列文章中用对话展开议论的是A.谏逐客书B.答司马谏议书C.五代史伶官传序D.季氏将伐颛臾答案:D问题:2. 在宝玉挨打中,贾政狠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A.宝玉与琪官交往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C.贾环挑拨是非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答案:D解析 贾宝玉是荣国府贾政一系唯一的嫡传独苗,他被视为这个家族的理想继承人。在他身上,寄托着这个家族的巨大希望。为此,从家族的利益出发,父亲贾政曾设想为宝玉安排一条“仕途经济”的道路。但宝玉却“行为偏僻性乖张”

2、,厌读“四书”、“五经”。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在贾政看来,宝玉的所作所为已与这个家族的期望和初衷相违背。怕有辱先人和家族的名声,他决定教训这个“不肖子孙”。问题: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翘望 侥幸 富饶 分外妖娆B.梦魇 餍足 赝品 笑靥如花C.聘请 娉婷 伶俜 纵横驰骋D.卑怯 裨益 俾使 纵横捭阖答案:D问题:4. 奠定巴金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为A.灭亡B.春C.家D.雾答案:C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奠定巴金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为家。问题:5.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白居易B.韩愈

3、C.刘禹锡D.杜甫答案:B问题:6. 我国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也是历史文物研究家的是A.茅盾B.鲁迅C.沈从文D.巴金答案:C问题:7. 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A.鸟B.暴风雨C.土地D.河流答案:A问题:8.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 。A.陶渊明B.李白C.曹操D.司马迁答案:C问题:9. 下列作品中属于记叙文的是A.论快乐B.大同C.冯谖客孟尝君D.灯下漫笔答案:C问题:10. 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对姐姐悲惨命运的回忆诉说,主要目的是 。A.揭示人生命运的偶然和意外B.揭露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罪恶C.表达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D.怀念姐姐,悼念亡姐

4、答案:B问题:11. 属于陆游的诗集是A.渭南文集B.剑南诗稿C.李太白全集D.乐府诗集答案:B问题:12. 鲁迅的灯下漫笔中有“古人的良法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荡了”等用语,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讽刺B.反语C.比喻D.暗示答案:B问题:13. 山居秋暝中,表现作者有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答案:D问题:14. “易安居士”是指 。A.辛弃疾B.李清照C.王安石D.苏东坡答案:B问题: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代医学认为,田七不仅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作用,

5、还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B.周立波到兰心大剧院演出,还没开演,剧场里就坐满了观众来看演出。C.汽车竟然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了,这是他当初始料未及的。D.泰州市出台关于加强泰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制度。答案:D问题:1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鲁迅的坟、巴金的寒夜、沈丛文的边城都是小说B.死水、彷徨、日出都是新诗集C.梁实秋、朱自清、老舍都是当代作家D.曹禺的雷雨、日出标志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答案:D问题:17.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王安石B.欧阳修C.苏轼D.曾巩答案:B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二部分作家作品知识中“作家在

6、文学史上的贡献”的掌握情况。对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著名作家,建议考生一定要注意总结出其不同的贡献并牢记。 错误防范 注意掌握古代作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贡献。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有力推动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托情言志、激情豪放的创作手法,开创了宋词豪放派的先河;曾巩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巩均出自欧阳修门下。 问题:18. 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A.张中丞传后叙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D.李将军列传答案:B解析 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作品的阅读情况。柳宗元的种树郭

7、橐驼传是一篇借为人物立传的形式发表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问题:19. 断魂枪的作者是A.叶圣陶B.老舍C.茅盾D.冰心答案:B问题:20. “饮冰室主人”指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黄遵宪答案:B二、文言文阅读阅读柳永的八声甘州,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 请解释这首词中带点字的含义。 当: 是处: 渺邈: 淹留: 答案:当:对。是处:到处。渺邈:渺茫

8、遥远。淹留:长期停留。2. 这首词的上片是如何以铺叙的手法来描写景物的?从中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答案:词人先总写暮秋傍晚的雨景然后具体展示了雨后的各种景致,最后写江水默默东流。寄托着词人飘零无依、年华易逝的感伤。3. 这首词的下片,作者的思绪是怎样起伏变化的?答案:作者的思绪由己及彼,又由彼及己;由现实到想象,又由想象到现实。(只答“由己及彼,又由彼及己”也算对)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野语有之日,闻道

9、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案:(1)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在我这里。 (2)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解析 (1)句中,“以”,动词,认为,以为;“美”,为美好的事物(包括自然、精神范围在内);“尽”,都,全部;“己”,指河伯。(2)长:长久,永远。见;表被劫。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大方:大道。 5. 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二者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一是秋水暴涨的景象,一

10、是大海无边的景象。二者是对比关系,用来说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解析 这是课文的第一段,写河伯观念的变化。初与百川比,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是天下最大的了。后与北海若比,河伯才知自己并非天下最大。6. 这段话中,包含并演化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答案:“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解析 “望洋兴叹”源自“望洋向若而叹曰”。“贻笑大方”源自“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成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

11、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7. 这段文字表现了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答案:忠贞刚烈,疾恶如仇。8. 这段文字从哪三个方面来侧面烘托南霁

12、云的形象?答案:以贺兰进明的卑劣行径反衬南霁云的凛然正气;以“一座大惊”烘托南霁云举动的壮烈;以“船上人犹指以相语”说明南霁云事迹影响的深远。9. 请找出这段文字中描写南霁云形象的两个典型细节。答案:拔刀断指和抽矢射塔。三、现代文阅读(三)阅读闻一多死水一诗的后四句,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1. “一沟绝望的死水”指的是什么?答案:指的是腐败破落、令人憎恶的旧中国。2.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诗人的意思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中才有希望。这是诗人对旧中国憎恶到了极点,对新

13、中国无比向往的情感表现。3. 简要概括闻一多的“三美”主张。答案:即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二)阅读沈从文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 4.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景象?属于哪种描写?答案:五月十五,大端阳

14、节的赛龙舟场面。场面描写。5. 作者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展开描写的?答案:河中与岸上。6. 这段文字渲染了怎样的气氛?答案:热烈欢腾。 阅读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所以有人宁可遁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侣鱼虾而友麋鹿”,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诗人济慈宁愿长时间地守着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为那是人间至乐。嵇康在大树底下扬槌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刘伶“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植提壶”,一生中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这又是一种颇不寻常的方式。最彻底的超然的例子是传灯录所记载的:“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寸丝不挂即是了无挂碍之谓,“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境界高超极了,可以说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根本不发生什么时间问题。 7.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都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案:引证法、类比论证法8. 上述引文对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上述的引文主要是与上文中提到的人生态度形成对比。9. 此段文字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答案:得出的结论是:时间固然是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