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研究(共11篇)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189862143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研究(共11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研究(共11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研究(共11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研究(共11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研究(共11篇)(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研究(共11篇)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总结刘晓姣光阴似箭,一学期转眼即逝,本学期小学数学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依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教研计划,坚持快乐教学理念,以改进课堂模式为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攻方向,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体组员的配合与努力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忙碌而充实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本期的教研工作,从以下几点总结:1.加强备课组建设,形成整体把握,分年段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我校的数学老师多,在教学管理上,我校实行的是由教导处整体把握,分年段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学初教导处制定出全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并在计划中明确每个年级组在本学期要

2、完成的目标和任务,然后由各个年级组的备课组长带领组员的完成,教导处定期检查。因此本学期继续加强备课组的管理和建设。每个备课组做到行动有计划,活动有地点,每周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有专业学习内容,每月有教研课。 2.加强学习,提高教育理论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透,为此,学校为老师创设了多样的学习机会: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校图书馆根据教师需要,新购进大量书籍,督促教师借阅,并鼓励表扬经常借阅的教师。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本学期,我校多位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组织学习交流活动。每个星期三是集体备课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年级组老师不仅要讨论本周的课堂教学内容,学校还规定每一次都要有

3、专项的理论学习内容供大家讨论议论,并且要有记载。另外每两周一次的全数学教研组集中时,也要进行理论学习与研讨。积极参加扬中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 课题组老师们也非常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积极参加,认真的反思,踊跃交流,我们这支团队研究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每月的教科研日记和课堂研讨记录的质量有了较大的进步。3.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数学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我校的教研主题是“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351”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我们的课题重点也是研究课堂教学,所以本学期我校紧扣课堂教学,开展了多样的活动。(1)加强了对备课组的管理和建设。备课组在开学初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每一周的集体

4、备课都要做到定主要发言人,探讨的主要话题,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备课组的每个成员都要上一节组内研讨课,研讨课的内容和时间在开学初就制定,以供学校的随时抽检。在这些规范的细则下,每个备课组都能按要求一丝不苟的开展各项活动。不仅我校狠抓集体备课,而且市教研室也很重视。我校开展了中片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一起加入了我们的集体备课,共同就某一节课畅所欲言,发表各自见解,共享教育资,每个老师都有很多收获。(2)组织了多次的课堂教研活动,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多精彩的研究点。本学期的校级教研课有陆红珍老师的10的分与合、郭美华老师的认识线段、郭宏老师的认识公顷、高卢娟老师的复式统计表以及羊静老师

5、的乘法的复习。她们的课不仅为我们展示了精湛的教学技能,同时也带给课题研究的话题:动手操作如何与有效思维结合、变式练习课堂细节、如何落实“发展统计观”这一目标等等。老师们围绕这些课写下了精彩的课堂研讨记录,教学反思,教学评论,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3)发挥团队力量,精心辅导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展示评比活动。在这些老师的参赛过程中,整个数学组团队都多次观摩他们的课,并各抒己见,给每个环节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像这样的磨课经历不仅是参赛课如此,还有各类展示课,如果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展示课,也同样是试教、评课中最后才成功展示。这样的过程,收获的不仅是上课者,还有更多参与磨课的老师。教师的整体水平

6、也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得到提高。 4.鼓励教师积极反思,撰写论文。人次获得多级别奖项。全体课题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有多5.做好学生的课外活动辅导本着以学生发展的思想,全体数学教师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均能放弃休息,利用课余时间做好学生的提优补差工作。学校开展了课程超市的特色活动,数学老师每次活动认真组织,使得不少学生通过这个特殊的第二课堂的学习,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了拓展。 教海茫茫,学无止境,我校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将在今后的教改征途上,不断努力,取得长足的进步。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客观性网上自测: 单项选择题:(共20道题,每题4分,共80分

7、。本大题机上批阅,可多次做)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C )。A 抽象性B 严谨性C 客观性D 应用广泛性2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C)。A 注重问题解决B 注重数学应用C 注重解题能力D 注重数学交流 3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D)等四个纬度。A 数与代数B统计与概率C 空间观念D 情感与态度 4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C)。 A 语言表述阶段B 理解结构阶段 C 学会解题阶段D 符号运

8、算阶段 5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B )。A问题的起始状态B问题空间C 问题的目标状态D问题的中间状态 6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价值的是(B )。A 导向价值B 甄别价值C 反馈价值D 诊断价值 7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B)等一些内容。A 数的认识B 运算方法C 简便运算D 理解算理8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空间识别障碍”和(C)等两个方面。A 空间想象障碍B 性质理解障碍C视觉知觉障碍D 空间描述障碍 9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B)和“评价结果” 。A 填补认知空隙B执行方案C 反

9、思修正D调查资料 10一般地看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运用的策略有“算法化”、“顿悟”和(A )等。A探究启发式B 尝试错误法C 逆推法D 逼近法11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为主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阶段,相对于布鲁纳的分类来说,就是(B )阶段。A映象式阶段B动作式阶段C 符号式阶段D 映象式阶段向符号式阶段过渡 12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C )。A 运算规则B 数的概念C 图形分解的思路D 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13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和(C)等这样三个特征。A 论述体系的归纳式B 以计算为主线C 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D 训练体系

10、的网络式。 14儿童在数学能力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分析p 型、几何型和 (C)三种。A 计算型B 具体型C 调和型D 概括型15属于以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形成认知冲突为起点,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并在集体质疑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为特征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的是(D)。A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B以信息探索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C 以实验操作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D 以自学尝试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16下列不属于常见教学手段的是(C)。A 操作材料B 辅助学具C 音像资料D 计算机技术 17下列不属于在建立概念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的是(B )

11、。A 多例比较策略B 生活化策略C 操作分类策略D 表象过渡策略 18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规则的导入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情境导入”、“活动导入”和(B)等。A 练习导入B 问题导入C 经验导入D 算理导入19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分析p )阶段被认为是(C)。 A 水平0B 水平1C 水平2D 水平3 1 20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也称作(A )。A 问题表征阶段B明确条件阶段C 感觉阶段D 理解联想阶段一、判断题:(判断题17道,每题2分,共34分。本大题机上阅卷,可多次做)。 1作为小学课程的数学是一种形式化的数学 。 ()2.重视问题解决是当今国

12、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 3探究教学是一种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最高的教学方式。() 4.以共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为参照的一种评价是表现性评价。( ) 5“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数学化”理论。( ) 6.学生最基本的课堂参与形态是认知参与 。() 7不断增加概念的内涵而使其外延不断缩小的思维过程称之为强抽象。() 8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 9.数学是一门直接处理现实对象的科学。()10“叙述式讲解法”就是指教师将知识讲给学生听。()。 11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12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

13、的基础。( ) 13.小学数学知识包含“客观性知识” 和“主观性知识”。 () 14.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 。()15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是学生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之一。( ) 16.概念是儿童空间几何知识学习的起点。( )17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二、填空题:(填空题15道,每空1分,共46分。)1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创设情境、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以及总结运用等四个阶段。2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创设的)问题情境(须)有效、注重儿童发现知识的过程 以及(要)注意适时(的)指导 等三个问题。3.现代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学组

14、织策略具有 (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以及探索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等的特点。4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主要策略有 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增强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 以及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景等。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由 定向环节、行动环节、反馈环节等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6.按评价的取向角度划分,学习评价主要可以分为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等三类。7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在学习方式上具有淡化严格证明,强化合情推理、重要规则逐步深化以及有些规则不给结语 等一些特点。8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 空间方位、空间距离、以及 空间大小 等的识别。 9从数学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可以将数学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策略能力)等三类。10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设置)问题情景、提出假设、获得结论 以及反思评价等。 11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主要指(行为参与)(情感参与)以及(认知参与) 等。 12儿童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的语言能力)等。13按层次可以将思维分为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三类。14在儿童的运算规则学习的导入阶段中主要可以采用 情景(导入)、活动(导入) 以及问题(导入)等策略。15小学数学的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