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人:小****克 文档编号:189861945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47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综合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综合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综合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综合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预案编号:YA-01-2019 版本号: A/1编制单位:XX有限公司编制:XX有限公司审核:XX有限公司批准:XX有限公司 2019年6月6日发布 2019年6月8日实施目录第一部分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61.1编制目的61.2 编制依据61.3适用范围71.4应急预案体系71.5应急工作原则92风险描述92.1单位概况9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0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23.1应急组织体系223.2组织机构职责224预警及信息报告234.1预警234.2信息报告254.2.1信息报告与通知254.2.2信息上报255.应急响应255.1响应分级255.2响应

2、程序265.3应急处置措施265.4应急解除276.信息公开277.后期处置288保障措施288.1通信与信息保障288.2 应急队伍保障29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98.4其他保障299应急预案管理319.1应急预案培训319.2应急预案演练319.3应急预案修订319.4应急预案备案329.5应急预案实施32第二部分专项应急预案一、火灾和疏散专项应急预案34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4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53 处置程序354 处置措施35二、触电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9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92指挥机构及职责403处置程序404处置措施43三、有限空间专项应急预案461事故风险

3、分析46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473处置程序484处置措施50四、锅炉压力容器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51 事故风险分析55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563处置程序564处置措施60五、电梯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3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3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633 处置程序644 处置措施64六、危险化学品泄露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6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6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663 处置程序674 处置措施68第三部分现场处置方案一、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721事故风险分析722应急工作职责723应急处置734注意事项73二、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741事故风险分析742应

4、急工作职责743应急处置754注意事项76三、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771事故风险分析772应急工作职责773应急处置784注意事项79四、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801事故风险分析802应急工作职责803应急处置814注意事项81五、中毒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31事故风险分析832应急工作职责833应急处置844注意事项84六、乙醇泄露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61事故风险分析862应急工作职责863应急处置864注意事项88七、粉尘爆炸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901事故风险分析902应急工作职责903应急处置914注意事项92八、高温中暑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931事故风险分析93

5、2应急工作职责933应急处置934注意事项94九、灼烫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951事故风险分析952应急工作职责953应急处置964注意事项97十、职业病危害(粉尘、噪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981事故风险分析982应急工作职责983应急处置1004注意事项102附件1: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通讯录103附件2:应急小组组长替代原则104附件3:公司应急值班电话104附件4:相关政府部门及应急机构通讯录105附件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105附件6:事故应急信息接报处理登记表106附件7:事故应急信息上报书107附件8: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和清单108附件9:单位周边环境图108附件10:

6、营业执照副本108附件11:厂区平面图108附件12:楼层平面图及紧急疏散图108XX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客户及员工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1.2 编制依据1.2.1依据: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预案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预案条文,有指定日期的按原版本,未指定日期的按最新版本引用。(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007年11月1日起施

7、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88号令,2016年7月1日起施行)(7)北京市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京安监办发【2012】8号)(8)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10)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2011修订)(11)中华

8、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11月4日修正版)(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安全生产的火灾疏散、触电、有限空间、压力容器伤害事故、电梯事故、蒸汽锅炉事故、危险化学品泄露、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中毒、乙醇泄露、粉尘爆炸、高温中暑、灼烫伤害、职业病危害(粉尘、噪声)、等突发事件的处置。1.4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本企业管理体系及行业特点,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1)综合应急预案:规定本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响应原则、应急管理程序等内容。(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根据本企业特

9、点,为应对几种安全事故类型。(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部位、设备设施、事件及灾害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1.5应急工作原则1.5.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切实履行本单位安全监督管理职能,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1.5.2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做好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各项准备工作,把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1.5.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充分发挥本单位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

10、体制,实行领导责任制,实现“分级管理、按级负责、逐级提升”的应急机制。1.5.4 反应快捷,协同应对。充分发挥依靠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加强与属地应急救援机构的联系,加强各职责部门的协调,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制。1.5.5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生产(经营)生产事故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1.5.6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业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

11、员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素质。2风险描述2.1单位概况单位名称XX有限公司详细地址单位性质建立时间企业邮箱邮政编码安全负责人电话消防安全负责人电话固定资产产总产值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职工人数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义务消防队负责人主要灭火装置数量灭火器人数电话消防栓消防消防水源室内消防栓数量室外消防栓数量经营项目制药最近的医院重点部位12处营业执照上的法人代表方位名称距离备注周边地区情况东侧-南侧-西侧-北侧-最近的消防支队或中队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危险源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

12、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本单位无重大危险源。2.2.2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评估序号危险化学品名称使用、存放地点本月使用量剩余量危险特性1、易燃液体2、易燃液体3、易燃液体,三类易制毒4、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5、可燃、具刺激性6、易燃7、遇明火高热可燃8、二级氧化剂9、10、11、易燃液体12、酸性腐蚀品13、易燃固体14、酸性腐蚀品、三类易制毒15、易燃16、毒害品17、18、有腐蚀性19、20、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21、具腐蚀性、强刺激性22、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23、酸性腐蚀品24、二类易制毒25、易燃液体26、剧毒品27、剧毒品28、氧化剂29、强氧化剂30、有毒31、氧化剂、有毒品32、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易制毒33、易燃液体34、易燃液体35、易燃液体、二类易制毒36、易燃易挥发37、酸性腐蚀品、易燃液体38、低毒,易燃,有腐蚀性、易制毒39、易燃,有刺激性40、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公共安全/评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