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189803341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37-87条试题B一、填空1、凡有更换线索、重要零部件、支柱等,应将更换后的设备名称、材质、型号、厂家等记入 中。2、为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由铁路局组织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于每年 月底前对设备进行一次 并报铁道部。3、鉴定的范围应包括所有的接触网设备。但下列设备可不作鉴定: 的设备;本年度新建或已列入 的设备。对本年度新建或大修的设备,其质量状况可按 评定结果统计。4、鉴定后的质量等级分为 、 、 。5、质量等级的评定按 和 分别进行。6、 鉴定结果应详细记录,并以整体设备质量评定结果作为当年的设备质量运行状态填入牵引供电履历簿。7、鉴定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在鉴定

2、期间将缺陷处理者,可按整修后的 状态进行评定。8、接触网在自然环境中应满足 的要求,有足够的机械、电气强度和安全性能。9、动态包络线是指运行中的受电弓在最大抬升及摆动时可能达到的 (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应符合下列规定:受电弓动态抬升量( )mm(线岔始触区为 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 mm,曲线区段为350mm。10、 接触线平直度。用塞尺检查接触线与检测尺之间的间隙,其间隙不得大于( )mm/m。11、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或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 ,则应更换。接触线不允许有接头。12、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标准值: 。安全值: 。限界值:

3、 。13、接触线高度接触线高度符合设计规定;两个相邻悬挂点和吊弦的最大高度差为10mm。标准值: 。安全值: 。限界值: 。14、 接触线坡度标准值:速度在250km/h(含)以下时,坡度为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 );速度在250km/h以上时,坡度为0。安全值: 。限界值: 。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 mm。15、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标准值: 。安全值: 。限界值: 。16、承力索位置标准值:直链型悬挂,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 于轨面连线。安全值:直线区段允许误差 mm;曲线区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 mm。限

4、界值: 。17、承力索损伤程度一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和断股补强的总数量为:锚段长度800m以下时接头数量 个,锚段长度800m以上时接头数量 个(不包括分段、分相及下锚接头)。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 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 接头。18、吊弦偏移.接触线与承力索同材质时,吊弦在任何情况下 (交叉吊弦除外)。标准值:在无偏移温度时 。安全值:在极限温度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 mm。限界值: 。19、吊弦状态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否则应采用滑动吊弦。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2mm。吊弦截面损伤不得超过20%。20、吊弦线夹状态吊弦线夹在直线

5、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 一致。21、载流环吊弦载流环应固定在吊弦线夹螺栓的外侧,载流环应朝向列车前进方向,线鼻子与接触线夹角不得小于 。22、吊弦间距标准值: 。安全值: 。限界值: 。23、相邻吊弦高差标准值:相邻吊弦高差 mm。安全值: 。限界值: 。24、弹性吊索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悬挂点两端长度相等,允许偏差为 mm。25、弹性吊索线夹处回头外露为 mm,允许偏差为 mm。26、弹性吊索工作张力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 N。27、跨中第一吊弦与相邻弹性吊索吊弦的高度差必须小于 mm。弹性吊弦与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 。28、上、下部固定绳应水平,允许有平缓的负驰度,其数值为:

6、5股道及以下不超过 mm,5股道以上的不超过 mm。29、软横跨直吊线应保持铅垂状态,吊线呈拉紧状态,上端永久固定,无松驰,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在最短吊线处距离为 mm。30、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距离正线为 mm,侧线为 mm,允许偏差 mm。31、软横跨应垂直于正线,各部螺栓、垫片、弹簧垫圈应齐全,螺栓紧固,各杵头杆螺纹外露长度应为20-80mm,调整螺栓的螺杆外露长度应为 mm至螺纹全长的 。32、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的电分段绝缘子串应在 。位于站台沿上方绝缘子带电裙边应尽量与站台对齐,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应位于股道中间。横向承力索两端绝缘子串外侧钢帽距支柱内缘应不小于 mm,上、

7、下部固定绳两端绝缘子串的瓷裙至支柱内缘的最小距离不小于 mm,带电侧绝缘子裙边距线路中心线不得小于 mm。33、各部件应齐全完好,连接牢固,支柱上角钢底座应水平,各斜吊线完好无松驰,并留有不小于 mm的余量。34、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 mm。35、硬横梁应呈水平状态,允许向上微拱,铰接硬横梁的挠度小于梁长的 %,刚接硬横梁的挠度小于梁长的 。各段之间及其与支柱应连接牢固。37、硬横梁锈蚀面积不超过 %。38、上、下部定位索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上、下部定位索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 股道及以下者负弛度不超过 mm,5股道以上者不超过 mm。39、正线、站

8、线、联络线一般采用两跨式 中心锚结。40、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导高应与邻点吊弦处导高相等,允许抬高为 mm,中心锚结线夹锚结绳两边 相等,不得松弛或高度低于接触线。锚结绳处于受力状态,但不改变相邻吊弦受力和导线高度。41、接触线中锚线夹安装应牢固、端正、不打弓。在直线上应保持铅垂状态,在曲线上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接触线侧锚结绳压接后回头外露长度不小于 ( )mm;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辅助绳外露长度不小于 mm。42、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联结;中锚绳两端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联结距离不得小于 m。43、中心锚结绳的弛度应等于或略高于该处承力索的弛度,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

9、交叉处,应高于接触线 mm以上。44、腕臂随温度变化顺线路的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mm。45、五跨关节中间跨为过渡跨,过渡跨两接触线等高处导线高度允许比相邻定位点抬高 mm。46、转换柱、中心柱处两悬挂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mm。47、绝缘锚段关节的转换柱处绝缘子串距悬挂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mm。承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允许偏差为 mm。48、道岔定位支柱应按设计的定位支柱布置,定位支柱间跨距误差 m。49、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标准值: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 )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

10、高。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高 mm,并按设计要求延长一跨抬高 mm后下锚。安全值: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 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高差不大于 mm。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 mm。并延长一跨抬高 mm后下锚。限界值: 。50、在始触区至接触线交叉点处,正线和侧线接触线应位于受电弓的同一侧。对于宽 mm的受电弓,在距受电弓中心 mm的平面和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高度(最大200mm)构成的立体空间区域为始触区范围,该区域内不得安装除吊弦线夹(必需时)外的其他线夹或零件。51、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的交叉线岔,正线接触线位于侧

11、线接触线的下方;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 的接触线位于下方。52、两组交叉吊弦的间距一般为 m。其安装位置应能保证在极限条件情况下,两吊弦间距不小于 mm。安装顺序应保证在受电弓从道岔开口方向进入时,先接触到的为 的吊弦。53、两支承力索间隙不应小于 mm。54、岔区腕臂顺线路偏移量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mm。55、在开口方向第一个道岔柱处两接触线等高,第二个道岔柱处侧线导高比正线抬高 mm,第三个道岔柱处侧线导高比正线抬高 mm。56、腕臂顺线路偏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mm。57、拉出值、导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拉出值允许偏差为 mm,导高允许偏差为 mm。58、交叉吊弦应安装在正线

12、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线,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 mm 的范围内,正线与侧线上的两根吊弦的间距一般为 m。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始触区反侧)不大于 m。59、交叉吊弦的承力索端采用滑动吊弦线夹时,绝缘垫块必须安装正确,保证滑动灵活;交叉吊弦接触线端的吊弦线夹螺栓及导流环应朝向远离另一支导线的方向,线夹倾斜角最大不得超过 度。60、接触线正线导线高度为正常导高。两线路中心线间水平距离 mm处,非支抬高 mm;两线路中心线间水平距离 mm处,非支抬高 mm。61、腕臂底座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多线路腕臂底座及连接件安装高度应满足最高轨面至横梁下缘的设计高度,允许偏差 mm。),根据基

13、础标高偏差情况选择预留孔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mm。腕臂底座应呈水平状态。水平腕臂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满足承力索悬挂点(或支撑点)距轨面的距离(即导线高度加结构高度),允许误差 mm;悬挂点距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符合规定。62、平腕臂端部余长为 mm,平腕臂绝缘子端头距套管单耳 mm,承力索座距双套筒连接器一般为 mm,接触线悬挂点距吊钩定位环一般为 mm。防风拉线环距定位器头水平距离 mm,允许误差 mm。63、正、反定位管状态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定位管应与腕臂在同一垂面内,一般情况下呈水平状态,正定位允许抬头;反定位允许低头,但坡度不得大于( )mm/m。提吊定位管的不锈钢吊线端部余长 mm,吊线露出压接管 mm。64、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mm。65、根据不同曲线半径,定位器静态角度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