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9761953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本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全面落实初中生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守正出新的命题原则 , 难易适中、综合性强,把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融于一体。试卷结构科学合理,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分值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是一套参考价值很高的试题。现结合七年级语文教学实际及考试情况,对本试卷作如下分析。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全卷共分三大部分, 22 道小题, 考查了字音、 字形、 成语运用、古诗文背诵与默写、课文内容的理解、病句、规范抄写陋室铭、文学名著、古诗阅读理解、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话题

2、作文等知识。 这份试卷紧扣语文教学大纲, 按照 初中生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命题,考查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立足课内,并适当向课外有机的拓展延伸,为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共3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字词积累、成语使用、古诗文默写、课文内容的理解、病句、名篇的规范抄写、名著阅读几个方面。第一部分紧扣语文核心素养,立足语文知识积累,着重考查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在这一部分中, 第 4 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这次命题的一个变化,是学生意料之外的,平时忽视了对这方面的复习,但试题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发现错误, 本题侧重稳中求变的原则, 这是试卷的第一大亮点。第 6 题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

3、陋室铭,符合初中生语文课程标准中“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这一要求。既考察了学生的书写能力还侧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名家名篇的积累, 使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增厚了试卷的传统文化分量,这是试卷的第二大亮点。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40分,是对阅读能力的考查题,分为古诗阅读、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积累、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古诗阅读, 紧跟中考的步伐, 选择了课标要求必备古诗词中的 望岳,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集中在对个别字词的理解,还考察了对千古名句的理解, 这样的试题培养了学生

4、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核心素养。文言文阅读是课内外的对比阅读,这是试卷的第三大亮点 。在初中生语文课程标准中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本次考查的是课内文言文爱莲说和课外文言文夏日赏荷 的阅读,所选的课外文言文符合浅易文言文的标准,一般考生是能够大致读懂的。除了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从原文中筛选信息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入了拓展开放性试题,加强了对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考查。记叙文阅读选择了两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神奇的魔术师 和几生修得到梅花, 题目的设置紧扣河北中考的常见题型。两篇文章共8 个小题,有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

5、作用、题目的理解、赏析句子、结尾段的作用等,这些试题紧跟中考步伐,体现了初中生语文课程标准中“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 分析主要内容, 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的语言” 的要求, 重视能力, 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所选材料文质兼美,感情丰富,内涵深刻,意味深长,洋溢着励志的味道。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受到审美情趣、健全人格的熏陶。第三部分是作文,共50 分。这次作文为话题作文,以“孝”为话题,写自己身边“孝老敬亲”的故事。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本, 这次的作文体现着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一

6、语文核心素养,这是试卷的第四大亮点。这样命题使文章选材范围广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独特感受和思考,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学生孝老敬亲的故事。符合初中生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要 求。初一学生选材能力还不够强,这样命题是极其恰当的,贴近学生 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给学生写作提供了自由的选择余地和广阔的 思维空间,使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每个人都有文章可写,体现了 “不 设置审题障碍”的原则。二、考试情况分析1、成绩分析从试题分析来看,试卷难度并不大,但学生考试结果并不理想, 及格率、优秀率及平均分都不算高。参

7、评人数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14978.511879.2%106.7%2、具体问题分析第一部分(1 7题)第1题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本题中所涉及到的汉字、 注音,都是日常学习中反复强调的,所以正确率较高。但仍有少数同学对词语“鞠躬尽瘁”的“瘁”字和“铤而走险”的“铤”字把握不准。第 2 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运用的掌握。 由于所选成语学生比较熟悉, 平时也做过这类题的训练, 所以这道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正确率较高。第 3 题古诗文背诵与默写, 默写的诗句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 “社会责任” “爱国情感”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核心素养的渗透。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

8、最高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学生对背诵的内容掌握得比较熟练, 但也有个别同学出现了错别字及丢字现象,基本为马虎大意失分。第 4 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这次命题的一个变化, 是学生意料之外的,平时忽视了对这方面的复习,但试题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发现错误。 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导读课文,课上用两课时我们共同探讨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所以学生印象都较深刻。 大多数学生能记得闻一多先生写唐诗杂论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是作为学者方面表现闻一多崇高精神的, 所以这道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正确率较高。第 5 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病句的掌握。 A 选项“

9、整整”和“左右”语意重复现象;B选项”解决和研究”语序不当;C选项“随着”和“使”连用缺少主语,这些常见的病句类型课上都讲过练过,所以用排除法大多数学生也能选出正确答案是D。第 6 题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陋室铭。虽然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书写经常要求督促,但学生的书写还是不够理想,只有40%以上的学生达到了满分6 分的水平。甚至有个别学生还出现丢字和涂改现象,反映出学生中存在观察不细致、认字不细心的毛病。第 7 题考查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第一小题填空是一艘潜水艇和尼摩船长, 学生绝大多数都能填写正确。 第二小题结合文中事例简要分析小说的情节对现在的科技发展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因为学生对课外

10、名著的阅读理解及细节的把握不够深刻, 所以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写出来,得满分的不多,失分率很高。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8 21 题)(一 )古诗词阅读古诗词考查的望岳,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集中在对个别字词的理解, 还考察了对千古名句的理解, 这样的试题培养了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核心素养。第 8 题解释“钟”和“眦”两个字的含义。 因为课文旁批小注有明确解释, 期末复习时也做了充分的复习,所以得满分率很高。第 9 题分析“割”字运用的巧妙之处。这道题侧重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 因为有些学生忽视了对字面意思及语境意思的理解,只答出对比的作用,所以只得了 1 分。第 10 题对千古名句的理解

11、其实就是考察学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 大多数学生只答出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没有答出这是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顶愿望, 所以得分大多是2 分, 还有少数学生一点都没有答出来,这道题得分率较低。(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课内外的对比阅读,课内文言文爱莲说和课外文言文夏日赏荷,所选的这篇课外文言文也符合浅易文言文的标准, 一般考生是能够大致读懂的。 除了理解词语含义、 翻译句子、从原文中筛选信息这类基础知识、 能力的常规考查外, 还加入了拓展开放性试题,加强了对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考查,满分10 分,但是得满分的却不多, 两个班共 16 人。 两班平均得分在8、 9

12、 分左右,失分较多的是第 11 题。第 11 题中“不蔓不枝”中“蔓”的解释90的同学都没答对。课本爱莲说的旁批小注上只是写着“名词用作动词”,学生在答题时没有补充上具体释义“横生藤蔓”,所以只得了 1 分。 12、 13 题题目较简单,大多数学生基本能答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 学生在答题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到 “花之君子” “花之仙子”的高洁品质的熏陶,也会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三)记叙文阅读阅读理解考的是语文素养,需要的是细心和用心,按照人之常情,进行逻辑推理,使用语言文字写出自己的心灵感悟。第一个阅读满分 10 分,统计学生答题情况平均得6 分左右,第二个阅读满分1

13、3分,学生得分较高,统计答题情况平均得12 分左右。 神奇的魔术师第 14 小题,用四字词语概括约当茨的心理变化过程,大多数学生只得了 1 分或 2 分。 好多学生不能从文中准确筛选信息并进行适当的概括,答题点不准,导致失分。神奇的魔术师第 15小题,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妻子的形象,学生答的不错,基本能得满分。神奇的魔术师第 16小题,其实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很多学生能点出这是环境描写, 但在分析作用时对关键词把握的不准,没能答出“信心和希望”的字眼。满分同学不多,大多数得1 分。神奇的魔术师第 17 小题, 3 分三点学生基本能答出两点。对于第三点魔术师身残志坚、 乐观坚强的品质让人感到神奇基本

14、没答出来。几生修得到梅花 第 18 小题, 是对信息的筛选与提取能力的考查,学生答的不错,少数学生少答了一点,认为 3 分就是答三点,基本属于答题不细心现象。几生修得到梅花第 19 小题,从修辞角度赏析划线句子。平时听课认真的同学, 都能做到分三步来回答: 一、 指出是哪种修辞; 二、分析这种修辞的作用;三、联系作者的情感,即中心。一半多的同学能得满分。几生修得到梅花 第 20 小题, 选择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道题出的不难,90的学生能选正确。几生修得到梅花第 20 小题,分析结尾段的作用,这是历年中考考查的热点。 题目明确要求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 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答题的难

15、度。 遗憾的是很多学生都能写出在结构上起到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的作用;内容上写出深化主题的作用,但是由于审题马虎, 并没有结合梅花的品格和精神具体展开, 很多同学只得了 2 分。第三部分 写作 (22 题 )这次作文为话题作文, 以“孝” 为话题, 写自己身边 “孝老敬亲”的故事。 这次的作文体现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一语文核心素养。 这样命题使文章选材范围广阔,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 独特感受和思考, 抒写真情实感, 充分展示学生孝老敬亲的故事。但学生得分率并不高, 40 分及以上的两班共有8 人,最高分只有42分, 平均得分在35 分左右。 分析原因: 选材不够新颖, 缺少新意,致使中心不够突出。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没有文学美。情感不细 腻,缺少感染力,不能充分表达心中的情感。叙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